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軸承,尤其是一種雙列角接觸軸承。技術背景:軸承是機械傳動機構中的支承件,用于確定旋轉軸與其它零件相對運動位置,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機械整機的工作性能,通過軸承的運轉帶動相關機構的運動。軸承內部的潤滑作用非常重要,在工作過程中承受壓力和疲勞沖擊摩擦等復雜受力,特別是在與軸承相連的機構產生摩擦時,對相摩擦的各個部件會產生一定的損耗,對軸承造成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雙列角接觸軸承,能夠增強軸承內部的潤滑劑吸附,提高潤滑效果,減小內圈與保持架及滾動體之間的摩擦損耗,實現更高效的運轉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列角接觸軸承,包括兩個內圈、外圈、保持架、滾動體和第一密封圈,內圈的外側面和外圈的內側面上開設有可以容納滾動體的弧槽,滾動體嵌裝于保持架內,保持架位于內圈與外圈之間,所述的內圈在外側面底部開設有凹槽,凹槽與弧槽之間設有磨砂層,所述的磨砂層直接在內圈上打磨形成;在內圈及外圈之間還設有固定圈,所述的固定圈嵌入凹槽中,固定圈與保持架將滾動體固定,兩個內圈之間還設有第二密封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軸承內部的對于潤滑劑的吸附效果更強,軸承運轉更加高效。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立體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內圈主視圖;圖4為圖3的C-C剖視圖;圖5為保持架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4的B-B剖視圖。圖中:1.內圈,2.外圈,3.保持架,4.滾動體,5.第一密封圈,6.弧槽,7.凹槽,8.磨砂層,9.固定圈,10.第二密封圈。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列角接觸軸承,包括兩個內圈(1)、外圈(2)、保持架(3)、滾動體(4)和第一密封圈(5),內圈(1)的外側面和外圈(2)的內側面上開設有可以容納滾動體(4)的弧槽(6),滾動體(4)嵌裝于保持架(3)內,保持架(3)位于內圈(1)與外圈(2)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圈(1)在外側面底部開設有凹槽(7),凹槽(7)與弧槽(6)之間設有磨砂層(8),所述的磨砂層(8)直接在內圈(1)上打磨形成;在內圈(1)及外圈(2)之間還設有固定圈(9),所述的固定圈(9)嵌入凹槽(7)中,固定圈(9)與保持架(3)將滾動體(4)固定,?兩個內圈(1)之間還設有第二密封圈(10)。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