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解決了八代等離子玻璃基板所需的A型架尺寸過大、規格過多、原有的結構形式已經不能適用于A型架定位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設置在回轉臺臺面上的立式支撐組件,關鍵在于:所述定位結構中還包括對稱設置在立式支撐組件兩側的帶有楔面的角度墊塊、及設置在角度墊塊與立式支撐組件之間的后定位塊,A型架借助角度墊塊的楔面傾斜倚靠在立式支撐組件上,并借助后定位塊限位形成A型架的橫向限位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適應多種A型架的定位,組合在一起對不同規格形式的A型架進行定位,實現用一種定位方式對多種規格的A型架進行定位的功能,節約了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涉及到等離子玻璃制造輔助設備領域。
技術介紹
等離子顯示器是繼CRT、IXD之后的新一代顯示器,它問世于20世紀60年代,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期開始批量生產。由于該器件具有一系列優點,如視角廣、薄型、圖像無畸變、響應速度快、壽命長、具有較好的發光效率和亮度、有存儲功能、宜制作大尺寸等。因此它是目前公認的實現高清晰度數字電視和大屏幕壁掛電視最有希望的器件。隨著彩色等離子體顯示器分辨率的提高和屏幕尺寸的增大,對彩色PDP顯示器用基板玻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PDP基板玻璃的生產工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對基板玻璃包裝端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伴隨著玻璃基板尺寸的越來越大,玻璃基板存儲轉運的載體一A型架隨之也越來越大。現在所有企業奉行以客戶為中心,客戶的需求就是企業的生存之本。而不同客戶所需求的玻璃規格也不盡相同,有些規格尺寸相差還很大,因而也需要與之相適應的不同規格的A型架。利用傳統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方式也顯得越來越困難,尤其是同時適應規格相差較大的A型架的定位,傳統的定位方式顯得更加力不從心。目前常用的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主要有兩種結構形式。一種是回轉臺面密布輥輪,輥輪間通過鏈傳動將電機動力轉化為輥輪的旋轉。當A型架由叉車放置在A型架上輥輪面時,輥輪轉動,A型架隨輥輪運動,直至碰到后端的死定位。然后兩側定位氣缸同時動作,推動A型架進行對中,完成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該種定位方式需要單獨設置較為復雜的輥輪傳送機構,另外由于實現對中定位定時,A型架同輥輪面為滑動摩擦,這樣就需要較大的氣缸推力。當A型架尺寸增大,重量增加時,要實現對中定位氣缸的動力隨之也要增大,這樣回轉工作臺的尺寸將變得更大,從而占用更大的工作空間。另外要實現規格相差較大的A型架對中定位,通過該方式實現也是困難重重。基于此我們專利技術了一種可適應多種A型架的定位裝置,以解決目前傳統定位結構自身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八代等離子玻璃基板所需的A型架尺寸過大、規格過多、原有的結構形式已經不能適用于A型架定位的技術問題,設計了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本技術為實現專利技術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回轉臺臺面上的立式支撐組件,關鍵在于:所述定位結構中還包括對稱設置在立式支撐組件兩側的帶有楔面的角度墊塊、及設置在角度墊塊與立式支撐組件之間的后定位塊,A型架借助角度墊塊的楔面傾斜倚靠在立式支撐組件上,并借助后定位塊限位形成A型架的橫向限位機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適應多種A型架的定位,組合在一起對不同規格形式的A型架進行定位,實現用一種定位方式對多種規格的A型架進行定位的功能,節約了生廣時間,提聞了生廣效率。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視圖(A型架未放置在回轉臺上時)。圖2是本技術中角度墊塊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中后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中可調式縱向限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左視圖。圖6是本技術中II型A型架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中I型A型架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技術放置A型架后的示意圖。附圖中,I是回轉臺,1-1是定位板,2是角度墊塊,2-1是模面,2-2是凸臺,3是后定位塊,3_1是限位坡面,4是側定位塊,4_1是螺桿,4_2是調節旋鈕,4_3是彈性卡簧,4_4是導桿,4-5是螺旋柱栓,4-6是緊固螺栓,5A是I型A型架,5B是II型A型架,5B-1是限位滑槽,6是立式支撐組件。