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立井提升用吊盤矩形喇叭口,上圍板(1)由一組上圍板單元組成,上圍板單元由上口單元(1a)和相連的下口單元(1b)組成,每兩快相鄰的上圍板單元分別通過上連接邊(2)連接,上圍板下口設有連接圈(3),連接圈(3)下設有座圈(4);下圍板(7)的下口由一組下圍板單元(7a)組成,每兩快相鄰的下圍板單元(7a)分別通過下連接邊(6)連接,下圍板的上口與座圈(4)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解決了挖掘機的整體上下問題,且上下部分均分塊加工,便于組裝制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采用,加快了立井表土段、基巖段出矸及清底施工速度,縮短了循環作業時間,效益顯著。(*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礦山立井裝備安裝用施工吊盤,特別是涉及一種在立井提升用吊盤上使用的喇叭口。
技術介紹
現階段立井井筒施工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出現了在立井表土段施工、基巖段出矸及清底施工中采用小型防爆挖掘機進行作業的施工方式,而立井施工設備的運輸大多采用雙提升機單鉤提升吊盤的方式,挖掘機在通過吊盤上的圓形喇叭口時,由于圓形喇叭口形狀及尺寸局限,常需要將其解體上下,這樣將大大影響施工進度。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廣泛檢索后,尚未發現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挖掘機在通過吊盤上的圓形喇叭口時需要解體上下,從而影響施工進度的問題,提供了 一種立井提升用吊盤矩形喇叭口。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井提升用吊盤矩形喇叭口,包括上圍板和下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圍板的外口為向外的喇叭狀、內口為直壁矩形狀。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有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上圍板由一組上圍板單元組成,上圍板單元由上口單元和相連的下口單元組成,每兩快相鄰的上圍板單元分別通過上連接邊連接,上圍板下口設有連接圈,連接圈下設有座圈;下圍板由一組下圍板單元組成,每兩快相鄰的下圍板單元分別通過下連接邊連接,下圍板的上口與座圈連接。綜上所述,根據吊盤的結構特點,采用本立井提升用吊盤矩形喇叭口,解決了挖掘機的整體上下問題;該喇叭口設計為上、下結構,且上下部分均分塊加工,便于組裝制作;本技術的采用,加快了立井表土段、基巖段出矸及清底施工速度,縮短了循環作業,力口快了工程進度,效益顯著。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的前視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說明:參見圖1、圖2,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立井提升用吊盤矩形喇叭口,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上圍板1、下圍板7,上連接邊2,下連接邊6,連接圈3,座圈4。所述上圍板I的外口為向外的喇叭狀,內口為直壁矩形狀。上圍板I由一組上圍板單元組成,上圍板單元由上口單元Ia和相連的下口單元Ib組成,每兩快相鄰的上圍板單元分別通過上連接邊2連接,上圍板下口設有連接圈3,連接圈3下設有座圈4。所述下圍板7下外口為向外的喇叭狀,上內口為直壁矩形狀,下圍板7的下口用6塊下圍板單元7a制作,通過下連接邊6將各下圍板單元7a與下圍板7的上口相連,座圈4與下圍板7的上口連接,整個裝置通過座圈4與吊盤鋪板5聯接。各連接邊之間、連接圈3與座圈4之間均采用螺栓8、螺母9及墊圈10聯接。在立井井筒施工設計、加工前,根據施工需要確定采用挖掘機的型號,然后根據挖掘機的尺寸確定矩形喇叭口的內尺寸。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立井提升用吊盤矩形喇叭口,包括上圍板(I)和下圍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圍板的外口為向外的喇叭狀、內口為直壁矩形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井提升用吊盤矩形喇叭口,其特征在于:上圍板(I)由一組上圍板單元組成,上圍板單元由上口單元(Ia)和相連的下口單元(Ib)組成,每兩快相鄰的上圍板單元分別通過上連接邊(2)連接,上圍板下口設有連接圈(3),連接圈(3)下設有座圈(4);下圍板(7)的下口由一組下圍板單元(7a)組成,每兩快相鄰的下圍板單元(7a)分別通過下連接邊(6)連接,下圍板的上口與座圈(4)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立井提升用吊盤矩形喇叭口,上圍板(1)由一組上圍板單元組成,上圍板單元由上口單元(1a)和相連的下口單元(1b)組成,每兩快相鄰的上圍板單元分別通過上連接邊(2)連接,上圍板下口設有連接圈(3),連接圈(3)下設有座圈(4);下圍板(7)的下口由一組下圍板單元(7a)組成,每兩快相鄰的下圍板單元(7a)分別通過下連接邊(6)連接,下圍板的上口與座圈(4)連接。本技術的優點是解決了挖掘機的整體上下問題,且上下部分均分塊加工,便于組裝制作;本技術的采用,加快了立井表土段、基巖段出矸及清底施工速度,縮短了循環作業時間,效益顯著。文檔編號B66B17/04GK202967823SQ20122057058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日專利技術者陸鵬舉, 孫家亮, 方體利, 郭保國, 劉寧, 張紅旗 申請人:中煤第七十一工程處, 中煤礦山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井提升用吊盤矩形喇叭口,包括上圍板(1)和下圍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圍板的外口為向外的喇叭狀、內口為直壁矩形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鵬舉,孫家亮,方體利,郭保國,劉寧,張紅旗,
申請(專利權)人:中煤第七十一工程處,中煤礦山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