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足浴盆加熱器,包括殼體,該殼體內設有流體通道以及用于加熱流體通道內介質的電加熱器,所述殼體上設有與流體通道相連通的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殼體上還設有與流體通道相連通的排水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足浴盆加熱器以及足浴盆底部設置排水口,便于足浴盆內水的完全排出,避免了足浴盆中長時間殘留的水,為細菌繁殖提供溫床,帶來交叉感染的隱患,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足浴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足浴盆加熱器以及足浴盆。
技術介紹
足浴盆是一種足部保健用品,通過對腳部的按摩和刺激,能激發人體潛在的機能,調整身體陰陽失衡的狀態,舒緩全身緊張,達到防病保健的效果。申請號為200410063943.5的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呈長筒靴形狀的殼體的足浴器。殼體具有放置使用者的足部用的足浴空間。這種足浴器還具有供水箱和液體箱。供水箱以可以自由拆裝方式安裝在殼體的前面。由供水箱注入的水朝液體箱中流入。在液體箱的下面,設置有作為加熱裝置的加熱器。加熱器可以對液體箱中的水實施加熱,產生蒸汽那樣的高溫加熱液體粒子。所產生的加熱液體粒子通過混合腔室與空氣混合,由排出通路供給足浴空間處。足浴盆在使用過程中,足部分泌的汗液、皮脂和脫落的皮屑等粘附在足浴盆的表面,雖然通過沖洗、清潔會清理掉大部分,但殘留的細菌諸如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以及古細菌等會以驚人的速度繁殖。細菌的生存和繁殖需要水分、氧氣、二氧化碳、礦物質和營養物質以及合適的溫度,普通的足浴器具備了上述細菌所需要的條件,很容易導致細菌滋生。這些細菌中,小部分對人體無害,但絕大部分是致病或條件致病菌。現在通常使用的足浴器將排水口設置在足浴盆的一側,足浴完畢后,不容易將足浴盆中的水排干凈,為細菌繁殖提供了環境,為人的健康帶來一定威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足浴盆加熱器以及足浴盆,在足浴盆加熱器以及足浴盆底部設置排水口,便于足浴盆內水的完全排出,避免了足浴盆中長時間殘留的水,為細菌繁殖提供溫床,帶來交叉感染的隱患,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種足浴盆加熱器,包括殼體,該殼體內設有流體通道以及用于加熱流體通道內介質的電加熱器,所述殼體上設有與流體通道相連通的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殼體上還設有與流體通道相連通的排水口。足浴盆中的水通過所述入水口進入流體通道,在電加熱器的作用下升溫后,經出水口流出流體通道,進入足浴盆,如此循環,使足浴盆中的水均勻加熱升溫,達到預定的溫度后,關閉電加熱器,足浴完畢后,足浴盆中的水經排水口完全排出,避免了水在足浴盆中的殘留。作為優選,設有用于選擇性的將流體通道與出水口或排水口導通的切換閥。通過所述切換閥可以使流體通道與出水口導通或者使流體通道與排水口導通,切換閥使裝置結構更簡單。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為筒狀,且兩端分別帶有第一封頭和第二封頭,所述流體通道沿殼體的軸向布置,所述入水口開設在第一封頭上,所述出水口和排水口都開設在第二封頭上。所述入水口與出水口位于不同的封頭上,使足浴盆中的水進入足浴盆加熱器后,與電加熱器充分接觸加熱后,再流出足浴盆加熱器,提高了電加熱器的利用率,同時,也可以使足浴盆中的水升溫更平穩。作為優選,所述切換閥包括安裝在第二封頭內的閥芯以及處在第二封頭外的閥芯驅動機構。通過所述閥芯驅動機構驅動所述閥芯運動,使流體通道與出水口導通或者使流體通道與排水口導通。所述出水口和排水口可以同時為兩個,所述第二封頭連通有出水總管,兩個出水口和兩個排水口分別對稱分布在出水總管的兩側。作為優選,所述閥芯為用于選擇性封閉出水口或排水口的滑動閥芯,所述滑動閥芯上固定有磁性件,所述閥芯驅動機構為用于驅動所述磁性件的電磁線圈。所述磁性件具有磁性或者可以感應磁性,在電磁線圈的驅動下,帶動滑動閥芯滑動,從而選擇性的封閉出水口或排水口,即選擇性的導通流體通道和排水口或出水口。作為優選,所述出水口為兩個,兩個出水口對稱的分布在第二封頭徑向的兩側。所述排水口為一個,排水口與兩個出水口位于第二封頭同一徑向截面上。作為優選,所述閥芯為用于選擇性封閉出水口或排水口的轉動閥芯,所述轉動閥芯上固定有磁性件;所述閥芯驅動機構包括通過磁力驅動所述磁性件的傳動件以及用于驅動所述傳動件往復運動的兩個電磁線圈。