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血流定量限制裝置,所述血流定量限制裝置包括血流探測裝置、血流限制裝置和控制系統,所述血流探測裝置和血流限制裝置分別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所述血流探測裝置為超聲多普勒探頭,所述血流限制裝置為內充流體的彈性環形囊,超聲多普勒探頭和彈性環形囊內的流體流量由控制系統控制。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血流定量限制裝置,可定量化、精準化限制臟器的血流,在保證外科手術失血量最小的同時,實現對臟器功能的最小影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
,尤其涉及一種對血管系統的血流量進行定量限制的裝置。
技術介紹
現代肝臟外科手術中,限制入肝、出肝血流,減少術中出血,已經成為肝切除術的基礎。但目前國內外的文獻,在肝切除手術最為重要技術之一的肝臟血流限制的方法中,無論是最為經典、應用最廣泛的肝蒂血流阻斷法,還是全肝血流阻斷法、半肝血流阻斷法、保留動脈血供的半肝入肝血流阻斷法、保留肝動脈間斷阻斷門靜脈的肝血流阻斷方法、經Glisson鞘系統分區域入肝血流阻斷法、肝段血流阻斷法等方法,其重點主要集中于阻斷肝臟血管種類(門靜脈、肝動脈、肝靜脈),或者阻斷血流的部位(主干、肝葉、肝段血流),或者阻斷時間(持續、間斷、交替),而對于目標血管的限制僅有“完全開放”、“完全阻斷”兩種。完全阻斷時,肝臟手術出血較少,但是肝功能受到影響;完全開放時,肝臟血供豐富,出血量很大,術中、術后并發癥多;短暫夾閉后開放,一方面由于夾閉時間短暫,影響手術進程,另一方面對肝臟產生“缺血-再灌注”損傷。因此,肝臟外科臨床醫學期待能夠定量化控制肝臟血流,進而達到在保證肝臟手術失血量最小的同時,實現對肝臟功能的最小影響。目前,超聲多普勒技術在監測血管內血液流速、流量方面已經非常成熟,并且廣泛應用于臨床心血管系統相關指標的檢測。同時,調節血管夾夾閉來阻斷動靜脈血流已經廣泛應用于各種動物實驗及臨床手術(涉及血管)中。因此,希望能夠結合現有技術提供一種定量化、精準化限制臟器血流的裝置,保障手術的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外科手術中能夠定量化、精準化限制臟器血流的血流定量限制裝置,其能夠在保證外科手術失血量最小的同時,實現對臟器功能的最小影響。(二)技術方案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血流定量限制裝置包括血流探測裝置、血流限制裝置和控制系統,所述血流探測裝置和血流限制裝置分別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所述血流限制裝置包括彈性環形囊10和充流體裝置9,所述彈性環形囊通過“Y”字型膠管與充流體裝置連接,所述彈性環形囊10帶有開口,且開口處設有扣合裝置,所述充流體裝置9內流體的流量由所述控制系統2控制。所述彈性環形囊10由醫用橡膠材料制作,且所述彈性環形囊10外圍部分的醫用橡膠材料的彈性系數大于所述彈性環形囊10內環部分的醫用橡膠材料的彈性系數。所述血流探測裝置為超聲多普勒探頭,所述超聲多普勒探頭包括探頭支座11、“V”字型臂3和一塊金屬反射板5,所述“V”字型臂3通過第一連桿12與所述探頭支座11連接,所述“V”字型臂3的“V”字型開口內側對稱設有兩個超聲發射接收面8,所述金屬反射板5與所述超聲發射接收面8的對稱軸垂直,且位于所述“V”字型臂3的“V”字型開口一偵牝固定于金屬反射板5的第二連桿6與探頭支座11連接。所述“V”字型臂3通過穿過所述探頭支座11的第一連桿12與調節電機4連接,所述“V”字型臂3可通過調節電機4帶動沿著第一連桿12的軸向移動,所述金屬反射板5到“V”字型臂3之間的距離,由所述控制系統2控制調節電機4進行調節。所述血流限制裝置位于所述超聲多普勒探頭的近心端,且距所述超聲多普勒探頭的距離為I厘米以上。所述控制系統2與人機界面I相連。優選的,所述血流定量限制裝置還包括計時及報警調節系統,所述計時及報警調節系統與控制系統2相連,通過在所述人機界面I上增加的計時及報警調節按鈕對所述超聲多普勒探頭和所述血流限制裝置進行操作。所述計時及報警調節按鈕包括倒計時秒表、報警燈、取消報警按鈕、預設流量設置框、預設時間設置框和預設警戒設置框。(三)有益效果本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的裝置,可通過定量化、精準化限制臟器的血流,在保證外科手術失血量最小的同時,實現對臟器功能的最小影響。由于手術存在個體差異,本技術能夠在人機界面上動態顯示手術過程中目標血流量的變化。手術醫師可通過術前預案,預設夾閉時間、預設夾閉程度及報警。在手術實際過程中,本技術自動給予手術醫師報警提示,保證手術安全進行。采用本技術可以發現外科手術過程中的最佳血流限制方案和血流限制比例,進而盡可能減少術中失血,盡可能延長臟器缺血耐受時間,達到最大限度保護臟器功能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血流定量限制裝置的原理圖;圖2是本技術超聲多普勒探頭的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不含活動連桿的超聲多普勒探頭的結構圖;圖4是本技術超聲多普勒探頭的左視圖;圖5是本技術活動連桿的結構圖;圖6是本技術血流定量限制裝置的控制系統結構圖;圖7是本技術人機界面的示意圖。圖中,1:人機界面;2:控制系統;3:“V”子型臂;4:調節電機;5:金屬反射板;6:第二連桿;7:血管;8:超聲發射接收面;9:充流體裝置;10:彈性環形囊;11:探頭支座;12:第一連桿;13:活動連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血流定量限制裝置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血流定量限制裝置包括血流探測裝置、血流限制裝置和控制系統2,所述血流探測裝置和血流限制裝置分別與所述控制系統2連接。所述血流限制裝置包括彈性環形囊10和充流體裝置9,所述彈性環形囊10通過“Y”字型膠管與充流體裝置9連接,所述彈性環形囊10帶有開口,且開口處設有扣合裝置,所述彈性環形囊10使用醫用橡膠材料制作,且所述彈性環形囊10外圍部分的醫用橡膠材料的彈性系數大于所述彈性環形囊10內環部分的醫用橡膠材料的彈性系數,所述充流體裝置9內流體流量由所述控制系統2控制。所述醫用橡膠材料優選為硅膠。所述流體為液體或氣體。所述彈性環形囊10開放時為“C”字形以容納血管7,閉合時為“O”字形對血管7進行全方位夾閉。因所述彈性環形囊10外圍部分的醫用橡膠材料的彈性系數大于所述彈性環形囊10內環部分的醫用橡膠材料的彈性系數,給所述彈性環形囊10內充滿液體或氣體時,所述彈性環形囊10向內膨脹,而減小彈性環形囊10內徑,進而達到夾閉血管7,限制血流的目的。如圖2至圖5所示,所述血流探測裝置為超聲多普勒探頭,所述超聲多普勒探頭包括探頭支座11、“V”字型臂3和一塊金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血流定量限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定量限制裝置包括血流探測裝置、血流限制裝置和控制系統(2),所述血流探測裝置和血流限制裝置分別與所述控制系統(2)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家鴻,陳力,姜凱,段偉東,陳永衛,夏紅天,羅英,何史林,邱素紅,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