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醫(yī)療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使用方便的標本灌注加壓器。
技術介紹
在對行灌注乳膠液時,因組織壓力較大,加之乳膠灌注液粘稠,進行標本灌注時推注較困難,推注力量不均勻,推注力量過大時易造成針頭與針管脫離,用常用的注射方法壓力不夠,很難將標本充盈充分,造成顯微解剖所用到的細微血管顯示不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可以做到對解剖標本均勻、高壓地進行灌注的解剖標本灌注加壓助推器。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解剖標本灌注加壓助推器設有一置放注射器的殼體,殼體呈圓弧狀,殼體的一端設有螺桿固定體,螺桿固定體內(nèi)設有螺紋,與螺桿固定體配合,螺桿固定體內(nèi)穿有螺桿,螺桿的一端設有旋轉手柄,螺桿的另一端設有推動板,殼體上設有注射器管卡槽,殼體的另一端設有梯形針頭卡槽。使用時,注射器置于殼體內(nèi),注射器管的尾翼設在注射器管卡槽內(nèi),注射器針頭置于梯形針頭卡槽內(nèi),可避免針頭脫落。轉動旋轉手柄,在螺桿的作用下,經(jīng)推動板推動注射器的針栓就可以對注射器內(nèi)的乳膠灌注液產(chǎn)生很大的壓力,既省力又可均勻緩慢地進行乳膠灌注。本技術突出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灌注時加壓均勻,可以充分灌注尸體標本細小血管,能夠滿足顯微解剖的要求。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注射器置于本技術中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仰視圖。圖中,1、殼體,2、螺桿固定體,3、螺紋,4、螺桿,5、旋轉手柄,6、推動板,7、注射器管卡槽,8、梯形針頭卡槽,9、注射器。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該解剖標本灌注加壓助推器設有一置放注射器9的殼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解剖標本灌注加壓助推器,其特征在于:該加壓助推器設有一置放注射器的殼體(1),殼體(1)呈圓弧狀,殼體(1)的一端設有螺桿固定體(2),螺桿固定體(2)內(nèi)設有螺紋(3),與螺桿固定體(2)配合螺桿固定體(2)內(nèi)穿有螺桿(4),螺桿(4)的一端設有旋轉手柄(5),螺桿(4)的另一端設有推動板(6),殼體(1)上設有注射器管卡槽(7),殼體(1)的另一端設有梯形針頭卡槽(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趙風林,趙太榮,趙鳴宇,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