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絲提手成形機構,屬于金屬鋼絲折彎成形機械。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一側固定一組立柱,在一組立柱的頂部固定下模架,在下模架的居中部位開設讓位腔;模頭座與下模架固定,在模頭座的上表面各開設提手腳成形槽、中部構成模柄配合腔,模頭由半圓柱體和模柄構成,在半圓柱體的兩側各開設提手腳成形模插槽,在提手腳成形模插槽上插嵌提手腳成形模,模柄構成于半圓柱體的一側;作用缸,固定在底座上;一對鋼絲擱置裝置,設置在下模架朝向上的兩側;上模架,在上模架的一側固定抱臂架;第一、第二抱臂,連接在抱臂架的兩端,且還與上模架的兩側連接,各構成第一、第二抱臂圓弧腔。減輕操作強度;提高效率;確保質量;操作及維護方便;節約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金屬鋼絲折彎成形機械
,具體涉及ー種鋼絲提手成形機構,用于成形出諸如涂料桶罐、顔料桶罐、油漆桶罐、日常生活用桶罐之類的容器上使用的鋼絲提手。
技術介紹
周知,在并不限于上面例舉的容器上均配備有供握捏提拿的金屬鐵絲提手即鋼絲提手,這種提手的結構貌似簡單,但是為了滿足強度和相應的力學要求,因此提手的形狀較為特殊,具體表現為拐點和/或圓弧過渡點多,對成形エ藝要求較為嚴苛。此外,由于提手屬于非標產品,因此無法在市售渠道獲得專用的成形設備。目前,對上述提手的成形大都靠工人憑借自制的模具彎折,具體是在作業臺上固定相應的模塊,將需要折彎的鋼絲置于相鄰模塊之間的槽內,人為將鋼絲按エ藝要求折彎。這種作業方式至少存在以下兩點欠缺:其一,折彎的一致性程度難以保障即質量難以保障,因為縱使同一操作者,客觀上無法做到使鋼絲的折彎程度趨于一致,又因為手工折彎與操作者的經驗、責任心和質量意識乃至情緒密切相關;其ニ,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大并且效率低下。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或稱客戶需求,生產提手的廠商只能以被動方式増加工人數量,但是由于當今勞動資源十分匱乏并且勞動力成本日益増大,因此致使產品成本顯增,導致本來較為廉價的提手失去應有的市場優勢。或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質疑,那就是既然生產鋼絲材質的提手存在如此欠缺,那么完全可以由塑料模制提手取代,但是,周知之理,由于塑料提手存在承重性能差、易老化和斷裂等等缺陷,因而并不能滿足前述容器的配套要求。毫無疑問,如果有ー種能夠適合于對前述應用場合的鋼絲提手自動折彎的機械,那么上述問題便迎刃而解。為此本申請人進行了文獻檢索,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1536878B推薦有“家電用提手及其制作模具與制作方法”,該專利方案針對的是塑料提手,對于成形出應用于前述容器上使用的鋼絲提手不具有借鑒意義,尤其是由于每次只能成形出ー個提手,因此效率較低,不利于エ業化大批量快速生產;又,授權公告號CN202174179U提供有“鍋蓋提手的級進模具”,該專利結構復雜并且具有特定即只能成形鍋蓋提手的針對性,因而對于成形鋼絲提手不具啟示意義;及,授權公告號CN202490885U介紹有“ー種U型折彎模具”,該專利能夠體現其說明書第0015至0019欄中所述的長處,并且一次成形出ー個U形的エ件(專利示及エ件應用于何種場合)但對于鋼絲提手的成形并不適用,并且由于一次只能獲得ー個U形エ件,因此效率低;還,授權公告號CN202199698U披露有“單次壓制多彎的折彎裝置”,該專利方案能適用于對鋼絲的折彎,但同樣對于加工鋼絲提手無參考價值,并且同樣一次只能獲取ー個エ件,故效率較低;再,公布號CN102172738A公告的“網筋自動折彎成型機”、CN102172739A公布的“網片自動折彎成型機”以及CN102172740A公開的“網筋自動折彎機”都是針對商業設施如自選式超市、商場配備的供顧客購物時臨時使用的手推車和購物籃等的鏤空狀的網片折彎。