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雙面吹風噴霧降溫裝置,包括底架(1)、箱體外殼(2)、貫流風機(30),箱體外殼(2)設置在底架上,貫流風機(30)設在箱體外殼(2)和底架(1)組成的空間內(nèi),通過風機支架(5)固定在箱體外殼(2)的前后兩側,貫流風機(30)中的固定噴霧桿(32)通過進水管(28)連接水箱(22),箱體外殼(2)的左側設有百葉孔(11),前后兩側設有出風口(17),出風口(17)和貫流風機30的出口貼合,貫流風機(30)出口和出風口(17)軸線方向與地面水平呈正向30~60°的夾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氣霧雙流噴霧,運用純物理方式微孔噴射旋流成霧,提供一種自下而上雙面吹風,有效減少霧滴漂移氣霧,快速擴散,迅速降低周邊環(huán)境溫度,提高區(qū)域的空氣濕度,進而提高人體舒適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節(jié)能環(huán)保成套技術及裝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噴霧降溫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溫室效應不斷加劇,特別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加劇的城市熱島效應給人們的休閑娛樂活動帶來極大不便,室外休閑場所降溫較普遍使用遮陽、風扇等進行降溫,其缺點為投資大,能耗高,自動化程度低,效率低。噴霧降溫是一種新型純物理的降溫方式。它是利用增壓泵將水加壓,通過微孔噴射或撞擊方式產(chǎn)生大量微小霧滴,經(jīng)氣流強化擴散,吸收空氣中的熱量,降低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現(xiàn)有的噴霧降溫設備(例如專利號為CN02151992.7公開了一種噴霧降溫除塵系統(tǒng))是依托建筑物或路燈燈桿等固定物體上布置一些噴頭,在無風或風速較低的情況下,噴霧降溫效果較好。但遇到風速較大的情況下會造成霧滴的嚴重飄移,影響降溫效果。其他噴霧設備(專利號為CN200920230607.3公開了一種立柱式多噴頭噴霧降溫系統(tǒng)),雖能滿足不同高度降溫,但外形突兀,不能與現(xiàn)場環(huán)境完美結合。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現(xiàn)有噴霧降溫設備噴 霧霧滴漂移,影響降溫效果,同時噴霧降溫設備,外形突兀,不能與現(xiàn)場環(huán)境完美結合。2、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雙面吹風的噴霧降溫裝置,包括底架1、箱體外殼2、貫流風機30,箱體外殼2設置在底架I上,貫流風機30設在箱體外殼2和底架I組成的空間內(nèi),通過風機支架5固定在箱體外殼2的前后兩側,貫流風機30中固定噴霧桿32通過進水管28連接水箱22,箱體外殼2的左側設有百葉孔11,前后兩側設有出風口 17,出風口 17和貫流風機30的出口貼合,貫流風機30出口和出風口 17軸線方向與地面水平呈正向30 60°的夾角。出風口 17上連接有整流保護罩18。雙面吹風噴霧降溫裝置高度小于1.0米,所述出風口 17高度小于0.6米。為了和環(huán)境向配合,設有一大花架3固定在箱體外殼2的頂部。設有一小花架4固定于箱體外殼2頂部的前后兩端,位于出風口 17的上方。水箱22和進水管28之間設有過濾器23、壓力泵24、壓力表25、調壓閥26、電磁閥27依次連接,過濾器23和水箱22連接,電磁閥27和進水管28連接,其中壓力泵24和電磁閥27和控制系統(tǒng)29相連。3、有益效果:本技術采用氣霧雙流噴霧,運用純物理方式微孔噴射旋流成霧,提供一種自下而上雙面吹風,采用氣霧雙流噴霧,噴霧方向斜向上方,可有效減少霧滴漂移氣霧雙流有效抗風,快速擴散,迅速降低周邊環(huán)境溫度,提高區(qū)域的空氣濕度,進而提高人體舒適度。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的正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左視圖。圖3為本技術中底架正視圖。圖4為本技術中底架的左視圖。圖5為本技術中底架的俯視圖。圖6為本技術的箱體外殼正視圖。圖7為本技術的箱體外殼的左視圖。圖8為本技術中大花架的主視圖。圖9為本技術中大花架的俯視圖。圖10為本技術中小花架的主視圖。圖11為本技術小花架的俯視圖。圖12為本技術中進水系統(tǒng)示意圖。圖13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技術 的噴霧桿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為了解決現(xiàn)有噴霧降溫設備噴霧霧滴漂移,影響降溫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一種自下而上雙面吹風的噴霧降溫設備,具體結構為:底架1、箱體外殼2、貫流風機30,箱體外殼2設置在底架I上,貫流風機30設在箱體外殼2和底架I組成的空間內(nèi),通過風機支架5固定在箱體外殼2的前后兩側,貫流風機30中固定噴霧桿32通過進水管28連接水箱22,箱體外殼2的左側設有百葉孔11,前后兩側設有出風口 17,出風口 17和貫流風機30的出口貼合,貫流風機30出口和出風口 17軸線方向與地面水平呈正向3(Γ60°的夾角。噴霧方向斜向上方,可有效減少霧滴漂移氣霧雙流有效抗風。