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燙光機的燙光機構
本技術屬于紡織印染織物后整理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燙光機的燙光 機構。
技術介紹
在紡織印染行業,通常需要在后整理工序中對織物燙光處理,藉以增進織物的表 面光澤、手感和觀感等,使織物品質提升,又,如業界所知,燙光機構是燙光機的重要機構, 而燙光輥是燙光機構的核心部件,因為燙光輥的溫度均勻與否對織物燙光效果產生直接影 響。在已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可見諸關于燙光機的燙光機構的技術信息,典型的如 專利技術專利公布號CN101775727A推薦有“一種利用工頻電流進行電磁和電熱發熱的燙光機 燙光輥”,該專利方案通過線圈產生磁場,使燙光輥(專利稱輥體)利用電磁感應渦流產生的 熱量對途經燙光輥處的織物燙光,該專利申請方案雖然可體現其說明書第0009段所稱的 技術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一是整體結構較為復雜,例如除了旋轉接電裝置自身復雜的 結構外還需在燙光輥(專利稱輥體)內增設一芯筒,并且將復數組線圈設置于芯筒與燙光輥 之間,以及在芯筒內設置一隔熱管,并且將電容器設置于隔熱管的管腔內以及將由線圈上 引出的線路(專利稱起始端導線和末端導線)與設在隔熱管內的電容器串聯后引出,因此 不僅制造麻煩,而且裝配復雜;二是易出現故障而影響燙光輥的作業效率,因為一旦復數組 (專利例舉了三組)線圈以及復數個電容器(專利例舉有三個)中任一線圈和/或電容器損壞 會導致燙光輥無法表現出應有整體加熱效果,而當要對故障的線圈和/或電容器更換時, 只能將所有線圈及電容器一并更換,甚至將整個隔熱管一并撤換,從而不僅造成停機時間 冗長,而且導致設備維護使用成本增加;三是燙光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包括由彼此面對面設置的第一墻板(11)和第二墻板(12)構成的一機架(1);具有加熱腔(21)的一燙光輥輥體(2),在該燙光輥輥體(2)朝向所述第一墻板(11)的一端構成有一第一輥體端蓋(22),在該第一輥體端蓋(22)背對所述加熱腔(21)的一側并且位于第一輥體端蓋(22)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一輥體軸頭(221),該第一輥體軸頭(221)轉動地支承在第一墻板(11)上,在燙光輥輥體(2)朝向所述第二墻板(12)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輥體端蓋(23),在該第二輥體端蓋(23)背對所述加熱腔(21)的一側并且位于第二輥體端蓋(23)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二輥體軸頭(231),該第二輥體軸頭(231)轉動地支承在第二墻板(12)上;一動力傳動裝置(3),該動力傳動裝置(3)設置在所述機架(1)的下方,并且與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221)或第二輥體軸頭(231)傳動連接;一加熱裝置(4),該加熱裝置(4)以靜置狀態設置于所述的加熱腔(21)內,其中: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221)具有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該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與所述加熱腔(21)相通,所述的第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包括由彼此面對面設置的第一墻板(11)和第二墻板(12) 構成的一機架(I);具有加熱腔(21)的一燙光棍棍體(2),在該燙光棍棍體(2)朝向所述第一墻板(11)的一端構成有一第一棍體端蓋(22),在該第一棍體端蓋(22)背對所述加熱腔(21)的一側并且位于第一輥體端蓋(22)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一輥體軸頭(221),該第一輥體軸頭(221)轉動地支承在第一墻板(11)上,在燙光輥輥體(2)朝向所述第二墻板(12)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輥體端蓋(23),在該第二輥體端蓋(23)背對所述加熱腔(21)的一側并且位于第二輥體端蓋(23)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第二輥體軸頭(231),該第二輥體軸頭(231)轉動地支承在第二墻板(12)上;一動力傳動裝置(3),該動力傳動裝置(3)設置在所述機架(I)的下方,并且與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221)或第二輥體軸頭(231)傳動連接; 一加熱裝置(4),該加熱裝置(4)以靜置狀態設置于所述的加熱腔(21)內,其中:所述的第一輥體軸頭(221)具有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該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與所述加熱腔(21)相通,所述的第二輥體軸頭(231)具有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2311),該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2311)與加熱腔(21)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裝置(4)包括第一、第二管板(41、42)、一組第一散熱管(43)、第一、第二分流腔(44、45)、第一進油管(46)和第一出油管(47),一組第一散熱管(43)的一端與第一管板(41)固定,并且與第一分流腔(44) 相通,而一組第一散熱管(43)的另一端與第二管板(42)固定,并且與第二分流腔(45)相通,第一分流腔(44)構成于第一管板(41)背對第一散熱管(43)的一側,第二分流腔(45) 構成于第二管板(42)背對第一散熱管(43)的一側,第一進油管(46)的一端與加熱油爐的出油口連接,而另一端在途經所述第一輥體軸頭中空腔(2211)后與第一分流腔(44)相通, 第一出油管(47)的一端與加熱油爐的進油口連接,而另一端在途經所述第二輥體軸頭中空腔(2311)后與第二分流腔(45)相通,在所述的第一管體軸頭(221)與所述第二管體軸頭(231)之間配設有一用于將出自所述加熱腔(21)中的熱空氣進行加熱并且在加熱后繼而引入加熱腔(21)內的熱風循環換熱裝置(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熱腔(21)的內壁上并且圍繞加熱腔(21)的圓周方向構成有凸起于加熱腔(21)的內壁表面的螺旋片(211),螺旋片(211)自加熱腔(21)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流腔(44)包括一第一、第二小室(441、442)和一第一小室分隔板(443),第一小室分隔板(443)位于第一、 第二小室(441、442)之間并且將第一、第二小室(441、442)彼此隔絕;所述的第二分流腔 (45)包括一第三、第四小室(451、452)和一第二小室分隔板(453),第二小室分隔板(453) 位于第三、第四小室(451、452)之間并且將第三、第四小室(451、452)彼此隔絕,所述 第一進油管(46)的所述另一端與第一小室(441)相通,所述第一出油管(47)的所述另一端與第三小室(451)相通,其中:第一小室(441)經所述第一散熱管(43)與第四小室(452)相通,第四小室(452)經第一散熱管(43)與第二小室(442)相通,而第二小室(442)經第一散熱管(43)與第三小室(451)相通。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散熱管 (43)的外壁上構成有第一散熱鰭片(43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燙光機的燙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傳動裝置(3)包括第一電機(31)、第一、第二傳動輪(32、33)和傳動帶(34),第一電機(31)固定在所述機架(I)的下方,第一傳動輪(32)固定在第一電機(31)的電機軸(311)上,傳動帶(3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3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捷愷,代勇,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博杰思達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