綜上所述,在迄今為止公開的中外專利和非專利文獻中均未見諸可供成形鋼絲提手借鑒的技術啟示,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與嘗試,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尤其,經申請人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請人廠區進行了模擬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ー種有助于顯著減輕操作者的操作強度并且減少人力投入而藉以節約寶貴的勞動カ資源、有利于一次獲得多個提手而藉以顯著提高成形效率、有益于保障提手形狀的一致性而藉以確保質量、有便于體現結構簡練而藉以方便操作和有善于延長模頭的使用壽命而藉以節約模具成本的鋼絲提手成形機構。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ー種鋼絲提手成形機構,包括一底座,該底座在使用狀態下與液壓機的液壓機底座固定,在該底座的使用狀態下朝向上的一側并且位于底座的邊緣部位以間隔狀態固定有一組橫截面形狀呈圓形或矩形的立柱,在該ー組立柱的頂部固定有ー下模架,該下模架與底座之間的空間構成為騰空腔,并且在該下模架的居中部位開設有一與所述騰空腔相通的讓位腔;一模頭座和ー模頭,模頭座在對應于所述讓位腔的部位與所述下模架背對所述騰空腔的ー側固定,在該模頭座的長度方向的對應兩側的上表面各開設有一橫截面形狀呈U形或L形的提手腳成形槽,而模頭座的中部區域構成模柄配合腔,該模柄配合腔與所述讓位腔相對應并且與讓位腔相通,模頭由半圓柱體和模柄構成,半圓柱體位于所述模頭座的上方,在該半圓柱體的長度方向的對應兩側并且在對應于所述提手腳成形槽的位置各開設有一提手腳成形模插槽,在提手腳成形模插槽上插嵌有ー提手腳成形模,提手腳成形模與提手腳成形槽相配合,模柄一體構成于半圓柱體朝向所述模柄配合腔的ー側,并且該模柄同時與所述模柄配合腔以及讓位腔滑動配合;一位于所述騰空腔內的作用缸,該作用缸以垂直狀態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且該作用缸的作用缸柱與所述模柄朝向作用缸柱的一端端面連接;一對結構相同并且位置相對應的鋼絲擱置裝置,該ー對鋼絲擱置裝置中的其中ー個鋼絲擱置裝置以騰空狀態設置在所述下模架朝向上的ー側的邊緣部位,而ー對鋼絲擱置裝置中的另ー個鋼絲擱置裝置同樣以騰空狀態設置在下模架朝向上的另ー側的邊緣部位;ー上模架,該上模架在使用狀態下與液壓機的液壓機滑臺固定,在該上模架朝向所述下模架的ー側固定有一抱臂架;一第一抱臂和ー第二抱臂,第一、第二抱臂的結構彼此相同,并且第一抱臂和ー第二抱臂的橫截面形狀均呈香蕉形,其中:第一抱臂樞轉連接在所述抱臂架的一端,并且還與所述上模架的ー側回位連接,在該第一抱臂朝向所述模頭的一側構成有與所述半圓柱體的長度方向的ー側相配合的第一抱臂圓弧腔,第二抱臂樞轉連接在所述抱臂架的另一端,并且還與所述上模架的另ー側回位連接,在該第二抱臂朝向模頭的一側構成有與所述半圓柱體的長度方向的另ー側相配合的第二抱臂圓弧腔。在本專利技術的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底座為矩形的板狀體,所述的ー組立柱的數量為四根,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四個角部。在本專利技術的另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ー對鋼絲擱置裝置各包括立臂、調整擋板、擱料板和一對拉簧,立臂以縱向狀態固定在所述下模架朝向上的ー側的表面的邊緣部位,并且與所述半圓柱體的長度方向的側面相對應,調整擋板設置在立臂的頂部,擱料板朝向立臂的ー側與立臂樞轉連接,一對拉簧中的其中一根拉簧的一端與擱料板的另ー側的一端連接,而該其中ー根拉簧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調整擋板上,一對拉簧中的另ー根拉簧的一端與擱料板的所述另ー側的另一端連接,而該另ー根拉簧的另一端連接在調整擋板上。在本專利技術的又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立臂的所述頂部的兩側并且在對應于所述調整擋板的下方的位置各固定有ー軸座,所述擱料板朝向所述立臂的所述ー側與所述軸座樞轉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再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軸座上開設有小軸孔,在所述擱料板的所述ー側的兩端端面上各固定有ー小軸,該小軸與所述小軸孔樞轉配合。