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調控制裝置,能實現線纜配置的簡化和小型化。在所述空調控制裝置(1)中,對能移動地保持在底座(6)上的操作構件(7)的操作鈕(3)進行操作來對空調裝置進行控制,將所述操作構件(7)能滑動地保持在所述底座(6)上,并且在該操作構件(7)的前表面上設置所述操作鈕(3),并在后表面上設置第一齒輪部(7a),將帶輪(15)能旋轉地軸支承在所述底座(6)上,在該帶輪(15)上形成與所述操作構件(7)的第一齒輪部(7a)嚙合的第二齒輪部(15e),將與空調裝置相連的內線纜(16a)卷裝在所述帶輪(15)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空調控制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利用對操作鈕的操作來對裝載在車輛上的空調裝置進行控制的空調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在車輛上設置有用于對空調裝置的溫度調節及送風模式進行切換的空調控制裝置。在該空調控制裝置上設置有能轉動操作地軸支承于底座的杠桿,在該杠桿的一端設置有手動操作用的操作鈕,在另一端連接有用于對空調裝置進行聯動操作的線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上述線材由圓筒狀的外線材和內線材構成,其中,上述圓筒狀的外線材的端部分別固定在底座和空調裝置上,上述內線材可滑動地插通至該外線材的內部。此外,當使用者對操作鈕進行操作來使杠桿轉動時,使一端與該杠桿連接的內線材在外線材內進退運動,并使與該內線材的另一端連接的空調裝置的、例如溫度調節用門動作,來進行所希望的溫度調節。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8-320731號公報但是,在現有的空調控制裝置中,為了確保使空調裝置的溫度調節用門動作所需要的內線材的移動量,若不增長杠桿,就無法辦到,在這種情況下,就存在空調控制裝置的縱深變長而使該空調控制裝置大型化這樣的問題。此外,一般來說,在避免線材與其它部件發生干擾的同時,將線材配置在設于車輛的中心面板的空調控制裝置與設于手套式操作箱(日文:グロ一ブボツクス)里側的空調裝置之間,但是,若該線材彎曲,則對杠桿的操作力帶來影響,因此,需要盡可能不彎曲地配置線材。因此,為了使線材盡可能不彎曲,有時需要進行使手套式操作箱發生變形等措施,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發生手套式操作箱的容量減少這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實現小型化和線纜配置簡化的空調控制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技術方案1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對能移動地保持在底座上的操作構件的操作鈕進行操作,來對空調裝置進行控制的空調控制裝置,其特征是,將上述操作構件能滑動地保持在上述底座上,并且在該操作構件的前表面上設置上述操作鈕,并在后表面上設置第一齒輪部,將帶輪能旋轉地軸支承在上述底座上,在該帶輪上形成與上述操作構件的第一齒輪部嚙合的第二齒輪部,將與空調裝置相連的內線纜卷裝到上述帶輪上。技術方案2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在技術方案1記載的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在上述操作構件的操作鈕上設置照明部,并且將該操作鈕與上述第一齒輪部在上下方向上分開配置,在上述底座上配置有對上述操作鈕的照明部進行照明的光源,并且形成有允許上述第一齒輪部與上述第二齒輪部嚙合的通孔。技術方案3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在技術方案1或技術方案2記載的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在上述底座和上述操作構件中的一方形成有在橫向上延伸的軌道狀凹部,在上述底座和上述操作構件中的另一方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與上述軌道狀凹部卡合的軌道狀凸部,在上述底座上設置有定位部,該定位部在橫向上與上述操作構件卡合來將該操作構件定位在規定的組裝位置處,其中,在上述規定的組裝位置上,上述軌道狀凹部和上述軌道狀凸部在橫向上錯開。技術方案4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在技術方案3記載的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將上述定位部構成為對上述操作構件進行定位,以使上述軌道狀凹部與上述軌道狀凸部的相對一側的各端面位于在橫向上錯開以下范圍內的量的位置處,其中,上述范圍是指上述第一齒輪部及上述第二齒輪部的齒輪的一個節距以內的長度范圍。技術方案5記載的專利技術是在技術方案1或技術方案2記載的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在上述底座和上述操作構件中的一方形成有在橫向上延伸的軌道狀凹部,在上述底座和上述操作構件中的另一方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與上述軌道狀凹部卡合的軌道狀凸部,在上述底座上一體地設置有能彈性變形的限位部,該限位部具有限制面,該限制面對能維持上述軌道狀凹部與上述軌道狀凸部的卡合狀態的上述操作構件的操作范圍進行限制,通過利用上述操作構件相對于上述底座朝安裝方向的移動操作,來使上述限位部與上述操作構件抵接來發生彈性變形,藉此,允許上述操作構件朝上述操作范圍內移動,并且通過在解除上述限位部與上述操作構件的卡合之后,該限位部發生彈性復原來使上述底座的上述限制面與上述操作構件抵接,藉此,阻止該操作構件朝上述操作范圍外移動。