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包括噴墨系統和吹風系統,所述噴墨系統和吹風系統均安裝在熱模鍛壓力機的上模座上;其中,所述噴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上、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噴墨,所述吹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吹風。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能夠縮短生產節拍、提高生產效率;具體表現為吹風清潔效果好,噴涂均勻分散,噴涂速度快,并且運行穩定、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熱模鍛壓力機,尤其涉及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
技術介紹
熱模鍛壓力機是現代鍛造生產不可缺少的高精鍛設備,用于進行金屬的模鍛和精整鍛件,鍛造出的鍛件精度高,材料的利用率高,生產率高,易于實現自動化。現有的熱模鍛壓力機主要由上、下模座和安裝在上下模座上的模具構成,上、下模座通過導向柱相連,上模座通過沿導向柱上下移動,實現鍛壓和開模;通常,導向柱位于于模具與上、下模座的后側之間,以便于操作工人進行鍛件的移動和取出等。但是現有的熱模鍛壓力機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1、在鍛壓過程中,鍛件與模具之間會產生摩擦,而摩擦會改變曲軸坯件體內應力狀態,增大變形抗力從而增大能量消耗;還會引起不均勻變形,產生附加應力和殘余應力使鍛件塑性降低甚至造成破壞,或是使成品尺寸和形狀發生變化,縮短產品壽命;同時摩擦使模具接觸面直接磨損、其產生的熱使模具材料軟化,摩擦還會降低模具壽命,造成設備損壞; 2、在預鍛工序,隨著材料的變形,表面幾乎無塑性的氧化殼就隨之破碎成為氧化皮碎片;這層氧化皮有的粘附在鍛件坯料表面,會影響到下一道工序——終鍛的成形質量,給下一道工序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會影響鍛件最終的表面精度和模具使用壽命;有的會粘附在模膛表面,占據金屬材料充填位置,影響下一坯件的成形尺寸,從而影響到鍛件成形精度,最終造成材料利用率下降。為了減小鍛件與模具之間產生的摩擦,主要是在模具內涂覆石墨,目前的石墨涂覆主要靠工作人員手工進行噴涂,但采用手工噴涂不僅耗時較長,而且噴墨量不均勻,常常會造成潤滑效果不夠好,具體表現為鍛件取模困難甚至粘模的現象;當發生粘模時,必須停止鍛造,用工具撬件才能把鍛件從摸膛中取出,這就給操作工人增大了勞動強度,也影響了鍛件的表面質量;不僅工具容易損壞,也常常會造成鍛件報廢。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能夠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吹風清潔效果好,噴涂均勻,并且提聞鍛件的質量。本專利技術中,將熱模鍛壓力機正對操作人員的一面視為熱模鍛壓力機的前面,背對操作人員的一面視為熱模鍛壓力機的后面。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嗔墨系統和吹風系統,所述嗔墨系統和吹風系統均安裝在熱模鍛壓力機的上模座上;其中,所述噴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上、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噴墨,所述吹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吹風。將吹風系統和噴墨系統相結合,并利用PLC控制技術對吹風系統和噴墨系統進行控制;通過吹風系統將安裝在上、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內的氧化皮進行清除,避免氧化皮占據模膛的空間,從而提高鍛件的表面精度;采用噴墨系統對模具的模膛進行自動噴墨,從而能夠提聞噴墨的效率,并且提聞噴墨的均勻性,從而避免發生粘|旲現象,提聞鍛件的質量,并且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將噴墨系統和吹風系統安裝于上模座上,能夠節省空間,并且不會妨礙工作人員對熱模鍛壓力機的操作。進一步地,所述吹風系統包括兩輸氣管,兩輸氣管安裝于上模座的下表面,并位于上模座上的模具兩側,所述輸氣管具有一噴氣段,該噴氣段沿上模座的前后方向設置,在噴氣段上向下設有數根噴氣管,所述噴氣管的上端與輸氣管的噴氣段相連通,其下端向下模座上的模具方向彎折;在噴氣管的下端還安裝有噴氣嘴。通過噴氣管對模具的模膛進行吹風,效果好,并且更加容易將氧化皮清除,而且效率更高;從而進一步保證鍛件的成型精度,提聞鍛件質量。進一步地,所述噴墨系統包括兩無桿氣缸和噴墨管,兩無桿氣缸安裝與上模座的下表面,并位于兩輸氣管的噴氣段的外側,所述無桿氣缸包括缸體和一能沿缸體長度方向滑動的滑塊,所述缸體沿上模座的前后方向設置;兩噴墨管分別與兩無桿氣缸的滑塊固定連接,噴墨管的一端與與石墨輸送管相連,另一端延伸至上模座上的模具的下方;在噴墨管位于模具下方的一端安裝有兩噴墨嘴,兩噴墨嘴分別朝向上、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所述噴墨管先向下延伸至噴氣嘴下方,然后再向上模座上的模具方向延伸。模具兩側的分別延伸至模具的預鍛模膛和終鍛模膛中部。