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管道連接機構,其包括有:連接子頭,具有相互連通的固持腔和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一端;連接母頭,具有相互連通的壓緊腔和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二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另一端;以及M型密封圈,安裝于一根管道上焊接的連接子頭的固持腔內,并且所述M型密封圈連同所述固持腔安裝于另一根管道上焊接的連接母頭的壓緊腔內。本發明專利技術在應用中,當管道受地基下沉等外力因素影響發生彎曲變形時,彎曲一側的密封圈因受到更大的壓緊力進一步壓縮變形,而另一側由于螺栓的拉緊作用,子頭和母頭壓緊密封圈的壓力保持不變,由于密封圈的彈性變形和壓力響應不會造成變形后管道的泄漏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壓力管道連接機構,該機構通過與管道直管段焊接為一體的連接子頭、母頭,及密封橡膠墊將兩段管道密封連接。
技術介紹
在日常生產或生活中,氣體或液體的輸送通常通過管道來實現,管道的連接技術對管道的鋪設施工過程或輸送管道的密封效果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現有的管道連接方式不外乎有法蘭連接,承插式連接和快速接頭連接等幾種形式,但這些連接方式都各有其一定的缺陷。譬喻,常見的法蘭連接安裝麻煩,用螺栓、墊子等配件較多,在螺栓緊固不對稱時容易出現滲漏現象,由于螺栓數量多,緊固螺栓的工作量大,安裝成本高,當用于地下輸送管道時,因管道要覆土填充往往不附設硬性支撐,在地基沉降時容易造成連接件的破壞而失效。承插式連接為管道安裝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飲用水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鑄鐵管輸水由于鑄造行業污染嚴重、鑄鐵管本身輸送效率低、鑄鐵管的內襯水泥層容易脫落而對水質造成二次污染,以滿足不了人們對水質的要求。快速接頭在管道安裝過程中方便實用,安全可靠,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尤其在煤礦井下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但是用于大口徑管道安裝的快速接頭造價昂貴,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口徑管的推廣應用受到了很大制約。有鑒于此,為解決上述技術中的不足,本專利技術人基于相關領域的研發,并經過不斷測試及改良,進而有本專利技術的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當管道受地基下沉等外力因素影響發生彎曲變形時,彎曲一側的密封圈因受到更大的壓緊力進一步壓縮變形,而另一側由于螺栓的拉緊作用,子頭和母頭壓緊密封圈的壓力保持不變,由于密封圈的彈性變形和壓力響應不會造成變形后管道的泄漏現象。為達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管道連接機構,其包括有:連接子頭,具有相互連通的固持腔和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一端;連接母頭,具有相互連通的壓緊腔和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二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另一端;以及M型密封圈,安裝于一根管道上焊接的連接子頭的固持腔內,并且所述M型密封圈連同所述固持腔安裝于另一根管道上焊接的連接母頭的壓緊腔內。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中,所述固持腔具有圓弧形的第一側壁,所述的第一側壁的一端為第一垂直面,所述的第一垂直面垂直于鋼管軸線方向并連接于第一直管段的邊緣,所述壓緊腔具有圓弧形的第二側壁,所述的第二側壁的一端為第二垂直面,所述的第二垂直面垂直于鋼管軸線方向并連接于第二直管段的邊緣,所述的M型密封圈的截面上依次連接有第一側翼、第一弧形凸起、平直段、第二弧形凸起以及第二側翼,所述的第一側翼和第一垂直面貼緊,第一弧形凸起嵌在固持腔內,所述的第二側翼和第二垂直面貼合。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中,該第一側壁的另一端為卡緣,該卡緣向鋼管軸線方向延伸且卡在M型密封圈的所述平直段上。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中,所述的第一直管段外連接所述第一垂直面處固定連接有第一擋板,所述第一擋板上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多個第一螺栓連接孔;所述的第二直管段外連接所述第二垂直面處固定連接有第二擋板,所述第二擋板上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多個第二螺栓連接孔,且所述的第二螺栓連接孔與第一螺栓連接孔的位置相對應,用于螺栓連接。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中,所述第一擋板與所述第一直管段之間連接有第一肋板;所述第二擋板與所述第二直管段之間連接有第二肋板。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中,該弧形凸起的外徑大于第一側壁的最大內徑。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中,所述第一側壁的最大外徑小于所述的壓緊腔的第二側壁的最大內徑。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中,所述的連接子頭和連接母頭均采用鋼管經模具或拉伸沖壓工藝滾壓成型。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應用于所述管道連接機構的連接方法,具有以下步驟:(I)將連接子頭的第一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一端,將連接母頭的第二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另一端;(2)將所述的M型密封圈安裝于連接子頭的固持腔內,使M型密封圈的側翼和固持腔的第一垂直面貼緊,M型密封圈的第一弧形凸起嵌在連接子頭的固持腔內;(3)將連接子頭的固持腔連同M型密封圈插入到連接母頭的壓緊腔內,M型密封圈的第二側翼和連接母頭的壓緊腔的第二垂直面貼合;(4)使連接子頭的第一螺栓連接孔和連接母頭的第二螺栓連接孔對正,通過螺栓穿過第一螺栓連接孔和第二螺栓連接孔使連接子頭、M型密封圈以及連接母頭緊固連接起來。