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后置排滲加筋帶治理尾礦堆積壩的新工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如下:①根據尾礦的顆粒組成確定排滲加筋帶⑴施工的縱橫間距;一般1.0~5.0m,顆粒細時取小值,顆粒粗時取大值;排滲加筋帶⑴構造示例詳見附圖2;②利用水平插板機⑵在壩體⑶側面仰角(3°?10°)插入既具有排滲功能,可以降低壩體浸潤線,又具備加筋功能,可以提高壩體強度增強壩體穩定性的一種新型加筋排滲聯合作用材料—排滲加筋帶⑴,插入深度依據設計需要及設備性能確定;③按預先確定的間距,水平插板機⑵在尾礦壩的馬道就位,在距離馬道⑸底部約1.0米處開始逐根植入排滲加筋帶,完成第一排水平排滲加筋體⑹;④按照設計的排滲加筋體排距搭設施工第二排水平排滲加筋帶⑴的施工平臺⑷,平臺應穩定牢固;詳見附圖1后置排滲加筋帶工法示意圖;⑤水平插板機⑵在施工平臺⑷上就位,按照施工第一排水平排滲加筋體⑹的方法,逐根插入第二排的每根排滲加筋帶⑴,完成第二排水平排滲加筋體⑹;⑥重復②~⑤步驟,完成多排水平排滲加筋體⑹的施工,每一坡段一般設置2?5排水平排滲加筋體⑹,若第一排水平排滲加筋體⑹實施效果顯著,也可僅設置一排水平排滲加筋體;⑦若壩體尾礦顆粒很細時,宜沿坡 ...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牧明,萬凱軍,肖玉成,張明云,陳洪全,于浩,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