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接地開關遠程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包括機架、固定于機架的電機,其特征在于:電機軸上固定有下級驅動輪,下級驅動輪經傳動齒輪與齒輪軸轉動連接;齒輪軸上固定有上級齒輪、與上級齒輪通過電動操作控制模塊實現離合動作的上級驅動輪,上級驅動輪內側設有與接地開關主軸相配合的六角孔;上級驅動輪正對上級齒輪的一側為形成180度旋轉空程的半圓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再采用鋼珠與卡簧實現離合,而直接利用接地開關操作特點進行離合器設計,有效地解決了裝配精度問題與頻繁操作引起的離合器不可靠問題,有效提高了裝置的可靠性;離合器部分的設計降低了加工及裝配難度,降低了制造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接地開關遠程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的接地開關實現智能化控制。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電網系統的迅速發展,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的智能化要求越來越多地被提出,其中接地開關電動操作部分主要有裝于柜前立柱位置與裝于柜前側板位置兩種,為實現接地開關分合操作要求,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均設計離合器以實現手動操作與電動操作轉換。其離合器部分采用鋼珠脫扣,在電機起動初期由于卡簧作用,鋼珠轉至工作區帶動轉動齒輪旋轉操作接地開關分合,操作完成后由于壓簧作用鋼珠復位,手動操作時鋼珠處于空轉狀態從而與電機轉動部分脫扣,實現手動操作與電動操作轉換。使用這種離合器的電動操作機構不可避免會發生因裝配精度問題與頻繁操作引起的離合器間隙變大或變小,這種現象容易引起離合器無法脫扣或損壞,從而導致整個電動操作機構無法正常使用。離合器部分是整個電動操作機構的核心部分,離合器設計方案直接影響接地開關電動操作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技術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結構簡單、避免安裝精度過高、滿足接地開關電動操作和手動操作的轉換要求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包括機架、固定于機架的電機,其特征在于:電機軸上固定有下級驅動輪,下級驅動輪經傳動齒輪與齒輪軸轉動連接;齒輪軸上固定有上級齒輪、與上級齒輪通過電動操作控制模塊實現離合動作的上級驅動輪,上級驅動輪內側設有與接地開關主軸相配合的六角孔;上級驅動輪正對上級齒輪的一側為形成180度旋轉空程的半圓面。前述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所述的上級齒輪正對上級驅動輪的一側設有呈凸起狀的驅動面,所述的驅動面與驅動輪旋轉連接。前述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所述的上級齒輪背離上級驅動輪的一側設有呈凸起狀的限位開關感應點。前述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所述的限位開關感應點感應接地開關的位置信息并傳遞至電動操作控制模塊。前述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所述的機架的兩端固定于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的柜體中立柱上。前述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所述的機架與下級驅動輪軸和電機軸的配合處采用無油軸套。電機位于機架下端,電機旋轉帶動中間傳動齒輪轉動,傳動至上方的帶動接地開關操作主軸的離合器上,當離合器轉過180度空程即可帶動接地開關旋轉。此裝置是基于接地開關操作主軸旋轉180度的原理上進行設計的,電機啟動時,帶動齒輪旋轉轉過上級驅動輪空程時,帶動上級驅動輪旋轉分合接地開關。上級驅動輪上空程部分即考慮手動操作時上級驅動輪轉動180度,此時上級齒輪與上級驅動輪尚未接觸,離合器處于脫扣狀態,并在相應電動操作機構控制模塊設計時,考慮電機反向通電復位,以保證手動操作與電動操作脫扣。設計中機架與齒輪軸配合處均采用無油軸套,并預留足夠的加工及裝配公差。在設計時考慮到柜體結構中柜前立柱處裝有聯鎖及接地開關手動操作小活門滑塊等,造成該處位置小的問題,同時考慮柜前側板位置柜體強度不足易造成變形,故而綜合考慮裝于柜中立柱上。本技術不再采用鋼珠與卡簧實現離合,而直接利用接地開關操作特點進行離合器設計,結構簡單,滿足了接地開關電動操作和手動操作的轉換要求,有效地解決了裝配精度問題與頻繁操作引起的離合器不可靠問題,有效提高了裝置的可靠性;離合器部分的設計極大地降低了加工及裝配難度,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的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的離合器的配合結構圖;其中,I電機,2機架,3驅動輪一,4驅動輪二,5齒輪軸,6接地開關主軸,7驅動輪三,8齒輪一,9限位開關感應點,10驅動面。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方案、技術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根據圖1,機架2兩端固定于柜體中立柱上,其中電機I固定于機架2下端,驅動輪一(即下級驅動輪)3通過平鍵固定于電機I軸上,經與驅動輪二 4 (即傳動齒輪)齒輪傳動驅動齒輪軸5轉動,將力傳至齒輪一(即上級齒輪)8上,齒輪一 8旋轉帶動驅動輪三(即上級驅動輪)7旋轉,驅動輪三7內側配六角孔與接地開關主軸6配合,從而進一步驅動接地開關主軸6旋轉,直接通過電機I正反轉達到分合接地開關的目的。其機架2與下級驅動輪軸及電機I軸配合處均采用無油軸套,以達到更好的傳動效果,齒輪軸5 —端采用孔用擋圈在裝配完成后進行固定,以方便加工裝配。其中驅動輪三7與齒輪一 8通過電動操作控制模塊實現手動操作與電動操作離合,如圖2。齒輪一 8右側凸臺為限位開關感應點9,以精確地將接地開關位置信息傳至電動操作控制模塊,左側工作凸臺為驅動面10以驅動驅動輪三7轉動;驅動輪三7右側工作面為半圓面(略小于一半的圓),其去除部分為手動操作時脫扣電動機構預留位置,手動操作接地開關時主軸旋轉180度,此預留位置保證了手動操作時電動操作處于脫扣狀態,而電動操作時齒輪一 8只需轉過驅動輪三7的空程即可驅動接地開關主軸6實現電動分合接地開關。電動操作控制模塊通過開關位置信號,控制電機正反轉以達到電動操作后電動操作開關復位,共同實現手動操作與電動操作離合功能。本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原有電動操作機構離合易損、可靠性低的問題,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并降低了加工裝配難度,大大減少了由于加工裝配誤差造成的離合器隱患,也降低了機構因頻繁操作造成的離合器問題,有效的提高了裝配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包括機架、固定于機架的電機,其特征在于:電機軸上固定有下級驅動輪,下級驅動輪經傳動齒輪與齒輪軸轉動連接;齒輪軸上固定有上級齒輪、與上級齒輪通過電動操作控制模塊實現離合動作的上級驅動輪,上級驅動輪內側設有與接地開關主軸相配合的六角孔;上級驅動輪正對上級齒輪的一側為形成180度旋轉空程的半圓面。
【技術特征摘要】
1.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包括機架、固定于機架的電機,其特征在于:電機軸上固定有下級驅動輪,下級驅動輪經傳動齒輪與齒輪軸轉動連接;齒輪軸上固定有上級齒輪、與上級齒輪通過電動操作控制模塊實現離合動作的上級驅動輪,上級驅動輪內側設有與接地開關主軸相配合的六角孔;上級驅動輪正對上級齒輪的一側為形成180度旋轉空程的半圓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開關柜接地開關電動操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級齒輪正對上級驅動輪的一側設有呈凸起狀的驅動面,所述的驅動面與驅動輪旋轉連接。3.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永剛,劉驥,陸軍,姚淮林,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南瑞帕威爾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