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無縫包邊縫紉機,其固定裝設有縫紉機機頭、包邊裝置及吹風裝置,縫紉機機頭包括工作臺及置于機體下方的機體,工作臺上設置有面板,機體上匹配面板處設置有壓靴,包邊裝置裝設于壓靴一側并固持在面板上;吹風裝置包括氣泵、第一熱風裝置及第二熱風裝置,第一熱風裝置包括第一加熱器及第一熱吹風管,第一熱吹風管匹配置于面板上方并指向包邊裝置;第二熱風裝置包括第二加熱器及第二熱吹風管,第二熱吹風管另一端匹配置于面板下方并指向包邊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面板上固定包邊裝置,并配合設置第一熱吹風管及第二熱吹風管,利用熱風對包邊加工件進行加熱后在壓靴的壓合下快速完成包邊,減少工藝流程,同時增加生產效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包邊縫紉機械,尤其是涉及一種無縫包邊縫紉機。
技術介紹
膠貼是在膠片或布料上分別設置鉤面和毛面的可拆卸的連接件。其中,鉤面和毛面分別被縫制在需要互相連接的物件上,通過鉤面與毛面的咬合使物件粘合在一起。膠貼因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牢固、制作成本低而得到廣泛使用,通常日常生活用品上,如衣服袖口、雨衣領口、鞋帶及各種背包的背帶連接等。目前膠貼包邊工藝是將膠貼按需要長度先行剪斷成單個小片膠貼,人工對位貼上,再用熨斗燙貼好,本方法工序多,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益低。而且,無縫制衣技術需采用特殊縫紉機,傳統型縫紉機不并能滿足此項技術,造成傳統型縫紉機空置浪費,不利于資源的充分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
技術介紹
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快速進行包邊,減少工藝流程,同時增加生產效益的無縫包邊縫紉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無縫包邊縫紉機,其包括縫紉機機臺,所述縫紉機機臺上固定裝設有縫紉機機頭,所述縫紉機機頭包括工作臺及機體,所述工作臺置于所述機體下方,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面板,所述機體上匹配所述面板處設置有壓靴,所述縫紉機機臺上還裝設有包邊裝置及吹風裝置,所述包邊裝置裝設于所述壓靴一側并固持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吹風裝置包括氣泵、第一熱風裝置及第二熱風裝置,所述氣泵固定裝設在所述縫紉機機臺上,所述第一熱風裝置包括第一加熱器及第一熱吹風管,所述第一加熱器固定設置在所述機體一側,所述第一加熱器通過管道與氣泵連接,所述第一熱吹風管一端與所述第一加熱器連接,所述第一熱吹風管匹配置于面板上方并指向包邊裝置;所述第二熱風裝置包括第二加熱器及第二熱吹風管,所述第二加熱器固定設置在所述縫紉機機臺下方,所述第二加熱器通過管道與氣泵連接,所述第二熱吹風管一端與所述第二加熱器連接,所述第二熱吹風管另一端匹配置于面板下方并指向包邊裝置,所述第二熱吹風管與所述第一熱吹風管對應設置。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包邊裝置具有兩端開口的包邊筒,所述包邊筒一端開口匹配所述壓靴。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熱吹風管及第二熱吹風管分別指向包邊筒一端開口處。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包邊筒一端開口處設置有壓合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包邊筒另一端開口處固定裝設有折疊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折疊部呈“V”型,所述折疊部尖端向所述包邊筒內側壁延伸。[0011 ]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包邊筒一端向外延伸設置有支撐架。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吹風裝置還包括冷風裝置,所述冷風裝置固定在所述機體上,所述冷風裝置設置有冷吹風管,所述冷吹風管通過管道與氣泵相連。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吹風管置于所述第一熱吹風管前側。綜上所述,本技術無縫包邊縫紉機通過在面板上固定包邊裝置,并配合設置第一熱吹風管及第二熱吹風管,利用熱風對包邊加工件進行加熱后在壓靴的壓合下快速完成包邊,減少工藝流程,同時增加生產效益;同時在第一熱吹風管前側設置冷吹風管,降低第一熱吹風管及第二熱吹風管的熱風對操作員造成的損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本技術第二熱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本技術包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本技術包邊裝置的使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5所示,本技術無縫包邊縫紉機包括縫紉機機臺100,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上固定裝設有縫紉機機頭200、包邊裝置300及吹風裝置,所述包邊裝置300匹配安裝固定于所述縫紉機機頭200上。所述縫紉機機頭200包括工作臺10及機體20,所述工作臺10置于所述機體20下方,所述工作臺10上設置有面板11,用以置放包邊加工件500 ;所述機體20上匹配所述面板11處設置有壓靴21。所述包邊裝置300斜向下裝設于所述壓靴21 —側并固持在所述面板11上。所述包邊裝置300具有兩端開口的包邊筒310,所述包邊筒310 —端開口匹配貼近所述壓靴21,所述包邊筒310 —端開口處設置有壓合部320,所述包邊筒310另一端開口處固定裝設有折疊部330,所述折疊部330呈“V”型,所述折疊部330尖端向所述包邊筒310內側壁延伸,所述包邊筒310另一端向外延伸設置有支撐架340,所述支撐架340用以將包邊加工件500懸空,便于包邊加工件500能平緩無褶皺地進入包邊筒310,提高加工效率。