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閘泥機控制裝置。技術背景:成型用泥條要求長度一致、切口平整光滑,否則影響產品質量,而傳統的閘泥的方法是人工手動操作,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且閘泥的品質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閘泥機控制裝置,它可實現自動閘泥,且泥條的長度可調整,它還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所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練泥機出泥口 1、固定裝置2、立柱3、氣缸座4、氣缸5、定位座6、定位桿7、閘泥弓8、張緊器9、閘泥鋼絲10、光電探測11和滾筒接泥臺12 ;練泥機出泥口 I與立柱3的下端連接,立柱3的一側設有固定裝置2,閘泥弓8設置在固定裝置2上,閘泥弓8底部的兩端對稱設有張緊器9,兩個張緊器9之間設有閘泥鋼絲10,立柱3的另一側設有滾筒接泥臺12,設有滾筒接泥臺12上設有光電探測11,立柱3的上端與氣缸座4的一端連接,氣缸座4另一端與氣缸5連接,定位桿7通過定位座6與氣缸座4連接。本技術操作時先通過練泥機出泥口 I出泥至光電探測11進行檢查,再經過定位桿7定位,閘泥弓8往下通過閘泥鋼絲10閘泥,被閘的泥經練泥機出泥口 I至光電探測11,再由定位桿7進行定位,閘泥弓8帶動泥往上閘泥;這樣一個循環結束自動進入下一個循環。本技術可實現自動閘泥,且泥條的長度可調整,它還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聞了生廣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本具體實施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練泥機出泥口 1、固定裝置2、立柱3、氣缸座4、氣缸5、定位座6、定位桿7、閘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閘泥機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練泥機出泥口(1)、固定裝置(2)、立柱(3)、氣缸座(4)、氣缸(5)、定位座(6)、定位桿(7)、閘泥弓(8)、張緊器(9)、閘泥鋼絲(10)、光電探測(11)和滾筒接泥臺(12);練泥機出泥口(1)與立柱(3)的下端連接,立柱(3)的一側設有固定裝置(2),閘泥弓(8)設置在固定裝置(2)上,閘泥弓(8)底部的兩端對稱設有張緊器(9),兩個張緊器(9)之間設有閘泥鋼絲(10),立柱(3)的另一側設有滾筒接泥臺(12),設有滾筒接泥臺(12)上設有光電探測(11),立柱(3)的上端與氣缸座(4)的一端連接,氣缸座(4)另一端與氣缸(5)連接,定位桿(7)通過定位座(6)與氣缸座(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森,陳鋼,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北流市錦昌瓷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