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具體是一種手扶拖拉機配套農機具適應在農田壟上作業的雙尾輪行走機構。
技術介紹
現手扶拖拉機是單尾輪行走,升降均采用螺桿升降的結構,需用人力轉動螺桿達到升降尾輪的目的,費時費力,在壟上作業壓壞農作物,再就尾輪滑向壟底走偏,甚至造成翻車,不適應于有壟作物的跨壟行走作業,如在甘蔗宿根蔗地進行破壟、施肥等壟上行走作業。制約了手扶拖拉機應用范圍,目前蔗區雖然擁有量大的手扶拖拉機卻沒有配套有破壟、施肥作業機具。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手扶拖拉機是單尾輪行走不足,使配套手扶拖拉機農機具適用于有壟作物的跨壟行走作業,而提供的一種結構簡單、緊湊、安全的雙尾輪行走機構。專利技術內容本技術目的的實現方案在于所提供的手扶拖拉機雙尾輪行走機構改換原手扶拖拉機單尾輪,適用于有壟作物的跨壟行走作業使用。主要由手扶拖拉機縱梁、升降油缸套筒、連接卡、升降油缸、左右平衡拉彈簧、連接銷、卡槽、限位塊、中梁、左、右尾輪橫梁、尾輪組成。手扶拖拉機縱梁下適當位置設有連接彈簧孔;中梁中間焊接有卡槽,卡槽開有連接銷孔,在中梁左、右側適當位置上焊接有限位塊,在中梁左、右外端頭開有尾輪橫梁連接孔;左、右尾輪橫梁左、右對稱,其左、右適當位置上邊后側焊有踏板,左、右適當位置上開有中梁連接長孔,端頭開有左右平衡拉彈簧孔,向下焊接有凹形豎板,凹形豎板下開有開邊孔;尾輪有螺栓軸;升降油缸套裝于升降油缸套筒內,升降油缸端頭為單耳環;升降油缸套筒套裝手扶拖拉機尾輪套管上通過連接卡螺栓夾緊固定連接;升降油缸底端頭單耳環扎與中梁卡槽孔用連接銷連接;尾輪通過螺栓軸卡裝于左、右尾輪橫梁下凹形豎板開邊孔上 ...
【技術保護點】
手扶拖拉機雙尾輪行走機構由手扶拖拉機縱梁(1)、升降油缸套筒(2)、連接卡(3)、升降油缸(4)、左右平衡拉彈簧(5)、連接銷(6)、卡槽(7)、限位塊(8)、中梁(9)、左、右尾輪橫梁(10)、尾輪(11)組合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手扶拖拉機縱梁(1)下適當位置設有連接彈簧孔;中梁(9)中間焊接有卡槽,卡槽開有連接銷孔,在中梁(9)左、右側適當位置上焊接有限位塊,在中梁(9)左、右外端頭開有尾輪橫梁(10)連接孔;左、右尾輪橫梁(10)左、右對稱,其左、右適當位置上邊后側焊有踏板,左、右適當位置上開有中梁(9)連接長孔,端頭開有左右平衡拉彈簧(5)孔,向下焊接有凹形豎板,凹形豎板下開有開邊孔;尾輪(11)有螺栓軸;升降油缸(4)套裝于升降油缸套筒(2)內,升降油缸(4)端頭為單耳環;升降油缸套筒(2)套裝手扶拖拉機尾輪套管上通過連接卡(3)螺栓夾緊固定連接;升降油缸(4)底端頭單耳環扎與中梁(9)卡槽孔用連接銷(6)連接;尾輪(11)通過螺栓軸卡裝于左、右尾輪橫梁(10)下凹形豎板開邊孔上用螺母固定連接,左、右尾輪橫梁(10)的一端壓在中梁(9)兩端上,通過其連接孔用螺栓固定連接;左、 ...
【技術特征摘要】
1.手扶拖拉機雙尾輪行走機構由手扶拖拉機縱梁(I)、升降油缸套筒(2)、連接卡(3)、升降油缸(4)、左右平衡拉彈簧(5)、連接銷(6)、卡槽(7)、限位塊(8)、中梁(9)、左、右尾輪橫梁(10)、尾輪(11)組合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手扶拖拉機縱梁(I)下適當位置設有連接彈簧孔沖梁(9)中間焊接有卡槽,卡槽開有連接銷孔,在中梁(9)左、右側適當位置上焊接有限位塊,在中梁(9)左、右外端頭開有尾輪橫梁(10)連接孔;左、右尾輪橫梁(10)左、右對稱,其左、右適當位置上邊后側焊有踏板,左、右適當位置上開有中梁(9)連接長孔,端頭開有左右平衡拉彈簧(5)孔,向下焊接有凹形豎板,凹形豎板下開有開邊孔;尾輪(11)有螺栓軸;升降油缸(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樹寧,王維贊,鄭蘇林,方鋒學,覃有純,何為中,許培源,李松,唐紅琴,包勇堅,揚維樞,李躍進,余榮,梁闐,羅亞偉,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