所述的連接方法,其中,在步驟(2)中,將固持腔的卡緣卡在M型密封圈的兩個弧形凸起中間的平直段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當埋地的管道發生地基下沉彎曲時,M型密封圈在彎曲的內側進一步受連接子頭固持腔和連接母頭壓緊腔的壓縮而變形,彎曲的外側由于螺栓的作用不會加大連接子頭和連接母頭的連接距離,由于密封圈的彈性變形和壓力響應不會造成變形后管道的泄漏現象,所以仍然能保證管道的正常工作。附圖說明圖1是管道連接機構的剖面圖;圖2是連接子頭的剖面圖;圖3是連接母頭的剖面圖;圖4是密封圈的剖面圖;圖5是管道連接機構受外力變形后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連接子頭;11-固持腔;111-第一側壁;112-第一垂直面;113-卡緣;12-第一螺栓連接孔;13-第一直管段;14-第一擋板;15-第一肋板;2_連接母頭;21_壓緊腔;211_第二側壁;212_第二垂直面;213_擴緣;22_第二螺栓連接孔;23_第二直管段;24_第二擋板;25_第二肋板;3-M型密封圈;31_側翼;32_弧形凸起;33_平直段;4-管道;5-螺栓。具體實施例方式有關本專利技術為達到上述的使用目的與功效及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現舉出較佳可行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所示,詳述如下:如圖廣圖5所示,分別為管道連接機構的剖面圖、連接母頭的剖面圖、連接子頭的剖面圖、密封圈的剖面圖以及管道連接機構受外力變形后的示意圖。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管道連接機構,主要包括有:連接子頭1、連接母頭2以及M型密封圈3。其中,所述的連接子頭I和連接母頭2分別套接并焊接于管道4的兩端,相鄰的連接子頭I和連接母頭2之間安裝有所述的M型密封圈3。所述的連接子頭I與連接母頭2均采用鋼管經模具(或拉伸沖壓等工藝)滾壓成型。所述的連接子頭I具有相互連通的固持腔11和第一直管段13。所述第一直管段13的內徑稍大于鋼管4的外徑,所述的連接子頭I通過所述第一直管段13套接并焊接于管道4的一端。所述固持腔11具有圓弧形的第一側壁111,該第一側壁111的一端為第一垂直面112,其垂直于鋼管4軸線方向并連接于第一直管段13的邊緣,該第一側壁111的另一端為卡緣113,其向鋼管4軸線方向延伸,且卡緣113的內徑大于第一直管段13的內徑。所述的第一直管段13外連接所述第一垂直面112處固定連接有第一擋板14,所述第一擋板14上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多個第一螺栓連接孔12。此外,所述第一擋板14與所述第一直管段13之間連接有第一肋板15,使第一擋板14更為堅固地固定于第一直管段13上。所述的連接母頭2具有相互連通的壓緊腔21和第二直管段23。所述第二直管段23的內徑同樣稍大于鋼管4的外徑,所述的連接母頭2通過所述第二直管段23套接并焊接于管道4的另一端。所述壓緊腔21具有圓弧形的第二側壁211,該第二側壁211的一端為第二垂直面212,其垂直于鋼管4軸線方向并連接于第二直管段23的邊緣,該第二側壁211的另一端為擴緣213,其向遠離鋼管4軸線方向延伸,且擴緣21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道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連接子頭,具有相互連通的固持腔和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一端;連接母頭,具有相互連通的壓緊腔和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二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另一端;以及M型密封圈,安裝于一根管道上焊接的連接子頭的固持腔內,并且所述M型密封圈連同所述固持腔安裝于另一根管道上焊接的連接母頭的壓緊腔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道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連接子頭,具有相互連通的固持腔和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一端; 連接母頭,具有相互連通的壓緊腔和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二直管段焊接于管道的另一端;以及 M型密封圈,安裝于一根管道上焊接的連接子頭的固持腔內,并且所述M型密封圈連同所述固持腔安裝于另一根管道上焊接的連接母頭的壓緊腔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腔具有圓弧形的第一側壁,所述第一側壁的一端為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一垂直面垂直于鋼管軸線方向并連接于第一直管段的邊緣,所述壓緊腔具有圓弧形的第二側壁,所述的第二側壁的一端為第二垂直面,所述第二垂直面垂直于鋼管軸線方向并連接于第二直管段的邊緣,所述的M型密封圈的截面上依次連接有第一側翼、第一弧形凸起、平直段、第二弧形凸起以及第二側翼,所述的第一側翼和第一垂直面貼緊,第一弧形凸起嵌在固持腔內,所述的第二側翼和第二垂直面貼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側壁的另一端為卡緣,所述的卡緣向鋼管軸線方向延伸且卡在M型密封圈的所述平直段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管段外連接所述第一垂直面處固定連接有第一擋板,所述第一擋板上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多個第一螺栓連接孔;所述的第二直管段外連接所述第二垂直面處固定連接有第二擋板,所述第二擋板上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多個第二螺栓連接孔,且所述的第二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華杰,王鏑,楊愷麟,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沃亞森曼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