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立臥式九軸轉盤地彈簧鏜鉸攻絲復合機,包括機架、設有八等分分度裝置的圓形工作臺、夾具、動力頭、液壓控制系統和程序控制系統,圓形工作臺的八個等分位置分別設置有夾具,此八個夾具中的七個位于加工位置,另一個位于操作位置;動力頭包括分別依次與七個加工位置相對應的第一臥式粗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粗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粗鏜動力頭、第一臥式精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精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精鏜動力頭、第一臥式攻絲動力頭、立式攻絲動力頭和第二臥式攻絲動力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九個動力頭中每個動力頭加工地彈簧殼體的一道工序,圓形工作臺每轉過一個工位就可加工出一個地彈簧殼體,與現有的機床相比,效率可提高7-9倍。(*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加工地彈簧的復合機床。技術背景地彈簧的殼體需要鏜鉸攻絲的部位為其活塞孔和主軸孔,如果是雙缸的地彈簧,則有兩個活塞孔l' 、 2'和一個主軸孔3'(如圖l所示)。對地彈簧殼體加工的傳統方式為每個工序分開加工,這樣加工周期長,加工 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加工效率較高的立臥式九軸轉盤地彈簧 鏜鉸攻絲復合機。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立臥式九軸轉盤地彈簧鏜鉸攻絲復 合機,包括機架、圓形工作臺、分度裝置、夾具、動力頭、液壓控制系統 和程序控制系統,上述分度裝置將上述圓形工作臺分割為八等分,上述圓 形工作臺的八個等分位置分別設置有上述夾具,此八個夾具中的七個位于 加工位置,另一個位于操作位置;上述動力頭包括分別依次與上述七個加 工位置相對應的第一臥式粗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粗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粗 鏜動力頭、第一臥式精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精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精鏜動 力頭、第一臥式攻絲動力頭、立式攻絲動力頭和第二臥式攻絲動力頭。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術的立臥式九軸轉盤地彈簧鏜鉸攻絲復合機,分度裝置將圓形工作臺分割為八等分,即圓形工作臺每轉過一次就旋 轉45° ,九個動力頭中每個動力頭加工地彈簧殼體的一道工序,當地彈簧 殼體轉過一個工位后,九個動力頭就同時對地彈簧殼體進行加工,這樣, 圓形工作臺每轉過一個工位就可加工出 一個地彈簧殼體,與現有的機床相比,效率可提高7-9倍。附圖說明圖1為雙缸地彈簧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的主3見圖。 圖3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立臥式九軸轉盤地彈簧鏜^統攻絲復合才幾,如圖2、 3所示, 包括機架l、圓形工作臺2、夾具3、動力頭、液壓控制系統和程序控制系 統,圓形工作臺2內設置有將圓形工作臺2分割成八等分的分度裝置(圓 形工作臺2和分度裝置的結構可采用本申請人同時申請的《精密油壓齒式 分割臺》所公開的結構),即圓形工作臺每轉過一次就旋轉45。,圓形工作 臺2上的八個等分位置分別設置有一個夾具3,八個夾具3中的七個位于加 工位置,另一個位于裝夾和卸料的操作位置,以操作位置為基準位置順時 針開始計算,上述七個加工位置依次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第六、第七加工位置。動力頭包括臥式動力頭和立式動力頭,臥式動力頭 包括分別依次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加工位置相對 應的第一臥式粗鏜動力頭41、第二臥式粗鏜動力頭42、第一臥式精鏜動力頭44、第二臥式精鏜動力頭45、第一臥式攻絲動力頭47和第二臥式攻絲 動力頭49;立式動力頭包括依次與上述第二、第四、第六加工位置相對應 的第一立式粗鏜動力頭43、第一立式精鏜動力頭46和立式攻絲動力頭48。 本技術的立臥式九軸轉盤地彈簧鏜鉸攻絲復合機,分度裝置將圓 形工作臺2分割'為八等分,即圓形工作臺2每轉過一次就旋轉45。,九個 動力頭中每個動力頭加工地彈簧殼體的一道工序,如,第一臥式粗鏜動力 頭"完成地彈簧殼體的一個活塞孔的粗鏜,第二臥式粗鏜動力頭42和第 一立式粗鏜動力頭43分別完成地彈簧殼體的另一個活塞孔和主軸孔的粗 鏜,第一臥式精鏜動力頭44完成地彈簧殼體的一個活塞孔的精鏜,第二臥 式精鏜動力頭45和第一立式精鏜動力頭46分別完成地彈簧殼體的另一個 活塞孔和主軸孔的精鏜,第一臥式攻絲動力頭47完成地彈簧殼體的一個活 塞孔的攻絲,立式攻絲動力頭48完成地彈簧殼體的主軸孔的攻絲,第二臥 式攻絲動力頭49完成地彈簧殼體的中一個活塞孔的攻絲。當地彈簧殼體轉 過一個工位后,九個動力頭就同時對地彈簧殼體進行加工,這樣,圓形工 作臺2每轉過一個工位就可加工出一個地彈簧殼體,與現有的機床相比, 效率可提高7-9倍。權利要求1、立臥式九軸轉盤地彈簧鏜鉸攻絲復合機,包括機架、圓形工作臺、分度裝置、夾具、動力頭、液壓控制系統和程序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分度裝置將上述圓形工作臺分割為八等分,上述圓形工作臺的八個等分位置分別設置有上述夾具,此八個夾具中的七個位于加工位置,另一個位于操作位置;上述動力頭包括分別依次與上述七個加工位置相對應的第一臥式粗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粗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粗鏜動力頭、第一臥式精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精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精鏜動力頭、第一臥式攻絲動力頭、立式攻絲動力頭和第二臥式攻絲動力頭。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立臥式九軸轉盤地彈簧鏜鉸攻絲復合機,包括機架、設有八等分分度裝置的圓形工作臺、夾具、動力頭、液壓控制系統和程序控制系統,圓形工作臺的八個等分位置分別設置有夾具,此八個夾具中的七個位于加工位置,另一個位于操作位置;動力頭包括分別依次與七個加工位置相對應的第一臥式粗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粗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粗鏜動力頭、第一臥式精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精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精鏜動力頭、第一臥式攻絲動力頭、立式攻絲動力頭和第二臥式攻絲動力頭。本技術中,九個動力頭中每個動力頭加工地彈簧殼體的一道工序,圓形工作臺每轉過一個工位就可加工出一個地彈簧殼體,與現有的機床相比,效率可提高7-9倍。文檔編號B23Q16/00GK201124301SQ20072000915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0日專利技術者洪清德 申請人:洪清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立臥式九軸轉盤地彈簧鏜鉸攻絲復合機,包括機架、圓形工作臺、分度裝置、夾具、動力頭、液壓控制系統和程序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分度裝置將上述圓形工作臺分割為八等分,上述圓形工作臺的八個等分位置分別設置有上述夾具,此八個夾具中的七個位于加工位置,另一個位于操作位置;上述動力頭包括分別依次與上述七個加工位置相對應的第一臥式粗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粗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粗鏜動力頭、第一臥式精鏜動力頭、第二臥式精鏜動力頭和第一立式精鏜動力頭、第一臥式攻絲動力頭、立式攻絲動力頭和第二臥式攻絲動力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清德,
申請(專利權)人:洪清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5[中國|福建]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