在本專利技術的還有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調整擋板上開設有ー對調整孔,在各調整孔上配設有ー調整螺釘,調整螺釘與所述立臂的所述頂部固定。在本專利技術的更而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調整擋板朝向所述擱料板的ー側構成有一鋼絲端部探入腔。在本專利技術的進而ー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抱臂架包括第一、第二抱臂軸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絲提手成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1),該底座(1)在使用狀態下與液壓機的液壓機底座(9a)固定,在該底座(1)的使用狀態下朝向上的一側并且位于底座(1)的邊緣部位以間隔狀態固定有一組橫截面形狀呈圓形或矩形的立柱(11),在該一組立柱(11)的頂部固定有一下模架(111),該下模架(111)與底座(1)之間的空間構成為騰空腔(1111),并且在該下模架(111)的居中部位開設有一與所述騰空腔(1111)相通的讓位腔(1112);一模頭座(2)和一模頭(3),模頭座(2)在對應于所述讓位腔(1112)的部位與所述下模架(111)背對所述騰空腔(1111)的一側固定,在該模頭座(2)的長度方向的對應兩側的上表面各開設有一橫截面形狀呈U形或L形的提手腳成形槽(21),而模頭座(2)的中部區域構成模柄配合腔(22),該模柄配合腔(22)與所述讓位腔(1112)相對應并且與讓位腔(1112)相通,模頭(3)由半圓柱體(31)和模柄(32)構成,半圓柱體(31)位于所述模頭座(2)的上方,在該半圓柱體(31)的長度方向的對應兩側并且在對應于所述提手腳成形槽(21)的位置各開設有一提手腳成形模插槽(312),在提手腳成形模插槽(312)?上插嵌有一提手腳成形模(311),提手腳成形模(311)與提手腳成形槽(21)相配合,模柄(32)一體構成于半圓柱體(31)朝向所述模柄配合腔(22)的一側,并且該模柄(32)同時與所述模柄配合腔(22)以及讓位腔(1112)滑動配合;一位于所述騰空腔(1111)內的作用缸(4),該作用缸(4)以垂直狀態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并且該作用缸(4)的作用缸柱(41)與所述模柄(32)朝向作用缸柱(4)的一端端面連接;一對結構相同并且位置相對應的鋼絲擱置裝置(5),該一對鋼絲擱置裝置(5)中的其中一個鋼絲擱置裝置(5)以騰空狀態設置在所述下模架(111)朝向上的一側的邊緣部位,而一對鋼絲擱置裝置(5)中的另一個鋼絲擱置裝置(5)同樣以騰空狀態設置在下模架(111)朝向上的另一側的邊緣部位;一上模架(6),該上模架(6)在使用狀態下與液壓機的液壓機滑臺(9b)固定,在該上模架(6)朝向所述下模架(111)的一側固定有一抱臂架(61);一第一抱臂(7)和一第二抱臂(8),第一、第二抱臂(7、8)的結構彼此相同,并且第一抱臂(7)和一第二抱臂(8)的橫截面形狀均呈香蕉形,其中:第一抱臂(7)樞轉連接在所述抱臂架(61)的一端,并且還與所述上模架(6)的一側回位連接,在該第一抱臂(7)朝向所述模頭(3)的一側構成有與所述半圓柱體(31)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相配合的第一抱臂圓弧腔(71),第二抱臂(8)樞轉連接在所述抱臂架(61)的另一端,并且還與所述上模架(6)的另一側回位連接,在該第二抱臂(8)朝向模頭(3)的一側構成有與所述半圓柱體(31)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相配合的第二抱臂圓弧腔(8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惠琴,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市賽馬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