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編碼方法包括:取得步驟(S101),取得圖像格式信息;決定步驟(S102),決定亮度信號的子采樣方法;保存步驟(S103),將子采樣方法保存在存儲器中;取得步驟(S104),從存儲器取得子采樣方法;第1子采樣步驟(S105),對周邊像素的亮度信號進行子采樣;計算步驟(S106),使用子采樣后的亮度信號和周邊像素的色差,計算線性模型的參數;第2子采樣步驟(S107),對編碼對象塊的亮度信號進行子采樣;以及計算步驟(S108),使用線性模型的參數和子采樣后的亮度信號,計算編碼對象塊的預測色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圖像編碼方法及圖像解碼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使用圖像的亮度通過線性模型對色差進行預測的圖像編碼方法。
技術介紹
作為涉及使用圖像的亮度通過線性模型對色差信號進行預測的圖像編碼方法的技術,有非專利文獻1及非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技術。現有技術文獻非專利文獻非專利文獻1:ISO/IEC14496-10“MPEG-4Part10AdvancedVideoCoding”非專利文獻2:ThomasWiegandetal,“OverviewoftheH.264/AVCVideoCodingStandard”,IEEETRANSACTIONSONCIRCUITSANDSYSTEMSFORVIDEOTECHNOLOGY,JULY2003,PP.560-576專利技術概要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即使是非專利文獻1及非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技術,有時也得不到充分的編碼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編碼效率的圖像編碼方法。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手段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形態的圖像編碼方法,使用圖像的亮度通過線性模型對色差進行預測,包括:從輸入圖像取得圖像格式信息的取得步驟;決定步驟,使用上述圖像格式信息,決定亮度信號的子采樣方法;保存步驟,將上述子采樣方法保存在存儲器中;從上述存儲器取得上述子采樣方法的取得步驟;第1子采樣步驟,通過上述子采樣方法對編碼對象塊的周邊像素的已編碼亮度信號進行子采樣;使用在上述第1子采樣步驟中子采樣后的已編碼亮度信號和上述周邊像素的已編碼色差,計算線性模型的參數的計算步驟;第2子采用步驟,通過上述子采樣方法對上述編碼對象塊的已編碼亮度信號進行子采樣;以及使用上述線性模型的參數和在上述第2子采樣步驟中子采樣后的已編碼亮度信號,計算上述編碼對象塊的預測色差的計算步驟。另外,它們的整體的或具體的形態既可以通過裝置、系統、集成電路、計算機程序或計算機可讀取的CD-ROM等非暫時性的記錄介質來實現,也可以通過裝置、系統、集成電路、計算機程序以及記錄介質的任意的組合來實現。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能夠對各種類別的編碼對象圖像提高編碼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圖像編碼裝置的結構的一例的框圖。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色差信號幀內預測的一例的框圖。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色差信號幀內預測的一例的流程圖。圖4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色差格式的一例的表。圖5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圖像的記錄方式的一例的表。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子采樣方法表的一例的矩陣圖。圖7A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數的比率的示意圖。圖7B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位置的示意圖。圖7C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位置的示意圖。圖8A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數的比率的示意圖。圖8B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位置的示意圖。圖9A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數的比率的示意圖。圖9B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位置的示意圖。圖10A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數的比率的示意圖。圖10B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位置的示意圖。