所述傳動件帶有磁性或者可以感應磁性,兩個電磁線圈驅動所述傳動件往復運動,所述傳動件通過磁性驅動磁性件,所述磁性件帶動轉動閥芯轉動,所述轉動閥芯帶有與出水口和排水口相對應的通孔,轉動閥芯所帶的通孔選擇性的與出水口或者排水口相導通。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足浴盆,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盆體,底座內設有所述的足浴盆加熱器,其中,足浴盆加熱器的入水口通過第一管路連通至盆體內部、出水口通過第二管路連通至盆體內部、排水口通過第三管路連通至盆體外部。足浴盆中的入通過第一管路經入水口進入足浴盆加熱器中,經電加熱器加熱后,經出水口及第二管路流入盆體內部,如此循環,使足浴盆中的水均勻升溫,足浴完成后,經排水口以及第三管路將足浴盆中的水完全排出,避免了水的殘留以及細菌的滋長。為了使不同溫度的水混合更充分,進而使足浴盆中的水的溫度均勻,優選地,所述第二管路上設有水泵。水泵將加熱后的水以一定的力噴射入盆體內部,適當地攪拌不同溫度的水,使水溫更均勻。本技術在足浴盆加熱器以及足浴盆底部設置排水口,便于足浴盆內水的完全排出,避免了足浴盆中長時間殘留的水,為細菌繁殖提供溫床,帶來交叉感染的隱患,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第一種實施方式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第一種實施方式剖面圖;圖3為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第一種實施方式第二封頭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第一種實施方式第二封頭出水口導通時的剖面圖;圖5為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第一種實施方式第二封頭排水口導通時的剖面圖;圖6為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第二種實施方式第二封頭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第二種實施方式第二封頭出水口導通時的剖面圖;圖8為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第二種實施方式第二封頭排水口導通時的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以及足浴盆做詳細描述。本技術足浴盆加熱器第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圖1、圖2中省略閥芯驅動機構),一種足浴盆加熱器,包括殼體9,該殼體9內設有流體通道以及用于加熱流體通道內介質的電加熱器,殼體9上設有與流體通道相連通的入水口 I和出水口 2a,殼體9上還設有與流體通道相連通的排水口 3a。電加熱器包括電加熱絲8,依次包裹在電加熱絲外圍的絕緣層10、不銹鋼層以及導線。殼體9為筒狀,兩端分別帶有第一封頭4和第二封頭5,流體通道沿殼體9的軸向布置,入水口 I開設在第一封頭4上,出水口 2a和排水口 3a都開設在第二封頭5上。第一封頭4帶有導線孔7a,第二封頭5帶有導線孔7b,用于穿過電加熱器的導線。出水口 2a為兩個,對稱的分布在第二封頭5徑向的兩側。第二封頭內設有選擇性封閉出水口 2a或排水口 3a的轉動閥芯14,轉動閥芯14上固定有磁性件12,第二封頭外部設有通過磁力驅動磁性件12運動的傳動件11,以及驅動傳動件11往復運動的兩個電磁線圈14a。第二封頭5外部設有滑套17,滑套17內腔配合有滑動塊,滑動塊上固定有磁性部件13a,且滑動塊上設有與傳動件11相配合的傳動孔16,磁性部件13a在電磁線圈14a的驅動下在滑套17內部往復運動,與滑動塊相配合的傳動部件11帶動磁性件12運動,進一步帶動轉動閥芯14轉動。轉動閥芯14上設有與出水口 2a相連通的出水通孔15a以及和排水口 3a相連通的排水通孔15b,如圖3所示,轉動閥芯14轉動至出水通孔15a與出水口 2a相連通,出水口2a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足浴盆加熱器,包括殼體,該殼體內設有流體通道以及用于加熱流體通道內介質的電加熱器,所述殼體上設有與流體通道相連通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還設有與流體通道相連通的排水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成光,
申請(專利權)人:李成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