所用的貫流風機為申請?zhí)枮?01110350293.2的專利技術專利《懸掛式貫流風送噴霧降溫設備》說公開的貫流風機,從中可知,貫流風機30中設有噴霧桿32、噴頭基座33、霧化噴頭34。出風口 17上連接有整流保護罩18,整流保護罩18主要有將出風口 17氣流整流,保證流向一致,風量均布和防止人手與貫流風機30直接接觸的功能,同時防止樹葉、垃圾對該裝置運行的不良影響及霧化噴頭34遺失。霧化噴頭34為不銹鋼旋流微霧降溫噴頭,可產(chǎn)生大量20-40微米的微小霧滴,耗水量為30-40暈升每分鐘。貫流風機30出口與出風口 17貼合。強力貫流風機30出口風速大于十米每秒,水平送風距離大于四米。可以在有室外風的情況下將噴霧霧滴送至降溫區(qū)域,做到減少室外風造成的霧滴偏移造成的降溫效果不明顯,同時加速霧滴蒸發(fā),增強降溫效果。風機風輪高速旋轉,空氣從百葉孔11吸入后由風機吹出。經(jīng)活動整流保護罩18整流后得到流向一致,風量均布的強力風幕。霧化系統(tǒng)工作時產(chǎn)生的微米霧滴,在強力風幕的作用下形成氣霧兩相流體,充分蒸發(fā)、與地面附近的高溫氣體對流傳熱,達到降溫目的,不會產(chǎn)生任何積水打濕地面。為了最好的噴霧效果,雙面吹風噴霧降溫裝置高度小于1.0米,所述出風口 17高度小于0.6米。為了解決噴霧降溫設備,外形突兀,不能與現(xiàn)場環(huán)境完美結合,設有一大花架3固定在箱體外殼2的頂部。設有一小花架4固定于箱體外殼2頂部的前后兩端,位于出風口17的上方。大花架3主要用于放置景觀盆景,實現(xiàn)密集栽培。其中小花架4用于放置景觀盆景,同時位于出風口 17上方,防止戶外粉塵及降雨對裝置的不良影響。水箱22和進水管28之間設有過濾器23、壓力泵24、壓力表25、調壓閥26、電磁閥27依次連接,過濾器23和水箱22連接,電磁閥27和進水管28連接,其中壓力泵24和電磁閥27和控制系統(tǒng)29相連。其中過濾器23過濾掉水箱22中的雜質,避免霧化系統(tǒng)工作不良;壓力表25接于壓力泵24出口,用于顯示工作壓力;壓力表25附近接有調壓閥26,以保證壓力泵24工作壓力穩(wěn)定;停機時電磁閥27自動泄除管路中的剩余壓力。水箱22可以直接采用當?shù)刈詠硭芫W(wǎng)中的供水。壓力泵24提供噴霧壓力,提供裝置噴霧時的可靠保證。實施例1:底架1、箱體外殼2、大花架3、小花架4通過螺栓連接固定;過濾器支架6和風機支架5焊接在底架上;進水管28連接水箱22,過濾器23與壓力泵24相連,壓力表25、調壓閥26、電磁閥27安裝固定于水泵管道上,控制系統(tǒng)29與壓力泵24,電磁閥27相連;過濾器23固定于過濾器支架6上,強力貫流風機30安放于風機支架5上,采用自攻螺絲連接固定于裝置箱體,強力貫流風機30出口與出風口 17貼合;噴霧桿32固定于強力貫流風機30外殼內(nèi),噴霧桿32 —端連接進水管28,噴霧桿32上等距焊有噴頭基座33,噴頭基座33軸線方向與出風口 17平面垂直,霧化噴頭34螺紋連接于噴頭基座33上。底架I由不銹鋼板折彎焊接而成,俯視為矩形結構。底架沖有定位孔8若干用于與箱體外殼2螺紋連接 ,預留焊接定位點用于過濾器支架6和風機支架5焊接定位;其中風機支架5四個和過濾器支架6 —個由不銹鋼板加工而成,過濾器支架6沖有過濾器23定位孔2個,用于過濾器23固定。其中箱體外殼2由不銹鋼板折彎焊接而成,外形為不規(guī)則多面體,內(nèi)部焊有固定桿9,用于箱體外殼2整體固定;左側沖有若干百葉孔11,左側檢修門13鉸鏈安裝并留有鎖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面吹風噴霧降溫裝置,包括底架(1)、箱體外殼(2)、貫流風機(30),箱體外殼(2)設置在底架(1)上,貫流風機(30)設在箱體外殼(2)和底架(1)組成的空間內(nèi),通過風機支架(5)固定在箱體外殼(2)的前后兩側,貫流風機(30)中的固定噴霧桿(32)通過進水管(28)連接水箱(22),箱體外殼(2)的左側設有百葉孔(11),前后兩側設有出風口(17),出風口(17)和貫流風機(30)的出口貼合,貫流風機(30)出口和出風口(17)軸線方向與地面水平呈正向30~60°的夾角。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面吹風噴霧降溫裝置,包括底架(I )、箱體外殼(2)、貫流風機(30),箱體外殼(2 )設置在底架(I)上,貫流風機(30 )設在箱體外殼(2 )和底架(I)組成的空間內(nèi),通過風機支架(5 )固定在箱體外殼(2 )的前后兩側,貫流風機(30 )中的固定噴霧桿(32 )通過進水管(28 )連接水箱(22 ),箱體外殼(2 )的左側設有百葉孔(11),前后兩側設有出風口( 17 ),出風口(17)和貫流風機(30)的出口貼合,貫流風機(30)出口和出風口(17)軸線方向與地面水平呈正向30 60°的夾角。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吹風噴霧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17)上連接有整流保護罩(18)。3.如權利要求1或2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雙面吹風噴霧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面吹風噴霧降溫裝置高度小于1.0米,所述出風口(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堅偉,易威,林忠偉,趙黎東,拾亞男,蔡金金,繆華,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同盛環(huán)保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