圖11A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數的比率的示意圖。圖11B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位置的示意圖。圖11C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的樣本位置的示意圖。圖12是表示實施方式2的圖像解碼裝置的結構的一例的框圖。圖13是表示實施方式2的色差信號幀內預測的一例的框圖。圖14是表示實施方式2的色差信號幀內預測的一例的流程圖。圖15是實現內容分發服務的內容供給系統的整體結構圖。圖16是數字廣播用系統的整體結構圖。圖17是表示電視機的結構例的模塊圖。圖18是表示對作為光盤的記錄介質進行信息的讀寫的信息再現/記錄部的結構例的模塊圖。圖19是表示作為光盤的記錄介質的構造例的圖。圖20A是表示便攜電話的一例的圖。圖20B是表示便攜電話的結構例的模塊圖。圖21是表示復用數據的結構的圖。圖22是示意地表示各流在復用數據中怎樣被復用的圖。圖23是更詳細地表示在PES包序列中視頻流怎樣被保存的圖。圖24是表示復用數據中的TS包和源包的構造的圖。圖25是表示PMT的數據結構的圖。圖26是表示復用數據信息的內部結構的圖。圖27是表示流屬性信息的內部結構的圖。圖28是表示識別影像數據的步驟的圖。圖29是表示實現各實施方式的動態圖像編碼方法及動態圖像解碼方法的集成電路的結構例的模塊圖。圖30是表示切換驅動頻率的結構的圖。圖31是表示識別影像數據、切換驅動頻率的步驟的圖。圖32是表示將影像數據的標準與驅動頻率建立了對應的查找表的一例的圖。圖33A是表示將信號處理部的模塊共用的結構的一例的圖。圖33B是表示將信號處理部的模塊共用的結構的另一例的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基礎知識)近年來,經由網絡的視頻會議、數字視頻廣播以及包括影像內容的流動的例如視頻點播的服務用的應用的數量增加,這些應用依賴于影像信息的發送。在發送或記錄影像數據時,相當量的數據通過有限帶寬的以往的傳送路徑而被發送,或者存儲在有限的數據容量的以往的存儲介質中。為了在以往的傳送信道以及存儲介質中發送及存儲影像信息,將數字數據的量進行壓縮或削減是必須的。因此,為了壓縮影像數據,開發了多個影像編碼標準。這樣的影像編碼標準例如是由H.26x表示的ITU-T(國際電氣通信聯合電氣通信標準化部門)標準、以及由MPEG-x表示的ISO/IEC標準。最新且最先進的影像編碼標準是當前由H.264/AVC或MPEG-4AVC表示的標準(參照非專利文獻1及非專利文獻2)。H.264/AVC標準中,如圖1及圖12所示,若大致劃分則由預測、變換、量化以及熵編碼這樣的處理構成。其中預測還分為幀間預測和幀內預測。幀內預測為:根據處理對象宏塊的上鄰或左鄰等的宏塊的相鄰像素,通過插補而生成預測像素,對與該預測像素的差分進行編碼。H.264/AVC的幀內預測中,進行像素級的預測,而不是DCT系數的預測,并且還利用縱向、橫向以及傾斜方向的像素預測模式。但是,上述以往的技術中,由于利用上方或左方等的相鄰的宏塊,因此難以高精度地預測邊緣的形狀以及強度,得不到充分的編碼效率。因此,能夠改善編碼效率的圖像編碼方法及圖像解碼方法是有益的。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一形態的圖像編碼方法,使用圖像的亮度通過線性模型對色差進行預測,包括:從輸入圖像取得圖像格式信息的取得步驟;決定步驟,使用上述圖像格式信息決定亮度信號的子采樣方法;保存步驟,將上述子采樣方法保存在存儲器中;從上述存儲器取得上述子采樣方法的取得步驟;第1子采樣步驟,通過上述子采樣方法對編碼對象塊的周邊像素的已編碼亮度信號進行子采樣;使用在上述第1子采樣步驟中子采樣后的已編碼亮度信號和上述周邊像素的已編碼色差,計算線性模型的參數的計算步驟;第2子采用步驟,通過上述子采樣方法對上述編碼對象塊的已編碼亮度信號進行子采樣;以及使用上述線性模型的參數和在上述第2子采樣步驟中子采樣后的已編碼亮度信號,計算上述編碼對象塊的預測色差的計算步驟。例如,也可以在上述決定步驟中,參照將上述圖像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1.06.03 US 61/492,8811.一種圖像編碼方法,使用圖像的亮度,通過線性模型對色差進行預測,包括:從輸入圖像取得圖像格式信息的第1取得步驟;決定步驟,使用上述圖像格式信息,決定亮度信號的子采樣方法;保存步驟,將上述子采樣方法保存在存儲器中;從上述存儲器取得上述子采樣方法的第2取得步驟;第1子采樣步驟,通過上述子采樣方法,對編碼對象塊的周邊像素的已編碼亮度信號進行子采樣;第1計算步驟,使用在上述第1子采樣步驟中子采樣后的已編碼亮度信號、以及上述周邊像素的已編碼色差,計算第1參數和第2參數;第2子采樣步驟,通過上述子采樣方法,對上述編碼對象塊的已編碼亮度信號進行子采樣;以及第2計算步驟,將上述第2子采樣步驟中子采樣后的已編碼亮度信號與上述第1參數相乘后與上述第2參數進行相加,從而計算上述編碼對象塊的預測色差,在上述輸入圖像的所有的塊的處理結束之前,反復進行上述第2取得步驟、上述第1子采樣步驟、上述第1計算步驟、上述第2子采樣步驟、以及上述第2計算步驟。2.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圖像編碼方法,在上述決定步驟中,參照將上述圖像格式信息與上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明亮,林宗順,蘇孟德乃,李錦,孫海威,西孝啟,笹井壽郎,柴原陽司,谷川京子,杉尾敏康,松延徹,
申請(專利權)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