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鉤針,尤其涉及一種有雙鉤口的鉤針,屬于鉤針
技術介紹
目前,公知技術的鉤針,只有一個鉤口,在編織不同粗細的絨線時要換鉤針,在本技術未作出之前,無雙鉤口的鉤針的使用,檢索專利文獻,無該技術的技術方案公開。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無雙鉤口的鉤針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雙鉤口的鉤針,該鉤針針體的兩端都設有鉤口,一個鉤口大,一個鉤口小,在編織不同粗細的絨線時只要調換鉤口就可以了,方便實用。為了達到本技術的目的,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由小鉤口、握柄、大鉤口、小針桿、大針桿組成,其特征在于鉤針體的握柄的左端設有小針桿,小針桿上留有小鉤口,鉤針體的握柄的右端設有大針桿,大針桿上留有大鉤口,使用時手握握柄,編織粗絨線時用大鉤口,編織細絨線時用小鉤口即可。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較大。附圖說明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示意圖。圖中1.小鉤口,2.握柄,3.大鉤口,4.小針桿,5.大針桿。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由小鉤口 1、握柄2、大鉤口 3、小針桿4、大針桿5組成,其特征在于鉤針體的握柄2的左端設有小針桿4,小針桿4上留有小鉤口 I,鉤針體的握柄2的右端設有大針桿5,大針桿5上留有大鉤口 3,使用時手握握柄2,編織粗絨線時用大鉤口 3,編織細絨線時用小鉤口I即可。
【技術保護點】
一種鉤針,由小鉤口(1)、握柄(2)、大鉤口(3)、小針桿(4)、大針桿(5)組成,其特征在于鉤針體的握柄(2)的左端設有小針桿(4),小針桿(4)上留有小鉤口(1),鉤針體的握柄(2)的右端設有大針桿(5),大針桿(5)上留有大鉤口(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鉤針,由小鉤口(I)、握柄(2)、大鉤口(3)、小針桿(4)、大針桿(5)組成,其特征在于鉤針體的握柄(2)的左端設有小...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