根據技術方案1記載的專利技術,由于只要使用者對操作鈕進行操作來使操作構件相對于底座滑動,操作鈕的滑動操作力便會經由操作構件的第一齒輪部和帶輪的第二齒輪部而作為旋轉力傳遞至帶輪上,因此,該帶輪轉動而對卷裝在其上的線纜進行推拉操作,藉此來對與該線纜相連的空調裝置進行控制。此外,在這種結構中,由于沒有使用杠桿,因此,不用像現有這樣增長杠桿的長度,就能確保為了使空調裝置的溫度調節用門等動作所需的線纜的移動量,藉此,就能縮小空調控制裝置的縱深尺寸來實現該空調控制裝置的小型化。此外,由于即便使卷裝在帶輪上的線纜稍許彎曲地配置,操作鈕的操作力所受的影響也很小,因此,不需要為了避免與線纜發生干涉而使手套式操作箱變形等措施,并能防止發生手套式操作箱的容量減少等不良情況。根據技術方案2記載的專利技術,由于在操作構件中將操作鈕與第一齒輪部在上下方向上分開配置,因此,能將照明用的光源配置在操作鈕的背面側,不需要使用導光用的透鏡等,能以簡單的結構來對操作鈕進行照明。此外,能使操作構件的第一齒輪部與帶輪的第二齒輪部經由形成于底座的通孔而可靠地嚙合。根據技術方案3記載的專利技術,由于將定位部設置在底座上,該定位部將設有第一齒輪部的操作構件定位在規定的組裝位置上,因此,能使第一齒輪部與第二齒輪部在規定的嚙合位置處容易地嚙合,并能提高該空調控制裝置的組裝性。根據技術方案4記載的專利技術,在軌道狀凹部與軌道狀凸部在前后方向上重疊的位置處,無法進行底座與操作構件的組裝,在以使軌道狀凹部與軌道狀凸部在前后方向上不重疊的方式使兩者錯開的橫向上,錯開量被底座的定位部限制在規定值(第一齒輪部及第二齒輪部的齒輪的一個節距以內的長度范圍)。因此,若操作構件沒有處于被底座的定位部所定位的規定的組裝位置,則無法將操作構件組裝到底座上,從而能使第一齒輪部與第二齒輪部在規定的嚙合位置處可靠地嚙合來進行組裝。根據技術方案5記載的專利技術,設于底座的限位部因彈性變形而允許操作構件朝操作范圍內移動,并且一旦將操作構件插入操作范圍內后,便彈性復原而阻止操作構件朝操作范圍外移動,因此,不需要在將操作構件安裝到底座之后,從后方將其它構件的限位部固定到底座上等操作,從而可實現該空調控制裝置的結構的簡單化和組裝性的提高。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空調控制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空調控制裝置的主視圖。圖3是將本專利技術的空調控制裝置的前表面面板取下來進行表示的側視圖。圖4是將本專利技術的空調控制裝置的前表面面板取下來進行表示的俯視圖。圖5是沿圖2的A-A線的剖視圖。圖6是沿圖2的B-B線的剖視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空調控制裝置的操作構件的后視圖。圖8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空調控制裝置的組裝順序(將操作構件組裝至底座前的狀態)的俯視剖視圖。圖9(a)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空調控制裝置的組裝步驟(將操作構件組裝至底座過程中的狀態)的俯視剖視圖,圖9(b)是表示處于上述狀態下的操作構件與底座的卡合狀態的主視圖。圖10(a)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空調控制裝置的組裝步驟(將操作構件組裝至底座并使其朝右端移動的狀態)的俯視剖視圖,圖10(b)是表示處于上述狀態下的操作構件與底座的卡合狀態的主視圖。圖11(a)是表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調控制裝置,對能移動地保持在底座上的操作構件的操作鈕進行操作,來對空調裝置進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構件能滑動地保持在所述底座上,并且,在該操作構件的前表面上設置有所述操作鈕,在該操作構件的后表面上設置有第一齒輪部,帶輪能旋轉地軸支承在所述底座上,在該帶輪上形成有與所述操作構件的第一齒輪部嚙合的第二齒輪部,與空調裝置相連的內線纜卷裝在所述帶輪上。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1.28 JP 2011-2596521.一種空調控制裝置,對能移動地保持在底座上的操作構件的操作鈕進行操作,來對空調裝置進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構件能滑動地保持在所述底座上,并且,在該操作構件的前表面上設置有所述操作鈕,在該操作構件的后表面上設置有第一齒輪部,帶輪能旋轉地軸支承在所述底座上,在該帶輪上形成有與所述操作構件的第一齒輪部嚙合的第二齒輪部,與空調裝置相連的內線纜卷裝在所述帶輪上,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操作構件中的一方形成有在橫向上延伸的軌道狀凹部,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操作構件中的另一方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與所述軌道狀凹部卡合的軌道狀凸部,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定位部,該定位部在橫向上與所述操作構件卡合來將該操作構件定位在規定的組裝位置處,其中,在所述規定的組裝位置上,所述軌道狀凹部和所述軌道狀凸部在橫向上錯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構件的操作鈕上設置有照明部,并且,該操作鈕與所述第一齒輪部在上下方向上分開配置,在所述底座上配置有對所述操作鈕的照明部進行照明的光源,并且形成有允許所述第一齒輪部與所述第二齒輪部嚙合的通孔。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構成為對所述操作構件進行定位,以使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武田勝弘,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有信,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