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片式氧傳感器中密封件制作方法及其密封件。所述方法包括:將下列質量份的各物質:50份氮化硼粉、30~45份溶劑、0.5~1.5份分散劑、710份樹脂、3~5份增塑劑和3~5份潤滑劑混合調制,制得漿料,用該漿料在流延機上流延制得膜片,根據設定的結構尺寸再對膜片進行沖壓,形成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置于片式氧傳感器內腔,其中心設有用于穿接氧傳感器芯片的孔,并具有與對應氧傳感器內腔橫截面相同的幾何形邊廓。優點是制作設備簡單且生產效率高,工藝穩定;制得的密封件可通過沖壓成形,尺寸精度較高,密封性能好,使得尾氣能被有效地攔截,不容易進入芯片的電極處,使電極受到較好保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氧傳感器,尤其涉及一種片式氧傳感器中密封件的制作方法及其密封件。
技術介紹
汽車氧傳感器作為汽車發動機電噴系統的重要組件,在現代汽車工業中被廣泛應用。在片式氧傳感器的裝配中為了使氧傳感器工作時隔絕汽車尾氣與參比空氣,通常需要在傳感器腔體內填充密封氮化硼BN以達到密封的效果,氮化硼材料具有高導熱、高硬度和良好的絕緣性及的高溫化學惰性,使之成為密封材料的理想選擇。但是目前氮化硼的成型比較困難,通常采用加熱加壓形成基材后再對其進行機械切削形成所需尺寸結構的密封件。因氧傳感器所用的密封件尺寸較小,不易機械加工,目前還出現了一種一次性干壓成型的方法來制作,即將干粉坯料填入模具型腔并施加壓力使其成為致密坯體。然而干壓成型工藝存在如下難以解決的缺點:對模具質量要求高,模具制作成本高,坯體強度低,不易裝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案專利技術針對上述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能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的一種片式氧傳感器中的密封件的制作方法,具體技術方案如下:所述密封件制作方法,包括下列質量份的各物質:50份氮化硼粉、30 45份溶劑、0.5 1.5份分散劑、710份樹脂、3 5份增塑劑和3 5份潤滑劑,經混合調制制得漿料,用該漿料在流延機上流延制得膜片,根據設定的結構尺寸再對膜片進行沖壓,形成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制作方法的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的氮化硼粉的粒度不大于lum。所述密封件制作方法的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溶劑為化合物乙醇、二甲苯、甲苯和丁酮中的兩種或三種等質量份混合的混合物。所述密封件制作方法的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分散劑為三乙醇胺或三油酸甘油酯。所述密封件制作方法的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增塑劑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或為鄰苯二甲酸丁芐酯。所述密封件制作方法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樹脂為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或聚乙烯醇樹脂。所述密封件制作方法的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潤滑劑為聚乙二醇。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密封件,置于片式氧傳感器內腔,其中心設有用于穿接氧傳感器芯片的孔,并具有與對應氧傳感器內腔橫截面相同的幾何形邊廓;所述橫截面是氧傳感器在寬度或厚度方向上的截面。所述密封件的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幾何形邊廓為圓形,所述孔為矩形孔。本專利技術方法將氮化硼材料制得相關漿料,通過流延機流延得到所要求膜厚的膜片,然后對數片疊合的膜片進行沖壓,形成所需的密封件,本專利技術方法制作密封件所需的設備簡單且生產效率高、工藝穩定、坯體性能均一;而制得的密封件具有一定韌性,可通過沖壓成形,尺寸精度較高,保證了密封件與傳感器內腔中對應接觸面之間的密封,密封性能好,使得尾氣能被有效地攔截,不容易進入芯片的電極處,而使電極免受尾氣的侵害,得到較好的保護。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方法一實施例制得的密封件。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密封件用于對應片式氧傳感器中的情形。