所述吹風裝置包括氣泵410、第一熱風裝置420、第二熱風裝置430及冷風裝置440,所述氣泵410分別連接第一熱風裝置420、第二熱風裝置430及冷風裝置440,所述氣泵410固定裝設在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上,所述第一熱風裝置420包括第一加熱器421及第一熱吹風管422,所述第一加熱器421固定設置在所述機體20 —側,所述第一加熱器421通過管道與氣泵410連接,所述第一熱吹風管422 —端與所述第一加熱器421連接,所述第一熱吹風管422匹配置于面板11上方并指向包邊筒310 —端開口處;所述第二熱風裝置430包括第二加熱器431及第二熱吹風管432,所述第二加熱器431固定設置在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下方,所述第二加熱器431通過管道與氣泵410連接,所述第二熱吹風管432 —端與所述第二加熱器431連接,所述第二熱吹風管432另一端匹配置于面板11下方并指向包邊筒310 —端開口處,所述第二熱吹風管432與所述第一熱吹風管422對應設置;所述冷風裝置440固定在所述機體20上,所述冷風裝置440設置有冷吹風管441,所述冷吹風管441通過管道與氣泵410相連,所述冷吹風管441置于所述第一熱吹風管422前側,使得操作員在進行包邊加工時,降低從第一熱吹風管422及第二熱吹風管432內的熱氣對操作員造成的損傷。本技術使用時,先將包邊加工件500置于支撐架340上,然后將包邊加工件500穿過包邊筒310兩端開口,此時包邊加工件500在折疊部330的限位作用下對折疊合,并在壓合部320的作用下貼合在一起;開啟吹風裝置,此時氣泵410提供第一熱風裝置420、第二熱風裝置430及冷風裝置440的工作氣流,氣流在第一加熱器421及第二加熱器431的加熱下,第一熱風管及第二熱風管吹出高溫熱氣對貼合后的包邊加工件500加熱,增加包邊加工件500內的膠貼粘性,加熱后的包邊加工件500在壓靴的21壓合下緊密貼合,完成包邊工藝。綜上所述,本技術無縫包邊縫紉機通過在面板21上固定包邊裝置300,并配合設置第一熱吹風管422及第二熱吹風管432,利用熱風對包邊加工件500進行加熱后在壓靴21的壓合下快速完成包邊,減少工藝流程,同時增加生產效益;同時在第一熱吹風管422前側設置冷吹風管441,降低第一熱吹風管422及第二熱吹風管432的熱風對操作員造成的損傷。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技術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技術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縫包邊縫紉機,包括縫紉機機臺(100),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上固定裝設有縫紉機機頭(200),所述縫紉機機頭(200)包括工作臺(10)及機體(20),所述工作臺(10)置于所述機體(20)下方,所述工作臺(10)上設置有面板(11),所述機體(20)上匹配所述面板(11)處設置有壓靴(21),其特征在于: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上還裝設有包邊裝置(300)及吹風裝置,所述包邊裝置(300)裝設于所述壓靴(21)一側并固持在所述面板(11)上;所述吹風裝置包括氣泵(410)、第一熱風裝置(420)及第二熱風裝置(430),所述氣泵(410)固定裝設在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上,所述第一熱風裝置(420)包括第一加熱器(421)及第一熱吹風管(422),所述第一加熱器(421)固定設置在所述機體(20)一側,所述第一加熱器(421)通過管道與氣泵(410)連接,所述第一熱吹風管(422)一端與所述第一加熱器(421)連接,所述第一熱吹風管(422)匹配置于面板(11)上方并指向包邊裝置(300);所述第二熱風裝置(430)包括第二加熱器(431)及第二熱吹風管(432),所述第二加熱器(431)固定設置在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下方,所述第二加熱器(431)通過管道與氣泵(410)連接,所述第二熱吹風管(432)一端與所述第二加熱器(431)連接,所述第二熱吹風管(432)另一端匹配置于面板(11)下方并指向包邊裝置(300),所述第二熱吹風管(432)與所述第一熱吹風管(422)對應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縫包邊縫紉機,包括縫紉機機臺(100),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上固定裝設有縫紉機機頭(200 ),所述縫紉機機頭(200 )包括工作臺(10 )及機體(20 ),所述工作臺(10 )置于所述機體(20)下方,所述工作臺(10)上設置有面板(11),所述機體(20)上匹配所述面板(11)處設置有壓靴(21),其特征在于: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上還裝設有包邊裝置(300)及吹風裝置,所述包邊裝置(300 )裝設于所述壓靴(21) —側并固持在所述面板(11)上;所述吹風裝置包括氣泵(410)、第一熱風裝置(420)及第二熱風裝置(430),所述氣泵(410)固定裝設在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上,所述第一熱風裝置(420)包括第一加熱器(421)及第一熱吹風管(422 ),所述第一加熱器(421)固定設置在所述機體(20 ) 一側,所述第一加熱器(421)通過管道與氣泵(410)連接,所述第一熱吹風管(422) —端與所述第一加熱器(421)連接,所述第一熱吹風管(422)匹配置于面板(11)上方并指向包邊裝置(300);所述第二熱風裝置(430)包括第二加熱器(431)及第二熱吹風管(432),所述第二加熱器(431)固定設置在所述縫紉機機臺(100)下方,所述第二加熱器(431)通過管道與氣泵(410)連接,所述第二熱吹風管(432) —端與所述第二加熱器(431)連接,所述第二熱吹風管(432)另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福開,程智明,黃健其,林美甜,
申請(專利權)人:沛恒制衣東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