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結構是由:伸縮桿和基座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包括三個桿部,其中第一桿部,其底端與基座連接,其頂端與第二桿部的底端活動連接;第二桿部,用于通過伸縮結構伸縮所述桿的長度,其頂端通過旋轉部分與第三桿的底端可旋轉連接;第三桿部其底端可繞所述旋轉部分翻轉0-180度。本新型安裝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在需要打磨大面積平面或徒手不能觸及的高處位時,不在要求爬上桌子、椅子、梯子、腳手架等工具來協助完成,省時省力,且操作者離墻面較遠,避免了吸進粉塵,整體打磨質量可以很好的把握,易于推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應用于打磨墻面等建筑物表面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墻面打磨的具有砂紙的砂架。
技術介紹
建筑裝修中粉刷墻面涂料之前,往往需要用砂紙將墻面打磨平整之后才能進行,而打磨常常帶有砂紙的砂架來完成,常見的砂架,一般為包括架體和設于架體前端的砂紙,架體上具有供手握持的部位,而砂紙磨損完后可以更換,使用時,使用者手直接握持握把來回推拉使用,然而,在需要打磨大面積平面或徒手不能觸及的高處位時,勢必要求使用者爬上桌子、椅子、梯子、腳手架等工具來協助完成,這種打磨方式存在如下不足:費工耗力,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位置,且安全性差,使用者離墻面較近,易于吸進粉塵,另外需要站在其他工具上,存在安全隱患,整體打磨質量無法很好的把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帶可調節伸縮桿的新型打磨砂架。本技術的為實現其目的,所涉及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結構是由:伸縮桿和基座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包括三個桿部,其中第一桿部,其底端與基座連接,其頂端與第二桿部的底端活動連接;第二桿部,用于通過伸縮結構伸縮所述桿的長度,其頂端通過旋轉部分與第三桿的底端可旋轉連接;第三桿部其底端可繞所述旋轉部分翻轉0-180度。作為優選,所述第二桿部的外徑小于第一干部、第三桿部的內徑。作為優選,所述伸縮桿與基座連接處為旋轉連接,旋轉調節角度為0-90度。作為優選,所述第二桿部的頂端與第三桿部的底端之間的旋轉部分,是由旋轉螺絲和螺孔組成。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桿部上在沿著桿延伸的方向上等間距設置多個凸點,第二桿部上在沿著桿延伸的方向上等間距設置多個凹孔,上述兩個間距等長,第一桿部的頂端與第二桿部的底端通過第一桿部上的凸點和第二桿部上的凹孔連接固定。作為優選,所述基座底板正面平整,背面兩端部設置有砂紙夾。附圖說明:圖1為本新型打磨砂架正面視圖;圖2為本新型打磨砂架側面視圖。圖3為本新型打磨砂架伸縮桿和基座旋轉90度以后的側視圖。圖4為本新型圖3的俯視圖。圖中標記:1、打磨砂架;2、伸縮桿;21、第一桿部;210、凹孔;22、第二桿部;220、凸點;23、第三桿部;230、旋轉螺絲帽;24、伸縮部分;25、旋轉部分;3、基座;4、砂紙夾。具體實施例: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參照附圖1-4所示本技術的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1,其結構是由:伸縮桿2和基座3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2包括三個桿部,其中第一桿部21,其底端與基座3連接,其頂端與第二桿部22的底端活動連接;第二桿部22,用于通過伸縮部分24伸縮所述桿的長度,其頂端通過旋轉部分25與第三桿23的底端可旋轉連接;第三桿部23其底端可繞所述旋轉部分25翻轉0-180度。作為優選,所述第二桿部22的外徑小于第一桿部21、第三桿部23的內徑。作為優選,所述伸縮桿與基座連接處為旋轉連接,旋轉調節角度為0-90度。作為優選,所述伸縮桿與基座水平時,可向左向右180度旋轉。作為優選,所述第二桿部22的頂端與第三桿部23的底端之間的旋轉部分,是由旋轉螺絲帽230和螺孔組成。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桿部21上在沿著桿延伸的方向上等間距設置多個凸點220,第二桿部22上在沿著桿延伸的方向上等間距設置多個凹孔210,上述兩個間距等長,第一桿部21的頂端與第二桿部22的底端通過第一桿部21上的凸點220和第二桿部22上的凹孔210連接固定。作為優選,所述基座3底板正面平整,背面兩端部設置有砂紙夾4。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技術安裝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在需要打磨大面積平面或徒手不能觸及的高處位時,不在要求爬上桌子、椅子、梯子、腳手架等工具來協助完成,省時省力,且操作者離墻面較遠,避免了吸進粉塵,整體打磨質量可以很好的把握,易于推廣。權利要求1.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結構是由:伸縮桿和基座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包括三個桿部,其中第一桿部,其底端與基座連接,其頂端與第二桿部的底端活動連接;第二桿部,用于通過伸縮結構伸縮所述桿的長度,其頂端通過旋轉部分與第三桿的底端可旋轉連接;第三桿部其底端可繞所述旋轉部分翻轉0-180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特征在于:第二桿部的外徑小于第一干部、第三桿部的內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特征在于:伸縮桿與基座連接處為旋轉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特征在于:第二桿部的頂端與第三桿部的底端之間的旋轉部分,是由旋轉螺絲帽和螺孔組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桿部上在沿著桿延伸的方向上等間距設置多個凸點,第二桿部上在沿著桿延伸的方向上等間距設置多個凹孔,上述兩個間距等長,第一桿部的頂端與第二桿部的底端通過第一桿部上的凸點和第二桿部上的凹孔連接固定。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特征在于:基座底板正面平整,背面兩端部設置有砂紙夾。專利摘要本技術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結構是由伸縮桿和基座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包括三個桿部,其中第一桿部,其底端與基座連接,其頂端與第二桿部的底端活動連接;第二桿部,用于通過伸縮結構伸縮所述桿的長度,其頂端通過旋轉部分與第三桿的底端可旋轉連接;第三桿部其底端可繞所述旋轉部分翻轉0-180度。本新型安裝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在需要打磨大面積平面或徒手不能觸及的高處位時,不在要求爬上桌子、椅子、梯子、腳手架等工具來協助完成,省時省力,且操作者離墻面較遠,避免了吸進粉塵,整體打磨質量可以很好的把握,易于推廣。文檔編號B24B7/18GK202964326SQ20122053205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專利技術者劉忠 申請人:劉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伸縮桿的打磨砂架,其結構是由:伸縮桿和基座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包括三個桿部,其中第一桿部,其底端與基座連接,其頂端與第二桿部的底端活動連接;第二桿部,用于通過伸縮結構伸縮所述桿的長度,其頂端通過旋轉部分與第三桿的底端可旋轉連接;第三桿部其底端可繞所述旋轉部分翻轉0?180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忠,
申請(專利權)人:劉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