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實施例按下列質量份比例進行配置:50份粒度不大于Ium的氮化硼粉,30份溶劑,0.5份三乙醇胺分散劑,7份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3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劑增塑劑和3份聚乙二醇潤滑劑;其中所述溶劑由15質量份甲苯和15質量二甲苯混合而成,或由15質量份乙醇和15質量二甲苯,或10質量份乙醇、10質量份丁酮和10質量份二甲苯混合而成。上述各物質經混合調制后制成漿料,用該漿料在流延機上流延形成Imm厚的膜片,再用設定結構尺寸的沖壓模具,在沖壓機上用對應的模具對疊壓成一定厚度的膜片進行沖壓,形成如圖1所示的中心設有矩形孔Ia并呈圓形外廓的密封件I。實施例2本實施例按下列質量份比例進行配置:50份粒度不大于Ium的氮化硼粉、42份溶劑,1.0份三油酸甘油酯分散劑,8份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4份鄰苯二甲酸丁芐酯增塑劑和4份聚乙二醇潤滑劑;其中所述溶劑由21質量份二甲苯和21質量丁酮混合而成,或由21質量份乙醇和21質量4甲苯,或13質量份乙醇、13質量份甲苯和13質量份二甲苯混合而成。上述各物質經混合調制后制成漿料,用該漿料在流延機上流延形成2mm厚的膜片,再用設定結構尺寸的沖壓模具,在沖壓機上用對應的模具對疊壓成一定厚度的膜片進行沖壓,形成如圖1所示的中心設有矩形孔Ia并呈圓形外廓的密封件I。實施例3本實施例按下列質量份比例進行配置:50份粒度不大于Ium的氮化硼粉,45份溶劑,1.5份三乙醇胺分散劑,10份聚乙烯醇樹脂,5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劑和5份聚乙二醇潤滑劑;其中所述溶劑由22.5質量份乙醇和22.5質量丁酮混合而成,或由22.5質量份甲苯和22.5質量4 丁酮,或15質量份丁酮、15質量份甲苯和15質量份二甲苯,或15質量份乙醇、15質量份丁酮和15質量份甲苯混合而成。上述各物質經混合調制后制成漿料,用該漿料在流延機上流延形成2.5mm厚的膜片,再用設定結構尺寸的沖壓模具,在沖壓機上用對應的模具對疊壓成一定厚度的膜片進行沖壓,形成如圖1所示的中心設有矩形孔Ia并呈圓形外廓的密封件I。將上述實施例制得的密封件置于如圖2所示的片式氧傳感器的兩絕緣套管11之間,其中的矩形孔Ia穿套在芯片3上,由于密封件I材料具有一定韌性,可通過沖壓成形,尺寸精度較高,保證了密封件I與傳感器基座內腔及芯片之間的密封,使得進氣腔所進的尾氣能被有效地攔截在進氣腔內2,不容易進入芯片的電極9處,而使電極免受尾氣的侵害,得到較好的保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片式氧傳感器中密封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質量份的各物質:50份氮化硼粉、30~45份溶劑、0.5~1.5份分散劑、710份樹脂、3~5份增塑劑和3~5份潤滑劑經混合調制制得漿料,用該漿料在流延機上流延制得膜片,并根據設定的結構尺寸再對疊合的數片膜片進行沖壓,形成所述密封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片式氧傳感器中密封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質量份的各物質:50份氮化硼粉、30 45份溶劑、0.5 1.5份分散劑、710份樹脂、3 5份增塑劑和3 5份潤滑劑經混合調制制得漿料,用該漿料在流延機上流延制得膜片,并根據設定的結構尺寸再對疊合的數片膜片進行沖壓,形成所述密封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片式氧傳感器中密封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化硼粉的粒度不大于lu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片式氧傳感器中密封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為化合物乙醇、二甲苯、甲苯和丁酮中的兩種或三種等質量份混合的混合物。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片式氧傳感器中密封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為三乙醇胺或三油酸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光遠,劉虎,朱銀濤,邱電榮,
申請(專利權)人:鎮江泛沃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