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燃氣渦輪和負載配置以及減小燃氣渦輪中的負載聯接件上的熱應力和機械應力的方法
本公開大體涉及燃氣渦輪,諸如特別地但不唯一地涉及航改燃氣渦輪。更特別地,本公開涉及用于發電、天然氣液化或類似工業應用的航改燃氣渦輪的工業應用。
技術介紹
航改燃氣渦輪廣泛地用作用于機械驅動應用的動力源,并且廣泛地使用在用于工廠的發電、管路、離岸平臺、LNG應用等中。圖1示出了系統的示意表示,該系統包括燃氣渦輪和由所述燃氣渦輪機械地驅動的負載。更特別地,在圖1的概略表示中,標記1表示燃氣渦輪,其驅動以3示意性地示出的負載(例如,用于天然氣液化線路的壓縮機或壓縮機系)。燃氣渦輪1依靠負載聯接件5連接于負載3。負載聯接件5包括軸7和接合部9。在圖1的實例中,由燃氣渦輪1旋轉地驅動的軸7連接于齒輪箱11。所述齒輪箱11的輸出軸13使齒輪箱11連接于負載3。負載3可包括例如壓縮機的單獨旋轉機械、或發電機、或相同軸上的成組旋轉機械。又一個齒輪箱可配置在由渦輪1驅動的兩個相鄰旋轉機械之間。燃氣渦輪1包括氣體發生器15和動力渦輪17。氣體發生器15依次包括壓縮機19、燃燒室21和高壓渦輪23。進入壓縮機19的空氣以高壓壓縮,并且在燃燒室21中添加液體或氣體燃料。壓縮和高溫的燃燒氣體首先在高壓渦輪23中膨脹,高壓渦輪23通過內軸25連接于壓縮機19。燃燒氣體在高壓渦輪23中的膨脹產生驅動壓縮機19的旋轉的機械動力。離開高壓渦輪23的部分地膨脹的燃燒氣體進入動力渦輪17,并且進一步膨脹以產生通過負載聯接件5驅動負載3的機械動力。排放的燃燒氣體由收集器-擴散器收集,并且通過排出線路27排出。在圖1中示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燃氣渦輪(33),其包括:壓縮機(43);動力渦輪(47);負載聯接件(35),其使所述燃氣渦輪(33)連接于負載(37);燃氣渦輪組(31),其包括容納所述燃氣渦輪(33)的渦輪機隔室(55);負載聯接保護裝置(65),其至少部分地圍繞所述負載聯接件(35);冷卻空氣循環系統,其用于使冷卻空氣在所述渦輪機隔室(55)中循環;冷卻空氣通道(59,61,63),其設計和配置成使來自所述冷卻空氣循環系統的冷卻空氣流在所述負載聯接保護裝置中循環成足以從所述負載聯接件(35)移除熱。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2.02 IT FI2011A0002571.一種燃氣渦輪(33),其包括:壓縮機(43);動力渦輪(47);負載聯接件(35),其使所述燃氣渦輪(33)連接于負載(37);燃氣渦輪組(31),其包括容納所述燃氣渦輪(33)的渦輪機隔室(55);負載聯接保護裝置(65),其至少部分地圍繞所述負載聯接件(35);冷卻空氣循環系統,其用于使冷卻空氣在所述渦輪機隔室(55)中循環;冷卻空氣通道(59,61,63),其設計和配置成使來自所述冷卻空氣循環系統的冷卻空氣流在所述負載聯接保護裝置中循環成足以從所述負載聯接件(35)移除熱;以及負載隔室(53),所述負載聯接件(35)延伸穿過所述負載隔室(5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空氣通道包括空氣端口(61),來自所述冷卻空氣循環系統的冷卻空氣被迫地循環穿過所述空氣端口(61),其中,至少第一通風管道(63)使所述空氣端口(61)流體地連接于所述負載聯接保護裝置(65),并且第二通風管道(64)將冷卻空氣供給在所述負載隔室(53)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氣強迫裝置(46),其配置和設計用于強迫冷卻空氣在所述渦輪機隔室中并且穿過在所述負載聯接保護裝置中的所述冷卻空氣通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氣線路(41),其與所述冷卻空氣循環系統并且與所述冷卻空氣通道流體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線路(41)與進氣壓室(39)流體連通,燃燒空氣從所述進氣壓室(39)進入所述壓縮機(43)。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過濾器配置(42),其配置和構造成用于過濾進入所述進氣線路(41)的周圍空氣。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渦輪是航改燃氣渦輪。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聯接件(35)連接于所述燃氣渦輪的熱端部。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聯接件(35)和所述負載聯接保護裝置(65)延伸穿過排放收集器-擴散器組件(49),其至少部分地圍繞所述負載聯接件和所述負載聯接保護裝置(65)。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渦輪組(31)包括進氣壓室(39),所述渦輪機隔室(55)配置在所述進氣壓室(39)和所述負載隔室(53)之間。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包括將冷卻空氣供給在所述負載隔室(53)中的第三通風管道(66)。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風管道(64)和所述第三通風管道(66)大致對稱地配置在所述第一通風管道(63)的相對側。12.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聯接保護裝置(65)具有面向所述動力渦輪(47)的第一端部(65A)和面向連接于所述負載聯接件(35)的所述負載(37)的第二端部(65B),并且其中,至少所述第一端部(65A)是開放的,由此從所述負載聯接保護裝置(65)逸出的冷卻空氣朝向所述動力渦輪(47)引導。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氣渦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65B)是開放的,由此從所述負載聯接保護裝置(65)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F維蒂,D馬庫西,R梅洛,M拉澤里,
申請(專利權)人:諾沃皮尼奧內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