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稻谷貯藏通風裝置,包括進風口(1)、通風管(2)、緊固圈(3)和出風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口(1)設置為圓形,并通過進風口外邊的矩形固定墊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通風管(2)設置為圓形,所述的緊固圈(3)設置在通風管(2)的連接處,所述的出風口(4)設置為矩形,一端通過焊接與通風管(2)連接。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實現(xiàn)了對貯藏稻谷進行大面積通風,有效降低了貯藏稻谷的水分,進而提高了大米的加工質量,實現(xiàn)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其結構簡單,易于實施。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通風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稻谷貯藏通風裝置。
技術介紹
在稻谷貯藏過程中,若不能對稻谷進行及時的通風,稻谷的水分會上升,進一步會影響大米的質量,現(xiàn)有的稻谷貯藏通風裝置存在著通風面積小,不便于控制稻谷的水分。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稻谷貯藏通風裝置,解決在稻谷貯藏過程中,通風裝置通風面積小、不便于控制稻谷的水分等缺點。通過使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稻谷貯藏通風裝置的工作效率。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稻谷貯藏通風裝置,包括進風口、通風管、緊固圈和出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口設置為圓形,并通過進風口外邊的矩形固定墊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通風管設置為圓形,所述的緊固圈設置在通風管的連接處,由緊固圈固定住通風管的連接處,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控制通風管的長度,所述的出風口設置為矩形,一端通過焊接與通風管連接。所述的進風口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為250mm-300mm。進一步,所述的緊固圈設置在通風管的連接處。進一步,所述的出風口,其數(shù)量為4-6個。有益 效果:本專利技術實現(xiàn)了對貯藏稻谷進行大面積通風,有效降低了貯藏稻谷的水分,進而提高了大米的加工質量,實現(xiàn)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其結構簡單,易于實施。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出風口的側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進風口的側視圖。圖中:1.進風口、2.通風管、3.緊固圈、4.出風口。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一種稻谷貯藏通風裝置,包括進風口 1、通風管2、緊固圈3和出風口 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口 I設置為圓形,其直徑為280_,并通過進風口外邊的矩形固定墊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通風管2設置為圓形,所述的緊固圈3設置在通風管2的連接處,并固定通風管2的連接處,通風管2的長度由實際情況決定,所述的出風口 4設置為矩形,一端通過焊接與通風管2連接。進一步,所述的出風口,其數(shù)量為5個。本專利技術實現(xiàn)了對貯藏稻谷進行大面積通風,有效降低了貯藏稻谷的水分,進而控制了大米的加工質量。本專利技術未涉及部分均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加以實現(xiàn)。權利要求1.一種稻谷貯藏通風裝置,包括進風口(1)、通風管(2)、緊固圈(3)和出風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口(1)設置為圓形,并通過進風口外邊的矩形固定墊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通風管(2)設置為圓形,所述的緊固圈(3)設置在通風管(2)的連接處,所述的出風口(4)設置為矩形,通過焊接與通風管(2)相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谷貯藏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口(1)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為250mm300mm。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谷貯藏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風口(4),其數(shù)量為46個。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稻谷貯藏通風裝置,包括進風口(1)、通風管(2)、緊固圈(3)和出風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口(1)設置為圓形,并通過進風口外邊的矩形固定墊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通風管(2)設置為圓形,所述的緊固圈(3)設置在通風管(2)的連接處,所述的出風口(4)設置為矩形,一端通過焊接與通風管(2)連接。本專利技術實現(xiàn)了對貯藏稻谷進行大面積通風,有效降低了貯藏稻谷的水分,進而提高了大米的加工質量,實現(xiàn)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其結構簡單,易于實施。文檔編號F24F7/04GK103120080SQ201310062340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6日專利技術者柴華 申請人:柴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稻谷貯藏通風裝置,包括進風口(1)、通風管(2)、緊固圈(3)和出風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口(1)設置為圓形,并通過進風口外邊的矩形固定墊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通風管(2)設置為圓形,所述的緊固圈(3)設置在通風管(2)的連接處,所述的出風口(4)設置為矩形,通過焊接與通風管(2)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柴華,
申請(專利權)人:柴華,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