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昆蟲引誘劑制備
,具體涉及一類綠盲蝽及中黑盲蝽引誘劑及其應用。
技術介紹
綠盲疇(Apolyguslucorum Meyer-Diir)與中黑盲疇(Adelphocoris sutural isJakovlev)是嚴重危害我國農作物的兩類重要盲椿象。它們寄主范圍廣泛,寄主植物包括棉花、豆類、苜蓿、蒿類、花卉、藥用植物、十字花科蔬菜等。綠盲蝽與中黑盲蝽的成蟲和若蟲均危害作物,且其為害性及擴散力極強。近年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轉基因Bt棉花大面積種植后,由于農藥噴灑次數和用量都明顯減少,間接導致綠盲蝽與中黑盲蝽獲得生存空間,種群發生數量劇增。而且,隨著綠盲蝽與中黑盲蝽繼續向其他寄主遷移,也威脅到了葡萄、蘋果樹、桃樹和梨樹的生長,成為多種作物的新蟲害。目前農業生產中除運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外,化學防治一直是控制綠盲蝽與中黑盲蝽的重要手段。然而傳統農藥的長期使用必然導致綠盲蝽與中黑盲蝽產生抗藥性,迫使農民不斷增加用藥量來防治害蟲,嚴重威脅農產品及生態環境安全。植物揮發物在昆蟲寄主選擇、取食及產卵等行為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植物揮發物設計化合物用于干擾綠盲蝽與中黑盲蝽的行為,可以達到有效防治綠盲蝽與中黑盲蝽的目的。紫羅蘭酮與苯甲醛作為植物揮發物已經被國內外眾多學者廣泛關注,為開發具有良好環境相容性的綠盲蝽與中黑盲蝽控制劑,本專利技術以β_紫羅蘭酮與苯甲醛為先導化合物,通過活性亞結構拼接,設計合成一類1-取代苯基-5- ( β -紫羅酮環)-1,4- 二烯-3-酮化合物作為綠盲蝽與中黑盲蝽引誘劑,提供了綠盲蝽與中黑盲蝽引誘劑的制備方法與 ...
【技術保護點】
一類綠盲蝽與中黑盲蝽的引誘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誘劑為1?取代苯基?5?(β?紫羅酮環)?1,4?二烯3?酮化合物,其結構式為式(Ⅰ),?(Ⅰ)其中,?R為4?H,4?F,4?Cl,?4?Br,4?CH3,4?CH2CH3,?4?OCH3,4?OCH2CH3,4?NO2,3??CH3,?2??O?CH3,?3,?4?(CH3)2或?3,4??Cl2。FDA0000273478581.jp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玉鳳,吳孔明,張永軍,陸宴輝,余昊,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