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輸送通道,尤其是涉及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屬于冶金生產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一種能有效降低干熄焦循環氣體內的粉塵含量的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所述輸送通道包括內部四周嵌有耐火材料的輸送通道本體,還包括粉塵擋墻,所述粉塵擋墻安裝在所述輸送通道本體輸入端的下部,并從下部往上封閉不超過所述輸送通道本體五分之一的輸送截面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
本技術涉及一種輸送通道,尤其是涉及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 道,屬于冶金生產設備
技術介紹
干熄焦循環氣體在進入鍋爐前,采用重力慣性除塵的一次除塵器除塵,如果干熄 焦炭粉焦多或一次除塵器效率低,會造成進入鍋爐的循環氣體含粉高,對鍋爐和循環風機 沖刷、磨損嚴重,影響干熄系統穩定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降低干熄焦循環氣體內的粉 塵含量的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 道,包括內部四周嵌有耐火材料的輸送通道本體,還包括粉塵擋墻,所述粉塵擋墻安裝在所 述輸送通道本體輸入端的下部,并從下部往上封閉不超過所述輸送通道本體五分之一的輸 送截面積。進一步的是,從下部往上通過所述粉塵擋墻封閉的輸送通道本體的輸送截面積為 六分之一至七分之一。進一步的是,在輸送通道本體底部,安裝所述粉塵擋墻位置處的耐火材料上,設置 有寬度與所述粉塵擋墻厚度相適應,深度為3 5 mm的安裝底槽,所述粉塵擋墻通過安裝底 槽安裝在輸送通道本體輸入端的下部。進一步的是,在輸送通道本體兩側,安裝所述粉塵擋墻位置處的耐火材料上,分別 設置有寬度與所述粉塵擋墻厚度相適應,深度為5 6 mm的安裝側槽,所述粉塵擋墻通過安 裝側槽安裝在輸送通道本體輸入端的下部。進一步的是,粉塵擋墻的兩端與安裝側槽的底部之間分別具有2 3 mm的膨脹間隙。進一步的是,在所述膨脹間隙中布置有陶瓷纖維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輸送通道本體輸入端的下部安裝一堵封閉面積 不超過所述輸送通道本體五分之一輸送截面積的粉塵擋墻。這樣,當干熄焦循環氣體進入 輸送通道本體時,由于重力作用位于中下部的粉塵便可以有效的被粉塵擋墻阻擋而沉降在 輸送通道本體的輸入端,同時,沉降在輸送通道本體輸入端的粉塵也會由于有粉塵擋墻的 阻擋而不會再次隨干熄焦循環氣體的流動而卷起重新被送入鍋爐中,達到有效低干熄焦循 環氣體內的粉塵含量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中標記為:輸送通道本體1、粉塵擋墻2、安裝底槽3、安裝側槽4、膨脹間隙5、陶瓷纖維氈6。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是本技術提供的一種能有效降低干熄焦循環氣體內的粉塵含量的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所述輸送通道包括內部四周嵌有耐火材料的輸送通道本體1,還包括粉塵擋墻2,所述粉塵擋墻2安裝在所述輸送通道本體I輸入端的下部,并從下部往上封閉不超過所述輸送通道本體I五分之一的輸送截面積。通過上述在輸送通道本體I輸入端的下部安裝一堵封閉面積不超過所述輸送通道本體五分之一輸送截面積的粉塵擋墻2。這樣,當干熄焦循環氣體進入輸送通道本體I時,由于重力作用位于中下部的粉塵便可以有效的被粉塵擋墻2阻擋而沉降在輸送通道本體I的輸入端,同時,沉降在輸送通道本體I輸入端的粉塵也會由于有粉塵擋墻2的阻擋而不會再次隨干熄焦循環氣體的流動而卷起重新被送入鍋爐中,達到有效低干熄焦循環氣體內的粉塵含量的目的。所述粉塵擋墻2封閉的輸送通道本體I的輸送載面積最好為輸送截面積的六分之一至七分之一。上述實施方式中,由于輸送中的循環氣體具有較大的推力,為了保證所述粉塵擋墻2在使用過程中不會被推倒,要么在輸送通道本體I底部,安裝所述粉塵擋墻2位置處的耐火材料上,設置有寬度與所述粉塵擋墻2厚度相適應,深度為3 5 mm的安裝底槽3,所述粉塵擋墻2通過安裝底槽3安裝在輸送通道本體I輸入端的下部;要么在輸送通道本體I兩側,安裝所述粉塵擋墻2位置處的耐火材料上,分別設置有寬度與所述粉塵擋墻厚度相適應,深度為5 6 mm的安裝側槽4,所述粉塵擋墻2通過安裝側槽4安裝在輸送通道本體I輸入端的下部。當然也可以同時在底部和兩側設置所述的安裝底槽3和安裝側槽4。上述實施方式中,由于循環氣體為高溫氣體,這樣,整個輸送通道本體I在工作是,便隨時處理高溫和底溫的交替中,為了使熱膨脹的粉塵擋墻2不會頂壞輸送通道本體1,在粉塵擋墻2的兩端與安裝側槽4的底部之間分別具有2 3 mm的膨脹間隙5,并同時在所述膨脹間隙5中布置有陶瓷纖維氈6。權利要求1.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包括內部四周嵌有耐火材料的輸送通道本體(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粉塵擋墻(2 ),所述粉塵擋墻(2 )安裝在所述輸送通道本體(I)輸入端的下部,并從下部往上封閉不超過所述輸送通道本體(I)五分之一的輸送截面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從下部往上通過所述粉塵擋墻(2)封閉的輸送通道本體的輸送截面積為六分之一至七分之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輸送通道本體(I)底部,安裝所述粉塵擋墻(2)位置處的耐火材料上,設置有寬度與所述粉塵擋墻(2)厚度相適應,深度為3 5 mm的安裝底槽(3),所述粉塵擋墻(2)通過安裝底槽(3)安裝在輸送通道本體(I)輸入端的下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輸送通道本體(I)兩側,安裝所述粉塵擋墻(2)位置處的耐火材料上,分別設置有寬度與所述粉塵擋墻厚度相適應,深度為5 6mm的安裝側槽(4),所述粉塵擋墻(2)通過安裝側槽(4)安裝在輸送通道本體(I)輸入端的下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其特征在于:粉塵擋墻(2)的兩端與安裝側槽(4)的底部之間分別具有2 3 mm的膨脹間隙(5)。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膨脹間隙(5)中布置有陶瓷纖維氈(6)。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輸送通道,尤其是涉及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屬于冶金生產設備
提供一種能有效降低干熄焦循環氣體內的粉塵含量的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所述輸送通道包括內部四周嵌有耐火材料的輸送通道本體,還包括粉塵擋墻,所述粉塵擋墻安裝在所述輸送通道本體輸入端的下部,并從下部往上封閉不超過所述輸送通道本體五分之一的輸送截面積。文檔編號B01D45/08GK202968474SQ20122071101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專利技術者徐廷萬, 奉友之, 吳云川, 倪波 申請人: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向鍋爐輸送循環氣體的輸送通道,包括內部四周嵌有耐火材料的輸送通道本體(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粉塵擋墻(2),所述粉塵擋墻(2)安裝在所述輸送通道本體(1)輸入端的下部,并從下部往上封閉不超過所述輸送通道本體(1)五分之一的輸送截面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廷萬,奉友之,吳云川,倪波,
申請(專利權)人: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