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一種搭配工具機使用的切削液噴嘴,其主要包含有:一噴嘴本體,其中央貫設有一軸孔,該軸孔一端與工具機的供油管路相連通;一噴嘴轉向組,其設于該軸孔前端的開口處,俾以調整該噴嘴出液方向;一逆止組,可提供該噴嘴一預設壓力,從而于該供油管路關閉時,立即擋止該噴嘴出液管路,避免管路殘余液體滴落,并可保持供油管路維持充滿切削液的狀態,以配合出液馬達立即產生出液動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與切削液的噴嘴結構有關,更詳而言之,特指一種具有預壓及單向逆止功能的工具機切削液噴嘴結構。
技術介紹
一般傳統的工具機切削液出水孔,多半于出水孔處設有一可撓性軟管或是一種可調整方向的噴嘴,通過供液管路的馬達或泵針對切削液進行加壓的動作,以使得切削液可自可撓性軟管或噴嘴處噴出,且通過該扳轉該可撓性軟管的形狀或調整噴嘴的出液方向,可針對加工的不同需求,將切削液噴往不同的加工處;然而,由于慣用技術中并無任何預壓或擋止漏液的結構,一但馬達或泵停止出液壓力后,管路中所殘余的液體會自出水孔處持續滴落,直到管路殘余液體排盡,并無法立即停止出液動作;再者,當馬達或泵再次運作以產生出液動作時,還需得等待管路重新充滿切削液后,出水孔才會噴出切削液,因此,慣用的切削液出水孔具有無法立即停止或產生出液動作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一般慣用技術中的工具機切削液出水孔,多半僅為一可撓性軟管或是一種可調整方向的噴嘴,并無任何預壓或擋止漏液的結構,一但馬達停止出液壓力后,管路中所殘余的液體會自出水孔處滴落,無法立即停止出液,再者,當馬達再次運作以產生出液動作時,還需得等待管路重新充滿切削液后,出水孔才會噴出切削液,因此,慣用的切削液出水孔具有無法立即停止或產生出液動作的缺點。專利技術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本專利技術一種搭配工具機使用的切削液噴嘴,其主要包含有一噴嘴本體,其中央貫穿有一軸孔,該軸孔一端與工具機的供油管路相連通;一噴嘴轉向組,其設于該軸孔前端的開口處,以調整該噴嘴出液方向;一逆止組,其設于該軸孔內,以提供該噴嘴一預設壓力,以控制該噴嘴出液管路的連通或關閉。本專利技術對照先前技術的功效 本專利技術通過該軸孔內的逆止組提供該噴嘴一預設壓力,當該供油管路的出液馬達關閉時,會造成供油管路的壓力來源消失,并導致供油管路壓力小于噴嘴預設壓力,該逆止組可立即擋止該噴嘴出液管路,確實避免管路內的殘余液體滴落;再者,該逆止組的預設壓力并可保持工具機的供油管路維持充滿切削液的狀態,以配合出液馬達再次動作時,該噴嘴可立即產生出液動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方向剖面示意圖。圖4A為本專利技術逆止組的剖面動作示意圖(一)。圖4B為本專利技術逆止組的剖面動作示意圖(二)。圖4C為本專利技術逆止組的剖面動作示意圖(三)。圖5A為本專利技術安裝于工具機的動作示意圖。圖5B為圖4A的部份放大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安裝于工具機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3圖面所示,本專利技術一種搭配工具機使用的切削液噴嘴,其主要包含有一噴嘴本體10,該噴嘴本體10概成一圓柱狀體,其中央貫穿有一軸孔11,該軸孔11前端設有一容置室12,并于該軸孔11后端設有一入液孔13,其與工具機的供油管路40相連通;其中,該軸孔11的側壁上沿著軸孔11軸向方向凹設有至少一通槽14,且該噴嘴本體10的外緣處套設有一密封環15;一噴嘴轉向組20,其于該容置室12內設有一轉向座21,該轉向座21內并凹設有一圓弧狀的轉向槽22其中,該轉向槽22內套設有一噴嘴23,使得該噴嘴23可于該轉向槽22內活動轉動,且該噴嘴23中央穿設有一出液孔24,使得該噴嘴轉向組20可活動調整該噴嘴23的出液方向;一逆止組30,其于該軸孔11內設有一活塞31,該活塞31的尺寸與形狀約略與該軸孔11相等,并于該活塞31的外緣處套設有一活塞環32,使得該軸孔11與活塞31相互密合,且該活塞31的一端凹設有一固定孔33,以供于該活塞31與噴嘴轉向組20間套設一彈簧34,從而使得該活塞31常態推抵于該入液孔13處;其中,該活塞31于該固定孔33一端的側壁上凹設有至少一弧孔35; 