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組裝的水下攝影水池裝置,包括采用鋼架龍骨及鋼板材料焊接或螺絲螺母組接方式組裝的水池,所述水池的底部設有預埋環件,所述水池的上沿設置有拍攝操作平臺,所述水池的水底設有與氣泵相連通的氣泵充氣管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為鋼板組裝式型弧型或圓形或長方形水池,解決了便捷迅速組裝式專業水下攝影拍攝水池并且在水下拍攝中實現無限大水域的拍攝效果且便于運輸與組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水池設有泳池過濾系統及加熱系統;池壁上方設有溢水口用于排出水面的雜質,經過輔助過濾水箱返回水池,水池恒溫系統保證四季水溫舒適,沙缸過濾系統保證水體水質清透,臭氧消毒系統保證水質對人體無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電聯動
,尤其是涉及一種可組裝的水下攝影水池裝置。
技術介紹
水下攝影是影視特技攝影(象)方法之一,即在水中攝影(象)。攝影(象)者攜帶有防護罩的攝影(象)機和潛水裝備,潛入水中直接拍攝。水下攝影(象)可真實地反映水下景象,如水生動植物的生活、海底和河床的地質資料、考古發現等。水下攝影(象)在科研、軍事技術、體育、教學等方面應用較廣。但是,很多時候,水下攝影需要的專業化的水下攝影池中才能夠完成,但是,現有技術中并沒有成熟的水下攝影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新型的可組裝的水下攝影水池裝置,解決上述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可組裝的水下攝影水池裝置,包括采用鋼架龍骨及鋼板材料焊接或螺絲螺母組接方式組裝的水池,所述水池的底部設有預埋環件,所述水池的上沿設置有拍攝操作平臺,所述水池的水底設有與氣泵相連通的氣泵充氣管道。優選的,所述水池的側壁設有取景窗;和/或所述水池的內壁設有升降梯裝置;和/或所述水池中還設置有水中升降平臺和/或水池爬梯和/或造浪裝置。優選的,所述取景窗為玻璃取景窗,所述升降梯裝置為電動升降梯裝置,所述造浪裝置為數控造浪機,所述水中升降平臺上設置有拍攝用的踩踏平臺。優選的,所述拍攝操作平臺為360度拍攝操作平臺:和/或所述水池為弧型或圓形或長方形;和/或所述水池的內壁為樹脂玻璃鋼材質的無接縫結構。優選的,還包括水過濾系統,所述水過濾系統包括過濾沙缸、輔助過濾水箱、溢水口和水下吸塵器,所述過濾沙缸的一端連通過濾出水口,另一端連通到過濾入水口 ;所述輔助過濾水箱的一端通過兩根水管連通到兩個輔助過濾出水口,另一端連通到輔助過濾入水口 ;所述水下吸塵器的進口端位于所述水池的池底,出口端連通到所述輔助過濾水箱;所述的兩個輔助過濾出水口其中一個為設置在所述水池的池壁上方的所述溢水口,另一個為設置在所述水池的池底的抽水口,所述抽水口上設置有潛水泵。優選的,所述水過濾系統還包括用于在指定水位時啟動所述潛水泵的浮漂控制裝置,所述浮漂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輔助過濾水箱內。優選的,還包括加熱恒溫系統,所述加熱恒溫系統包括自動加熱恒溫器,所述自動加熱恒溫器通過進出水管與所述水池相連通。優選的,還包括溫控系統,所述溫控系統包括溫控裝置和設置在所述水池側壁上的水溫監測器,所述水溫監測器通過所述溫控裝置與所述自動加熱恒溫器電連接。優選的,所述水池的池底結構為用于實現拍攝無接縫空間效果的漸變弧形。優選的,還包括臭氧消毒裝置,所述水池中和/或所述輔助過濾水箱中均設置有所述臭氧消毒裝置。一種可組裝的水下攝影水池裝置,采用鋼架龍骨及鋼板和玻璃鋼等材料組裝為水下攝影水池裝置、包括水池、無接縫漸變弧形池底、水池側壁設有零到多個玻璃取景窗、水池底部預設多個預埋環件、水過濾系統加熱系統溫控系統、消毒系統、輔助過濾水箱系統、水池爬梯、水池內壁設有電動升降梯裝置、水池360度操作平臺、水池內壁無接縫樹脂玻璃鋼材質、水底設有氣泵充氣管道、水池設計有造浪裝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可以總結如下:1,本技術設計為鋼架龍骨及鋼板焊接或組裝式型弧型或圓形或長方形水池,解決了便捷迅速組裝式專業水下攝影拍攝水池并且在水下拍攝中實現無限大水域的拍攝效果且便于運輸與組裝;2,本技術的水池設有泳池過濾系統及加熱系統;池壁上方設有溢水口用于排出水面的雜質,經過輔助過濾水箱返回水池,水池恒溫系統保證四季水溫舒適,沙缸過濾系統保證水體水質清透,臭氧消毒系統保證水質對人體無害;3,本技術水池上沿設360度拍攝平臺,