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自動扎線機,包括機架、控制單元、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所述的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均安裝在所述的機架上;所述機架上方架有一滑軌;所述的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連接;所述繞線機構包括繞線盤和驅動所述繞線盤旋轉的繞線電機,所述繞線盤上設有繞線柱;所述的繞線柱與固定安裝在繞線盤上的繞線柱氣缸相配合連接;所述的繞線柱氣缸可帶動繞線柱作往返直線運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繞線柱采用氣缸驅動,不同于傳統的自由式機械結構,其在繞線與線纜脫離時工作效率高,繞線的線長精度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扎線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全自動扎線機。
技術介紹
線纜尤其是家用電器的線纜(如電源線、延長線、端子接頭電線等等)在安裝插頭、連接電器等工序之前,通常需要進行包扎,以縮短其長度,便于操作,同時也可以節省電器產品包裝時所需的空間?,F有完成此類線纜包扎的作業,大都采人工將待扎物束集,再以事先裁剪定長度的扎線施予結扎,然而,在結扎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一手握著待扎物,另一手持著定長的扎線卷繞待扎物而予以結扎束緊,很顯然,人工操作的方式不但生產效率低、勞動力成本高,而且包扎質量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容易使包扎的產品規格不一致,從而影響產品的銷售。同時人工進行扎線的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不能滿足現代企業流水線連續、快速生產的要求,并由于扎線為金屬線或包覆有塑料材質的金屬線,一經裁剪后,極易割傷、刮傷皮膚,人工扎線操作時,也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實現自動扎線的全自動扎線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自動扎線機,包括機架、控制單元、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所述的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均安裝在所述的機架上;所述機架上方架有一滑軌;所述的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連接;所述繞線機構包括繞線盤和驅動所述繞線盤旋轉的繞線電機,所述繞線盤上設有繞線柱;所述的繞線柱與固定安裝在繞線盤上的繞線柱氣缸相配合連接;所述的繞線柱氣缸可帶動繞線柱作往返直線運動;所述抓線機構位于繞線機構的上方,包括抓線機械手和驅動所述抓線機械手的抓線氣缸,所述抓線機構安裝于滑軌上,且所述抓線機構整體由一電機馬達驅動沿所述滑軌運行;所述扭扎帶機構包括送線機械手、扭扎帶機械手、驅動送線機械手的送線氣缸以及驅動扭扎帶機械手的扭扎馬達,所述扭扎帶機械手開口朝上設置,所述的送線機械手安裝于滑軌上,且所述送線機械手與送線氣缸構成一整體由一電機馬達驅動沿所述滑軌運行;所述的扎帶傳送機構與扭扎帶機械手相配合。本技術采用上述結構后,根據需要設定好繞線的圈數以及扎帶的長度,然后只要將要繞的線纜一端卡在繞線卡口上后,就可以由自動繞線扎線機自動完成繞線、扎線的動作,再無需人工操作,因此大大增加了繞線扎線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線纜的包扎質量穩定、一致性強,同時本技術的繞線柱采用氣缸驅動,不同于傳統的自由式機械結構,其在繞線與線纜脫離時工作效率高,繞線的線長精度高。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也是摘要用圖。圖中各標號分別是:(I)機架;(2)滑軌;(3)繞線機構;(4)抓線機構;(5)扎帶傳送機構;(6)扭扎帶機構。(7)繞線柱;(8)繞線柱氣缸。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1舉一實施例,對本技術作出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本技術包括機架1、控制單元、繞線機構3、抓線機構4、扎帶傳送機構5以及扭扎帶機構6。所述的繞線機構3、抓線機構4、扎帶傳送機構5以及扭扎帶機構6均安裝在所述的機架I上;所述機架I上方架有一滑軌2 ;所述的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繞線機構3、抓線機構4、扎帶傳送機構5以及扭扎帶機構6連接;所述繞線機構3包括繞線盤和驅動所述繞線盤旋轉的繞線電機,所述繞線盤上設有繞線柱7;所述的繞線柱7與固定安裝在繞線盤上的繞線柱氣缸8相配合連接;所述的繞線柱氣缸8可帶動繞線柱7作往返直線運動;所述抓線機構4位于繞線機構3的上方,包括抓線機械手和驅動所述抓線機械手的抓線氣缸,所述抓線機構4安裝于滑軌2上,且所述抓線機構4整體由一電機馬達驅動沿所述滑軌2運行;所述扭扎帶機構6包括送線機械手、扭扎帶機械手、驅動送線機械手的送線氣缸以及驅動扭扎帶機械手的扭扎馬達,所述扭扎帶機械手開口朝上設置,所述的送線機械手安裝于滑軌上,且所述送線機械手與送線氣缸構成一整體由一電機馬達驅動沿所述滑軌2運行;所述的扎帶傳送機構5與扭扎帶機械手相配合。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扎線機,包括機架、控制單元、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所述的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均安裝在所述的機架上;所述機架上方架有一滑軌;所述的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機構包括繞線盤和驅動所述繞線盤旋轉的繞線電機,所述繞線盤上設有繞線柱;所述的繞線柱與固定安裝在繞線盤上的繞線柱氣缸相配合連接;所述的繞線柱氣缸可帶動繞線柱作往返直線運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扎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線機構位于繞線機構的上方,包括抓線機械手和驅動所述抓線機械手的抓線氣缸,所述抓線機構安裝于滑軌上,且所述抓線機構整體由一電機馬達驅動沿所述滑軌運行。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扎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扎帶機構包括送線機械手、扭扎帶機械手、驅動送線機械手的送線氣缸以及驅動扭扎帶機械手的扭扎馬達,所述扭扎帶機械手開口朝上設置,所述的送線機械手安裝于滑軌上,且所述送線機械手與送線氣缸構成一整體由一電機馬達驅動沿所述滑軌運行;所述的扎帶傳送機構與扭扎帶機械手相配口 ο專利摘要一種全自動扎線機,包括機架、控制單元、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所述的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均安裝在所述的機架上;所述機架上方架有一滑軌;所述的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連接;所述繞線機構包括繞線盤和驅動所述繞線盤旋轉的繞線電機,所述繞線盤上設有繞線柱;所述的繞線柱與固定安裝在繞線盤上的繞線柱氣缸相配合連接;所述的繞線柱氣缸可帶動繞線柱作往返直線運動,本技術的繞線柱采用氣缸驅動,不同于傳統的自由式機械結構,其在繞線與線纜脫離時工作效率高,繞線的線長精度高。文檔編號B65B13/02GK202935604SQ20122057953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6日專利技術者徐兵 申請人:徐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自動扎線機,包括機架、控制單元、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所述的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均安裝在所述的機架上;所述機架上方架有一滑軌;所述的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繞線機構、抓線機構、扎帶傳送機構以及扭扎帶機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機構包括繞線盤和驅動所述繞線盤旋轉的繞線電機,所述繞線盤上設有繞線柱?;所述的繞線柱與固定安裝在繞線盤上的繞線柱氣缸相配合連接;所述的繞線柱氣缸可帶動繞線柱作往返直線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兵,
申請(專利權)人:徐兵,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