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瀝青路面瀝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包括底盤、底盤下部的履帶或行走輪以及置于底盤中部上面的行走驅動機構,行走驅動機構驅動履帶或行走輪行走。底盤前部安裝前接料斗和鏟體機構。鏟體機構的振動鏟采用振動方式將瀝青路面的舊瀝青混合料撬起、破碎成塊狀,然后振動鏟翻轉,將料塊向后滑入前接料斗,完成舊瀝青路面的起撬、破碎、收集。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瀝青路面瀝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在實施瀝青路面再生技術中,極大限度的減少對舊瀝青混合料骨料的損壞,收集的瀝青混合料能保持原有的骨料粒徑大小,提高舊瀝青混合料在循環再生工藝施工中的利用比例和使用價值。(*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浙青路面再生施工的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屬于浙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施工
技術介紹
我國的公路建設事業目前處于飛速發展時期,公路總里程數每年都在不斷的增長。浙青公路在使用的過程中,每年約有12 %左右的浙青路面需要翻修,由此所產生的廢舊浙青料將超過一千萬噸以上,,而且每年還以20 %的速度在增長,若不加循環利用,不但浪費了大量的浙青和砂石材料資源,而且嚴重污染環境,因此推廣浙青再生技術已迫在眉睫。浙青路面再生技術由于可實現舊浙青路面的就地再生利用,目前已廣泛認識并且逐漸的推廣運用,采用的工藝技術有熱再生技術修復路面,但就現有的浙青路面熱再生加熱設備加熱技術只能進行4cm左右的表層,因此大于4cm以上路層病害的修復,常采用廠拌熱再生技術,是將舊浙青路面經過強制銑刨(或用沖擊鉆頭垂直破碎路面)翻挖后運回拌和廠,再集中分解、篩分,根據路面不同層次的質量要求,以及舊回收料的老化程度與級配,設計新的級配比,精確控制新舊料的添加比例,并將舊浙青混合料、新骨料、新浙青、再生劑等放入浙青混凝土攪拌設備中重新拌和并組成新的混合料,使混合料達到規范規定的各項指標,從而獲得優良的再生浙青混凝合料,按照與新建浙青混凝土路面完全相同的方法重新鋪筑成再生浙青路面。上述所描述的舊浙青面混合料的收集由于在是銑刨(或用沖擊鉆頭垂直破碎路面)的過程中進行,原有的舊浙青路面的浙青混合料的骨料粒徑會被粉碎的很細,其原有的骨料的強度受到很大程度的損壞,因此舊料雖可有循環利用價值,但原價值的利用率已經很低了,只能用于較低等級公路路面和高等級公路路面基層的施工使用,不適用于高級路面的面層。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浙青路面再生的使用過程中的舊浙青料的循環利用效率,提高舊浙青料骨料粒徑保持原有狀態所占的比例,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用于浙青路面再生施工的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用于浙青路面再生施工中起撬病害浙青路面,收集舊浙青混合料。本設備不傷害浙青混合料中的骨料保持浙青混合料中骨料原始狀態,提高舊浙青混合料在循環再生工藝施工中的利用比例和使用價值。本技術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包括底盤、底盤下部的履帶或行走輪以及置于底盤中部上面的行走驅動機構,行走驅動機構驅動履帶或行走輪行走,其特征是:底盤前部安裝前接料斗和鏟體機構;所述鏟體機構由兩個立柱、兩個升降柱、兩個鏟臂、兩個翻轉臂、振動鏟和兩個翻轉油缸構成;兩個立柱固定在底盤上,分別位于前接料斗兩側,兩個升降柱分別套裝在兩個立柱上,由動力機構驅動升降柱沿立柱上下位移;兩個鏟臂分別橫向固定在升降柱上,兩個翻轉油缸的缸體鉸接在升降柱上;兩個翻轉臂中部分別鉸接在兩個鏟臂的前部,兩個翻轉臂的上端分別與對應的翻轉油缸的前端鉸接;振動鏟的鏟架后部固定在兩個翻轉臂的下端,鏟架上并排設置若干振動鏟體;振動鏟體由液壓沖擊振動裝置的前部裝配鏟頭構成。