當吹風系統清潔結束后,噴墨系統開始工作;通過噴墨系統進行噴墨,能夠實現石墨的均勻噴涂,并且噴涂速度快,能有效防止粘模的發生,并且能夠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進一步地,所述無桿氣缸的缸體的長度大于模具的前后兩側之間的長度;其靠近上模座后側的一端位于導向柱與上模座上的模具的后側之間。噴墨完成后,將噴墨管移動至上模座上的模具的后側與導向柱之間,使噴墨管不會妨礙熱模鍛壓力機的正常運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能夠縮短生產節拍、提高生產效率;具體表現為吹風清潔效果好,噴涂均勻分散,噴涂速度快,并且運行穩定、可靠;同時,將該系統與熱模鍛壓力機結合為一體,從而大大減少了占地面積,更有力于工廠的安裝和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仰視 圖2為熱模鍛壓力機的上模座回程狀態時的示意 圖3為圖2的側視圖。圖中:1 一上模座,21—輸氣管,22—噴氣段,23—噴氣嘴,31—缸體,32—滑塊,33—噴墨管,34—石墨輸送管,35—噴墨嘴,4一導向柱,5—下模座。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參見圖1、圖2以及圖3,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包括噴墨系統和吹風系統,所述嗔墨系統和吹風系統均安裝在熱|旲鍛壓力機的上1旲座I上;其中,所述噴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上、下模座5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噴墨,所述吹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下模座5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吹風。整個噴墨吹風系統利用PLC控制技術對吹風系統和噴墨系統進行控制;從而實現吹風以及噴墨的自動化。所述吹風系統包括兩輸氣管21,兩輸氣管21安裝于上模座I的下表面,并位于上模座I上的模具兩側。所述輸氣管21具有一噴氣段22,該噴氣段22沿上模座I的前后方向設置,在噴氣段22上向下設有數根噴氣管,所述噴氣管的上端與輸氣管21的噴氣段22相連通,其下端向下模座5上的模具方向彎折;在噴氣管的下端還安裝有噴氣嘴23,所述噴氣嘴23向下模具的模膛方向傾斜。該吹風系統在移動鍛件的過程中,能夠對鍛件的表面進行吹風;鍛件取出后又能夠對模膛進行吹風;這樣能夠更好地對模具的模膛和鍛件的表面進行清潔,從而實現對模膛及鍛件表面的氧化皮進行清除,進而提高鍛件的質量和表面精度。為了使吹風效果更好,相鄰兩噴氣管的下端的噴氣嘴23的傾斜角度各不相同,從而實現多角度對下模座5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吹風。具體實施時,還可在上模座I的前側面上增設兩噴氣嘴23,兩噴氣嘴23分別通過管道與兩輸氣管21相連,通過該噴氣嘴23對下模座5上的模具的模膛從前側往后側吹風,從而能夠更好的將模具的模膛吹掃干凈。所述噴墨系統包括兩無桿氣缸和噴墨管33,兩無桿氣缸安裝與上模座I的下表面,并位于兩輸氣管21的噴氣段22的外側,所述無桿氣缸包括缸體31和一能沿缸體31長度方向滑動的滑塊32,所述缸體31沿上模座I的前后方向設置;兩噴墨管33分別與兩無桿氣缸的滑塊32固定連接,噴墨管33的一端與與石墨輸送管34相連,另一端延伸至上模座I上的模具的下方。在噴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噴墨系統和吹風系統,所述噴墨系統和吹風系統均安裝在熱模鍛壓力機的上模座上;其中,所述噴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上、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噴墨,所述吹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吹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噴墨系統和吹風系統,所述噴墨系統和吹風系統均安裝在熱模鍛壓力機的上模座上;其中,所述噴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上、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噴墨,所述吹風系統用于同時對熱模鍛壓力機的下模座上的模具的模膛進行吹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風系統包括兩輸氣管,兩輸氣管安裝于上模座的下表面,并位于上模座上的模具兩側,所述輸氣管具有一噴氣段,該噴氣段沿上模座的前后方向設置,在噴氣段上向下設有數根噴氣管,所述噴氣管的上端與輸氣管的噴氣段相連通,其下端向下模座上的模具方向彎折。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噴氣管的下端還安裝有噴氣嘴。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噴墨吹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墨系統包括兩無桿氣缸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杰,王珣,賈智,沈力,胡永毅,邵長偉,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大學,重慶大江杰信鍛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