【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隧道爐爐膛單元氣動開啟機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開啟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隧道爐爐膛單元氣動開啟機構。
技術介紹
隧道爐主要用來加熱或烘干產品,為了隧道爐的保溫效果,隧道爐一般不設置觀 察窗,但是每個隧道爐單元都需要能自由開啟和閉合,如此才能便于檢修操作。傳統的開啟 裝置通過簡單的設置一氣缸來實現,如此設置的可控性較差并且頂升的角度小。如何研發 一種可控性好,并且頂升角度大的隧道爐爐膛單元開啟裝置,是相關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 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隧道爐爐膛單元氣 動開啟機構。該隧道爐爐膛單元氣動開啟機構能實現大角度開啟,并且可控性良好,且其結 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便于推廣使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隧道爐爐膛單元氣動開啟 機構,該隧道爐爐膛單元包括上單元和下單元,所述下單元下方設置有用于支撐上單元和 下單元的支腳,所述上單元和下單元通過合頁連接,所述上單元和下單元的邊緣處安裝有 密封膠條,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下單元遠離合頁的一側的氣缸,所述氣缸豎直布設,所 述氣缸的上方設置有氣缸上支架,所述氣缸上支架為長方體,所述氣缸上支架與上單元固 定連接,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通過上鉸接機構鉸接在氣缸上支架的底部,所述氣缸下方設置 有氣缸下支架,所述氣缸下支架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氣缸下支架與氣缸通過 下鉸接機構鉸接安裝;所述下單元側面上且位于氣缸一側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安 裝有氣缸控制閥,所述氣缸控制閥包括一個進氣接口和兩個出氣接口,所述進氣接口通過 進氣氣管與外部氣源連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隧道爐爐膛單元氣動開啟機構,該隧道爐爐膛單元包括上單元(2)和下單元(3),所述下單元(3)下方設置有用于支撐上單元(2)和下單元(3)的支腳(4),所述上單元(2)和下單元(3)通過合頁連接,所述上單元(2)和下單元(3)的邊緣處安裝有密封膠條,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下單元(3)遠離合頁的一側的氣缸(1),所述氣缸(1)豎直布設,所述氣缸(1)的上方設置有氣缸上支架(5),所述氣缸上支架(5)為長方體,所述氣缸上支架(5)與上單元(2)固定連接,所述氣缸(1)的活塞桿通過上鉸接機構(6)鉸接在氣缸上支架(5)的底部,所述氣缸(1)下方設置有氣缸下支架(7),所述氣缸下支架(7)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氣缸下支架(7)與氣缸(1)通過下鉸接機構(8)鉸接安裝;所述下單元(3)側面上且位于氣缸(1)一側設置有支撐板(10),所述支撐板(10)上安裝有氣缸控制閥(9),所述氣缸控制閥(9)包括一個進氣接口和兩個出氣接口,所述進氣接口通過進氣氣管(15)與外部氣源連接,一個所述出氣接口通過出氣氣管一(16)與氣缸(1)的無桿腔相連接,另一個所述出氣接口通過出氣氣管二(17)與氣缸(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隧道爐爐膛單元氣動開啟機構,該隧道爐爐膛單元包括上單元(2)和下單元(3),所述下單元(3)下方設置有用于支撐上單元(2)和下單元(3)的支腳(4),所述上單元(2 )和下單元(3 )通過合頁連接,所述上單元(2 )和下單元(3 )的邊緣處安裝有密封膠條,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下單元(3 )遠離合頁的一側的氣缸(I),所述氣缸(I)豎直布設,所述氣缸(I)的上方設置有氣缸上支架(5 ),所述氣缸上支架(5 )為長方體,所述氣缸上支架(5 )與上單元(2)固定連接,所述氣缸(I)的活塞桿通過上鉸接機構(6)鉸接在氣缸上支架(5)的底部,所述氣缸(I)下方設置有氣缸下支架(7),所述氣缸下支架(7)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氣缸下支架(7)與氣缸(I)通過下鉸接機構(8)鉸接安裝;所述下單元(3)側面上且位于氣缸(I)...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宇,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子竹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