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785219 閱讀: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10
    一種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屬于紡織印染織物后整理機械技術領域。包括機架;燙光輥輥體,其一端構成第一輥體端蓋,在第一輥體端蓋的一側延伸第一輥體軸頭,其另一端固定第二輥體端蓋,在第二輥體端蓋的一側延伸第二輥體軸頭;動力傳動裝置,設置在機架的下方;加熱裝置,設于加熱腔內,第一散熱管的一端與第一管板固定、另一端與第二管板固定,第一、第二分流腔構成于第一、第二管板的一側,第一進、出油管的一端與加熱油爐的出、進油口連接、另一端與第一、第二分流腔相通,在第一、第二管體軸頭間配設熱風循環換熱裝置。優點:結構簡單,利于制造安裝,方便使用與管護;能使燙光輥輥體的溫度均勻而可保證對織物的燙光質量;節約能源。(*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燙光機的燙光機構
    本技術屬于紡織印染織物后整理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燙光機的燙光 機構。
    技術介紹
    在紡織印染行業,通常需要在后整理工序中對織物燙光處理,藉以增進織物的表 面光澤、手感和觀感等,使織物品質提升,又,如業界所知,燙光機構是燙光機的重要機構, 而燙光輥是燙光機構的核心部件,因為燙光輥的溫度均勻與否對織物燙光效果產生直接影 響。在已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可見諸關于燙光機的燙光機構的技術信息,典型的如 專利技術專利公布號CN101775727A推薦有“一種利用工頻電流進行電磁和電熱發熱的燙光機 燙光輥”,該專利方案通過線圈產生磁場,使燙光輥(專利稱輥體)利用電磁感應渦流產生的 熱量對途經燙光輥處的織物燙光,該專利申請方案雖然可體現其說明書第0009段所稱的 技術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一是整體結構較為復雜,例如除了旋轉接電裝置自身復雜的 結構外還需在燙光輥(專利稱輥體)內增設一芯筒,并且將復數組線圈設置于芯筒與燙光輥 之間,以及在芯筒內設置一隔熱管,并且將電容器設置于隔熱管的管腔內以及將由線圈上 引出的線路(專利稱起始端導線和末端導線)與設在隔熱管內的電容器串聯后引出,因此 不僅制造麻煩,而且裝配復雜;二是易出現故障而影響燙光輥的作業效率,因為一旦復數組 (專利例舉了三組)線圈以及復數個電容器(專利例舉有三個)中任一線圈和/或電容器損壞 會導致燙光輥無法表現出應有整體加熱效果,而當要對故障的線圈和/或電容器更換時, 只能將所有線圈及電容器一并更換,甚至將整個隔熱管一并撤換,從而不僅造成停機時間 冗長,而且導致設備維護使用成本增加;三是燙光輥的表面溫度(通常在170-180°C左右)難 以控制。又如授權公告號CN201634889U提供有“一種燙光機用燙光輥”,該專利方案采用油 與電相結合的方式對燙光棍(專利稱棍體)加熱,將電加熱管設置于燙光棍內,將燙光棍的 輥軸(中空的輥軸)與旋轉接頭連接,而旋轉接頭與進油管連接,進油管與供油回路以及回 油路連接。該專利方案對改善燙光輥的溫度均勻性具有積極意義,但是有失安全系其不足, 因為油路機構與燙光輥之間的連接是通過旋轉接頭實現的,而旋轉接頭的密封效果普遍較 為脆弱,一旦出現油液泄漏,則極易引發火災,因此這種結構的燙光輥在燙光機上的應用往 往受到業界的忌避。此外,從該專利的說明書內容及其附圖可知,利用電加熱管往往難以滿 足燙光輥表面溫度均勻的期望效果。鑒于上述已有技術,有必要加以合理改進,為此,本申請人作了積極而有益的設 計,終于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并且在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請人廠 區進行了模擬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顯著簡化結構而藉以方便制造裝配及其使用維護、有利于體現良好的輥面溫度均勻效果而藉以保障對織物的燙光質量和有益于將 燙光輥輥體內的熱量重復使用而藉以體現節約能源并且進一步保障輥面溫度的均勻性的 燙光機的燙光機構。本技術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包括由彼此面對面 設置的第一墻板和第二墻板構成的一機架;具有加熱腔的一燙光輥輥體,在該燙光輥輥體 朝向所述第一墻板的一端構成有一第一輥體端蓋,在該第一輥體端蓋背對所述加熱腔的一 側并且位于第一輥體端蓋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一輥體軸頭,該第一輥體軸頭轉動地支承 在第一墻板上,在燙光輥輥體朝向所述第二墻板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輥體端蓋,在該第二 輥體端蓋背對所述加熱腔的一側并且位于第二輥體端蓋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二輥體軸 頭,該第二輥體軸頭轉動地支承在第二墻板上;一動力傳動裝置,該動力傳動裝置設置在所 述機架的下方,并且與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或第二輥體軸頭傳動連接;一加熱裝置,該加熱 裝置以靜置狀態設置于所述的加熱腔內,其中: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具有第一輥體軸頭中 空腔,該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與所述加熱腔相通,所述的第二輥體軸頭具有第二輥體軸頭 中空腔,該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與加熱腔相通,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裝置包括第一、第二 管板、一組第一散熱管、第一、第二分流腔、第一進油管和第一出油管,一組第一散熱管的一 端與第一管板固定,并且與第一分流腔相通,而一組第一散熱管的另一端與第二管板固定, 并且與第二分流腔相通,第一分流腔構成于第一管板背對第一散熱管的一側,第二分流腔 構成于第二管板背對第一散熱管的一側,第一進油管的一端與加熱油爐的出油口連接,而 另一端在途經所述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后與第一分流腔相通,第一出油管的一端與加熱油 爐的進油口連接,而另一端在途經所述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后與第二分流腔相通,在所述 的第一管體軸頭與所述第二管體軸頭之間配設有一用于將出自所述加熱腔中的熱空氣進 行加熱并且在加熱后繼而引入加熱腔內的熱風循環換熱裝置。