具體實施方式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回轉臺I臺面上的立式支撐組件6,其關鍵在于:所述定位結構中還包括對稱設置在立式支撐組件兩側的帶有楔面2-1的角度墊塊2、及設置在角度墊塊2與立式支撐組件之間的后定位塊3,A型架借助角度墊塊2的楔面2-1傾斜倚靠在立式支撐組件上,并借助后定位塊3限位形成A型架的橫向限位機構。所述后定位塊3具有與A型架傾斜角配套的限位坡面3-1。所述A型架包括底部為平面的I型A型架5A及底部帶有限位滑槽5B-1的II型A型架5B。所述定位結構中還包括設置在角度墊塊2楔面2-1上的凸臺2-2,II型A型架5B底部的限位滑槽5B-1與凸臺2-2具有相對滑動并形成II型A型架5B的縱向限位機構。所述定位結構中還包括對稱設置在A型架兩側的帶有楔面的側定位塊4,側定位塊4借助調節定位組件形成I型A型架5A的可調式縱向限位機構。所述調節定位組件中包括設置在回轉臺I臺面上的定位板1-1及設置在定位板1-1上的螺紋孔、帶有調節旋鈕4-2及定位臺的螺桿4-1,螺桿4-1與定位板1-1上的螺紋孔具有螺紋配合,螺桿4-1末端的定位臺穿過側定位塊4上的滑孔并借助彈性卡簧4-3限位、與側定位塊4形成轉動定位,側定位塊4借助緊固螺栓4-6定位在回轉臺I的臺面上。在側定位塊4上設有導桿4-4、在定位板1-1上配套設有滑孔,導桿4-4與滑孔具有滑動配合。上述滑孔上方設有螺旋柱栓4-5。本技術在具體實施時,本技術主要由側定位組件、后定位組件、角度調整塊、立定位組件組成。各組件按照設定的位置安裝在回轉臺I臺面上,組合在一起對不同規格形式的A型架一 I型A型架5A和II型A型架5B-進行定位,實現用一種定位結構對多種規格的A型架進行定位的功能。本實用行在具體使用時,主要工藝動作包括:由叉車搬運載有玻璃的A型架,往回轉臺I上放置。由于后定位塊3明顯高于側定位塊4和角度墊塊2,因此先使A型架的后部接觸到后定位塊3,然后調整A型架左右大致位于兩側的側定位塊4的傾斜面定位的區域,最后叉車緩慢下放A型架,使其靠緊后定位塊3的限位坡面3-1自然滑落。由于A型架后定位塊3的限位坡面3-1 —致,A型架左右兩側定位可控制在5_精度的區域,可以滿足機器人對A型架的取放片動作。本技術的定位裝置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其中角度墊塊2和側定位塊4采用了較為新穎的結構形式。參看圖2,角度墊塊2的上表面為楔面2-1,為了保證機器取放片時玻璃的安全。角度墊塊2的楔面2-1上有凸臺2-2,該凸臺2-2兩側面為斜面,角度墊塊2成對使用。參看圖7,當放置I型A型架5A時,角度墊塊2上的凸臺2-2不起作用,通過兩側的側定位塊4、后定位塊3、角度墊塊2共同完成對I型A型架5A的定位。參看圖6和圖8時,當放置II型A型架5B時,由于其結構形式相差較大,其兩側的側定位塊4已經不能對其實施定位,此時,角度墊塊2上的凸臺2-2內側斜面形成對I型A型架5A左右方向的粗定位,其余方向定位零件可完全共用。這樣實現了對不同規格A型架在回轉臺I上自適應定位。該種結構形式使定位裝置簡單可靠,便于維修,同時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參看圖4和圖5,側定位塊4成對使用,為左右對稱。調整時:需先松開側定位塊4定位在回轉臺I上用的緊固螺釘4-6,再通過調節旋鈕4-2旋動螺桿4-2帶動側定位塊4移動到適當的位置,當調節好位置后,鎖緊緊固螺釘4-6。由于同一結構形式的A型架,存在有不同規格。因此當結構形式相同,而左右尺寸不同,但是又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將側定位塊4設計為可調節結構,就很好的解決了對不同規格A型架的適應性問題。同時解決了傳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回轉臺(1)臺面上的立式支撐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中還包括對稱設置在立式支撐組件兩側的帶有楔面(2?1)的角度墊塊(2)、及設置在角度墊塊(2)與立式支撐組件之間的后定位塊(3),A型架借助角度墊塊(2)的楔面(2?1)傾斜倚靠在立式支撐組件上,并借助后定位塊(3)限位形成A型架的橫向限位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包括設置在回轉臺(I)臺面上的立式支撐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中還包括對稱設置在立式支撐組件兩側的帶有楔面(2-1)的角度墊塊(2)、及設置在角度墊塊(2)與立式支撐組件之間的后定位塊(3),A型架借助角度墊塊(2)的楔面(2-1)傾斜倚靠在立式支撐組件上,并借助后定位塊(3)限位形成A型架的橫向限位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定位塊(3 )具有與A型架傾斜角配套的限位坡面(3-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A型架包括底部為平面的I型A型架(5A)及底部帶有限位滑槽(5B-1)的II型A型架(5B)。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A型架在回轉臺上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中還包括設置在角度墊塊(2)楔面(2-1)上的凸臺(2-2),II型A型架(5B)底部的限位滑槽(5B-1)與凸臺(2-2)具有相對滑動并形成II型A型架(5B)的縱向限位機構。5.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軍,李青,王勛超,任書明,
申請(專利權)人:東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