便于人在水池上方行走以及布置燈光和垂吊景片模特池邊休息等;4,本技術水池底部預設多個預埋環件,用于水下固定景片和繩索拖拉景片;水池設有零至多個取景窗,便于水外拍攝和布置燈光;水池內設有上下爬梯,便于下水人員上下水;5,本技術池壁設電動的水中升降平臺,可以自由調整踩踏平臺在水中的任意深度,便于不會游泳者踩踏輔助拍攝;6,本技術水池的水底設計有氣泵充氣管道,可制造水中氣泡效果;造浪裝置設計在池邊沿,通過數控電機在水面制造波浪,模擬海浪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主視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后視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俯視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水池的池壁放大的剖切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至圖4所示的一種可組裝的水下攝影水池I裝置,包括采用鋼架龍骨及鋼板材料焊接或螺絲螺母組接方式組裝的水池1,如圖4所示,水池I的池壁包括鋼板41和玻璃鋼內壁42,相鄰兩塊所述鋼板41的接縫處43為電焊連接,或用螺絲螺母44連接。所述水池I的底部設有預埋環件(圖中未示出),所述水池I的上沿設置有拍攝操作平臺(圖中未示出),所述水池I的水底設有與氣泵2相連通的氣泵充氣管道3。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水池I的側壁設有取景窗4 ;所述水池I的內壁設有升降梯裝置(圖中未示出);所述水池I中還設置有水中升降平臺5、水池爬梯6和造浪裝置7 ;所述取景窗4為玻璃取景窗,所述升降梯裝置為電動升降梯裝置,所述造浪裝置7為數控造浪機,所述水中升降平臺5上設置有拍攝用的踩踏平臺;所述拍攝操作平臺為360度拍攝操作平臺:所述水池I為弧型或圓形或長方形;所述水池I的內壁為樹脂玻璃鋼材質的無接縫結構。在更加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可組裝的水下攝影水池裝置還包括水過濾系統,所述水過濾系統包括過濾沙缸9、輔助過濾水箱10、溢水口和水下吸塵器11,所述過濾沙缸9的一端連通過濾出水口 12,另一端連通到過濾入水口 13 ;所述輔助過濾水箱10的一端通過兩根水管連通到兩個輔助過濾出水口,另一端連通到輔助過濾入水口 14 ;所述水下吸塵器11的進口端位于所述水池I的池底,出口端連通到所述輔助過濾水箱10 ;所述的兩個輔助過濾出水口其中一個為設置在所述水池I的池壁上方的所述溢水口 15,另一個為設置在所述水池I的池底的抽水口16,所述抽水口上設置有潛水泵17 ;所述水過濾系統還包括用于在指定水位時啟動所述潛水泵的浮漂控制裝置,所述浮漂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輔助過濾水箱10內。在更加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可組裝的水下攝影水池I裝置還包括加熱恒溫系統、臭氧消毒裝置19和溫控系統,所述加熱恒溫系統包括自動加熱恒溫器8,所述自動加熱恒溫器8通過進出水管與所述水池I相連通;所述溫控系統包括溫控裝置和設置在所述水池I側壁上的水溫監測器18,所述水溫監測器18通過所述溫控裝置與所述自動加熱恒溫器8電連接;所述水池I的池底結構為用于實現拍攝無接縫空間效果的漸變弧形;所述水池I中和/所述輔助過濾水箱10中均設置有所述臭氧消毒裝置19。所述水池I上還設有注水口 20和排水口 21。本技術設計為鋼架龍骨及鋼板組裝式型弧型或圓形或長方形水池1,解決了便捷迅速組裝式專業水下攝影拍攝水池并且在水下拍攝中實現無限大水域的拍攝效果且便于運輸與組裝;水池I設有泳池過濾系統及加熱系統;池壁上方設有溢水口 15用于排出水面的雜質,經過輔助過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組裝的水下攝影水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鋼架龍骨及鋼板材料焊接或螺絲螺母組接方式組裝的水池,所述水池的底部設有預埋環件,所述水池的上沿設置有拍攝操作平臺,所述水池的水底設有與氣泵相連通的氣泵充氣管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浩,
申請(專利權)人:賈浩,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