在本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加熱腔的內壁上并且圍繞加熱腔的 圓周方向構成有凸起于加熱腔的內壁表面的螺旋片,螺旋片自加熱腔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本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分流腔包括一第一、第二小 室、和一第一小室分隔板,第一小室分隔板位于第一、第二小室之間并且將第一、第二小室 彼此隔絕;所述的第二分流腔包括一第三、第四小室和一第二小室分隔板,第二小室分隔板 位于第三、第四小室之間并且將第三、第四小室彼此隔絕,所述第一進油管的所述另一端與 第一小室相通,所述第一出油管的所述另一端與第三小室相通,其中:第一小室經所述第一 散熱管與第四小室相通,第四小室經第一散熱管與第二小室相通,而第二小室經第一散熱 管與第三小室相通。在本技術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散熱管的外壁上構成有第一散熱鰭片。在本技術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動力傳動裝置包括第一電機、第 一、第二傳動輪和傳動帶,第一電機固定在所述機架的下方,第一傳動輪固定在第一電機的 電機軸上,傳動帶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傳動輪上,第二傳動輪固 定在所述第二輥體軸頭上。在本技術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當所述的第一傳動輪和第二傳動輪均為皮帶輪時,所述的傳動帶為傳動皮帶;當所述的第一傳動輪和第二傳動輪均為鏈輪時,所 述的傳動帶為傳動鏈條。在本技術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熱風循環換熱裝置包括第二電 機、風機、熱風引入管、熱風引出管、換熱箱、第三、第四管板、第二進油管、第二出油管、一組 第二散熱管、第三分流腔和第四分流腔,第二電機與風機固定并且由風機連同第二電機固 定在換熱箱上,換熱箱設置在所述機架的下方或者設置在地坪上,該換熱箱的換熱箱出風 口與風機的風機進風口配接,而風機的風機出風口與熱風引出管的一端配接,熱風引出管 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輥體軸頭相配合并且與所述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相通,熱風引入管的 一端與換熱箱的換熱箱進風口配接,而熱風引入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輥體軸頭相配合并 且與所述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相通,第三管板和第四管板彼此對應,并且位于換熱箱的換 熱箱腔內,一組第二散熱管的一端與第三管板固定,另一端與第四管板固定,第三分流腔構 成于第三管板背對第二散熱管的一側,并且與第二散熱管的管腔相通,第四分流腔構成于 第四管板背對第二散熱管的一側,并且與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包括由彼此面對面設置的第一墻板(11)和第二墻板(12)構成的一機架(1);具有加熱腔(21)的一燙光輥輥體(2),在該燙光輥輥體(2)朝向所述第一墻板(11)的一端構成有一第一輥體端蓋(22),在該第一輥體端蓋(22)背對所述加熱腔(21)的一側并且位于第一輥體端蓋(22)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一輥體軸頭(221),該第一輥體軸頭(221)轉動地支承在第一墻板(11)上,在燙光輥輥體(2)朝向所述第二墻板(12)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輥體端蓋(23),在該第二輥體端蓋(23)背對所述加熱腔(21)的一側并且位于第二輥體端蓋(23)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二輥體軸頭(231),該第二輥體軸頭(231)轉動地支承在第二墻板(12)上;一動力傳動裝置(3),該動力傳動裝置(3)設置在所述機架(1)的下方,并且與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221)或第二輥體軸頭(231)傳動連接;一加熱裝置(4),該加熱裝置(4)以靜置狀態設置于所述的加熱腔(21)內,其中: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221)具有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該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與所述加熱腔(21)相通,所述的第二輥體軸頭(231)具有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2311),該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2311)與加熱腔(21)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裝置(4)包括第一、第二管板(41、42)、一組第一散熱管(43)、第一、第二分流腔(44、45)、第一進油管(46)和第一出油管(47),一組第一散熱管(43)的一端與第一管板(41)固定,并且與第一分流腔(44)相通,而一組第一散熱管(43)的另一端與第二管板(42)固定,并且與第二分流腔(45)相通,第一分流腔(44)構成于第一管板(41)背對第一散熱管(43)的一側,第二分流腔(45)構成于第二管板(42)背對第一散熱管(43)的一側,第一進油管(46)的一端與加熱油爐的出油口連接,而另一端在途經所述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后與第一分流腔(44)相通,第一出油管(47)的一端與加熱油爐的進油口連接,而另一端在途經所述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2311)后與第二分流腔(45)相通,在所述的第一管體軸頭(221)與所述第二管體軸頭(231)之間配設有一用于將出自所述加熱腔(21)中的熱空氣進行加熱并且在加熱后繼而引入加熱腔(21)內的熱風循環換熱裝置(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包括由彼此面對面設置的第一墻板(11)和第二墻板(12) 