明了上述結構后,以下針對本專利技術的動作原理作一詳細說明如圖4A所示,由于該彈簧34的彈性推抵動作,可使得該活塞31常態推抵于該入液孔13處,使得該逆止組30產生一預設壓力將入液孔13擋止封閉;且通過該彈簧34的選擇,可使得該逆止組30具有不同大小的預設壓力;而當供油管路40開始產生出液動作時,切削液受到馬達或泵的輸送動作會逐漸產生一壓力,該活塞31會受到切削液往噴嘴轉向組20方向推擠,當切削液的壓力大于彈簧34的彈力,亦即為逆止組30的預設壓力時,該活塞31即自該入液孔13被推離,而切削液可自該入液孔13經由該軸孔11的通槽14處繞過該活塞31,并流至該噴嘴23的出液孔24,并依該噴嘴23的出液方向噴出(如圖4B所示);再者,若供油管路40的壓力較大時,該活塞31會受到切削液推擠,并頂抵于該噴嘴轉向組20處,此時切削液仍可自該入液孔13經由該軸孔11的通槽14流入,并自該活塞31的弧孔35流至該噴嘴23的出液孔24,并依該噴嘴23的出液方向噴出(如圖4C所示),以確保該活塞31不會因為供油管路40壓力過大,而發生堵塞的狀況;同理,當供油管路40一停止出液動作時,供油管路40內的切削液失去壓力來源,該彈簧34可立即推動該活塞31使其推抵于該入液孔13處,以立即擋止封閉該出液管路,并使得供油管路40內的切削液保留于管路內,保持工具機的供油管路40維持于充滿切削液的狀態;本專利技術通過該軸孔11內的逆止組30提供該本專利技術一預設壓力,當該工具機供油管路40的出液馬達或泵關閉時,會造成供油管路40的壓力來源消失,并導致供油管路40壓力小于逆止組30預設壓力,該逆止組30可立即擋止并封閉出液管路,確實避免供油管路40內的殘余液體滴落的問題;再者,該逆止組30的預設壓力并可保持工具機的供油管路40維持于充滿切削液的狀態,以配合出液馬達或泵再次動作時,可立即產生出液動作;再請參閱圖5A及圖5B所示,其于該工具機的供油管路40開口端處設有一C形環槽41,當該噴嘴本體10嵌入該供油管路40開口端處時,該密封環15可密合于該供油管路40壁面,并以一C形環42嵌設于C形環槽41內,以固定卡固于該噴嘴本體10的前端處;其中,該工具機上可同時設有多組供油管路40,每一供油管路40開口端處可對應設有一組切削液噴嘴,且通過該噴嘴轉向組20的設置,該噴嘴23可于該轉向槽22內活動轉動,以依照加工過程所需,活動調整每一噴嘴23對準不同的出液方向;再者,請參閱圖6及圖7所示,其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實施例,其于該噴嘴本體10’的外緣處更設有一螺紋段16’,并于該工具機的供油管路開口端40處對應設有固定螺紋43,且該噴嘴本體10’的前端處并設有至少一工具槽17’,供使用者可以工具插入該工具槽17’內,以便于帶動該噴嘴本體10’,將其自該工具機的供油管路40開口端處螺鎖固定或卸下;雖然本專利技術是以數個最佳實施例做說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與范疇下做各種不同形式的改變。以上所舉實施僅用以說明本案而已,非用以限制本案的范圍。舉凡不違本案精神所從事的種種修改或變化,俱屬本案申請專利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搭配工具機使用的切削液噴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噴嘴本體,其中央貫穿有一軸孔,該軸孔一端與工具機的供油管路相連通;一噴嘴轉向組,其設于該軸孔前端的開口處,用于調整該噴嘴出液方向;一逆止組,其設于該軸孔內,用于提供該噴嘴一預設壓力,以控制該噴嘴出液管路的連通或關閉。2.依據權利要求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搭配工具機使用的切削液噴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噴嘴本體,其中央貫穿有一軸孔,該軸孔一端與工具機的供油管路相連通;一噴嘴轉向組,其設于該軸孔前端的開口處,用于調整該噴嘴出液方向;一逆止組,其設于該軸孔內,用于提供 該噴嘴一預設壓力,以控制該噴嘴出液管路的連通或關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原禾,
申請(專利權)人:銓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