在對浙青病害路面進行廠拌再生技術實施時,將本技術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駛入現場,首先預先對病害路面開出鏟架及鏟頭可放入的槽中,再由動力機構驅動升降柱沿立柱上下位移,將鏟頭調整到適合的高度,盡可能對準浙青路面的對接弱層面,這樣可以大幅節省驅動所需的動力能耗,同時驅動履帶行走驅動機構及液壓沖擊振動裝置,舊的浙青混合料大塊狀的將被起撬起來,然后通過翻轉油缸的收縮,翻轉臂帶動振動鏟翻轉,浙青混合料可不斷的向后滑入前接料斗中,這樣就可以實現極少損壞骨料粒徑的浙青混合料,從而達到舊浙青混合料的原始狀大小的收集并加以再生利用。本技術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在實施浙青路面再生技術中,極大限度的減少對舊浙青混合料骨料的損壞,收集的浙青混合料能保持原有的骨料粒徑大小,提高舊浙青混合料在循環再生工藝施工中的利用比例和使用價值。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鏟體機構俯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詳細說明。實施例:如圖1、2所示,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是在履帶式行走驅動行走機構底盤的基礎上組合安裝而成,包括底盤100、和履帶101 ;置于底盤中部上面的行走驅動機構102驅動履帶101行走。底盤前部安裝前接料斗8和鏟體機構;所述鏟體機構由兩個立柱11、兩個升降柱13、兩個鏟臂4、兩個翻轉臂3、振動鏟和兩個翻轉油缸7構成。兩個立柱固定在底盤上,分別位于前接料斗內部兩側,兩個升降柱分別套裝在兩個立柱上,由動力機構驅動升降柱沿立柱上下位移。兩個鏟臂分別橫向固定在升降柱上,兩個翻轉油缸的缸體鉸接在升降柱上。兩個翻轉臂中部分別鉸接在兩個鏟臂的前部,兩個翻轉臂的上端分別與對應的翻轉油缸的前端鉸接。振動鏟的鏟架后部固定在兩個翻轉臂的下端,鏟架上并排設置若干振動鏟體。振動鏟體由液壓沖擊振動裝置2的前部裝配鏟頭I構成。在對浙青病害路面進行廠拌再生技術實施時,將本技術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駛入現場,首先預先對病害路面開出鏟架及鏟頭可放入的槽中,再由動力機構驅動升降柱沿立柱上下位移,將鏟頭調整到適合的高度,盡可能對準浙青路面的對接弱層面,這樣可以大幅節省驅動所需的動力能耗,同時驅動履帶行走驅動機構及液壓沖擊振動裝置,舊的浙青混合料大塊狀的將被起撬起來,然后通過翻轉油缸的收縮,翻轉臂帶動振動鏟翻轉,浙青混合料可不斷的向后滑入前接料斗中,這樣就可以實現極少損壞骨料粒徑的浙青混合料,從而達到舊浙青混合料的原始狀大小的收集并加以再生利用。底盤后部安裝有后接料斗19,前接料斗底部縱向開設有長條漏口,下接水平刮板輸送機,刮板輸送機尾部接入后接料斗內,可以將前接料斗的浙青混合料送入后接料斗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瀝青路面瀝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包括底盤、底盤下部的履帶或行走輪以及置于底盤中部上面的行走驅動機構,行走驅動機構驅動履帶或行走輪行走,其特征是:底盤前部安裝前接料斗和鏟體機構;所述鏟體機構由兩個立柱、兩個升降柱、兩個鏟臂、兩個翻轉臂、振動鏟和兩個翻轉油缸構成;兩個立柱固定在底盤上,分別位于前接料斗兩側,兩個升降柱分別套裝在兩個立柱上,由動力機構驅動升降柱沿立柱上下位移;兩個鏟臂分別橫向固定在升降柱上,兩個翻轉油缸的缸體鉸接在升降柱上;兩個翻轉臂中部分別鉸接在兩個鏟臂的前部,兩個翻轉臂的上端分別與對應的翻轉油缸的前端鉸接;振動鏟的鏟架后部固定在兩個翻轉臂的下端,鏟架上并排設置若干振動鏟體;振動鏟體由液壓沖擊振動裝置的前部裝配鏟頭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浙青路面浙青混合料起撬收集設備,包括底盤、底盤下部的履帶或行走輪以及置于底盤中部上面的行走驅動機構,行走驅動機構驅動履帶或行走輪行走,其特征是:底盤前部安裝前接料斗和鏟體機構;所述鏟體機構由兩個立柱、兩個升降柱、兩個鏟臂、兩個翻轉臂、振動鏟和兩個翻轉油缸構成;兩個立柱固定在底盤上,分別位于前接料斗兩側,兩個升降柱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偉斌,陳啟景,張道忠,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英達公路養護車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