構成的一機架(I);具有加熱腔(21)的一燙光棍棍體(2),在該燙光棍棍體(2)朝向所述第一墻板(11)的一端構成有一第一棍體端蓋(22),在該第一棍體端蓋(22)背對所述加熱腔(21)的一側并且位于第一輥體端蓋(22)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一輥體軸頭(221),該第一輥體軸頭(221)轉動地支承在第一墻板(11)上,在燙光輥輥體(2)朝向所述第二墻板(12)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輥體端蓋(23),在該第二輥體端蓋(23)背對所述加熱腔(21)的一側并且位于第二輥體端蓋(23)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二輥體軸頭(231),該第二輥體軸頭(231)轉動地支承在第二墻板(12)上;一動力傳動裝置(3),該動力傳動裝置(3)設置在所述機架(I)的下方,并且與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221)或第二輥體軸頭(231)傳動連接; 一加熱裝置(4),該加熱裝置(4)以靜置狀態設置于所述的加熱腔(21)內,其中: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221)具有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該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與所述加熱腔(21)相通,所述的第二輥體軸頭(231)具有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2311),該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2311)與加熱腔(21)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裝置(4)包括第一、第二管板(41、42)、一組第一散熱管(43)、第一、第二分流腔(44、45)、第一進油管(46)和第一出油管(47),一組第一散熱管(43)的一端與第一管板(41)固定,并且與第一分流腔(44) 相通,而一組第一散熱管(43)的另一端與第二管板(42)固定,并且與第二分流腔(45)相通,第一分流腔(44)構成于第一管板(41)背對第一散熱管(43)的一側,第二分流腔(45) 構成于第二管板(42)背對第一散熱管(43)的一側,第一進油管(46)的一端與加熱油爐的出油口連接,而另一端在途經所述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后與第一分流腔(44)相通, 第一出油管(47)的一端與加熱油爐的進油口連接,而另一端在途經所述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2311)后與第二分流腔(45)相通,在所述的第一管體軸頭(221)與所述第二管體軸頭(231)之間配設有一用于將出自所述加熱腔(21)中的熱空氣進行加熱并且在加熱后繼而引入加熱腔(21)內的熱風循環換熱裝置(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熱腔(21)的內壁上并且圍繞加熱腔(21)的圓周方向構成有凸起于加熱腔(21)的內壁表面的螺旋片(211),螺旋片(211)自加熱腔(21)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流腔(44)包括一第一、第二小室(441、442)和一第一小室分隔板(443),第一小室分隔板(443)位于第一、 第二小室(441、442)之間并且將第一、第二小室(441、442)彼此隔絕;所述的第二分流腔 (45)包括一第三、第四小室(451、452)和一第二小室分隔板(453),第二小室分隔板(453) 位于第三、第四小室(451、452)之間并且將第三、第四小室(451、452)彼此隔絕,所述 第一進油管(46)的所述另一端與第一小室(441)相通,所述第一出油管(47)的所述另一端與第三小室(451)相通,其中:第一小室(441)經所述第一散熱管(43)與第四小室(452)相通,第四小室(452)經第一散熱管(43)與第二小室(442)相通,而第二小室(442)經第一散熱管(43)與第三小室(451)相通。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散熱管 (43)的外壁上構成有第一散熱鰭片(43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傳動裝置(3)包括第一電機(31)、第一、第二傳動輪(32、33)和傳動帶(34),第一電機(31)固定在所述機架(I)的下方,第一傳動輪(32)固定在第一電機(31)的電機軸(311)上,傳動帶(3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3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捷愷代勇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博杰思達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 午夜爽喷水无码成人18禁三级|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