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它包括琴體、琴頸、琴腰及琴弦,所述琴體為榿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頸為槭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體的一端安裝有架弦器,琴體的尾端設有掛弦孔,所述琴弦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架弦器和掛弦孔上,所述琴體上安裝有拾音器,所述琴體的一側端部設有連接插孔,所述拾音器通過連接插孔外接揚聲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傳統古琴相比,它結合了古琴和電貝司的優點,通過拾音器連接揚聲器而實現的,因此可以調節發音音量。由于擺脫了共鳴箱的限制,就擴大了普通古琴的音域,其音量可大可小,音值可長可短,故比起普通木質的古琴來,在演奏方面回旋余地更大,特別是在在表現滑音、顫音和倚音方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樂器,特別是一種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
技術介紹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余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于堯舜時期。20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傳統古琴僅依賴琴體的共鳴箱發聲,音量較小且音域也較窄,同時音色和音量都不可調,嚴重影響該樂器的音樂表現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更具音樂表現力的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它包括琴體、琴頸、琴腰及琴弦,所述琴體為榿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頸為槭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體的一端安裝有架弦器,琴體的尾端設有掛弦孔,所述琴弦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架弦器和掛弦孔上,所述琴體上安裝有拾音器,所述琴體的一側端部設有連接插孔,所述拾音器通過連接插孔外接揚聲器。作為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琴體上安裝有音量音色旋鈕。作為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琴體長120-125公分,寬18_25公分,厚5_8公分。作為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琴弦為七根,七根弦從低音到高音分別是B弦、E弦、A弦、D弦、G弦、B弦和E弦。貝司是樂隊中一般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它在爵士樂隊中主要擔任低音聲部,有時也作即興獨奏。傳統爵士樂一般都采用原聲貝司(即低音提琴)來體現它的原始風味。而在現代爵士樂(特別是融合爵士)中經常運用電貝司或電子合成器中的合成貝司音色來增加它的現代感。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的音箱,不像箏等樂器那樣粘板而成,而是整塊木頭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較厚,又相對較粗糙,所以其聲更有獨特韻味和歷史的滄桑感。本技術復合古琴電貝司與傳統古琴相比,它結合了古琴和電貝司的優點,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的結合是一種革新的嘗試,也是一種文化沖擊。本技術通過拾音器連接揚聲器而實現的,因此可以調節發音音量。由于擺脫了共鳴箱的限制,就擴大了普通古琴的音域,其音量可大可小,音值可長可短,故比起普通木質的古琴來,在演奏方面回旋余地更大,特別是在在表現滑音、顫音和倚音方面。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1、琴體;2、琴弦;3、拾音器;4、連接插孔;5、音量音色旋鈕;6、琴頸;7、琴腰;8、架弦器;9、掛弦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閱圖1,提出本技術的一具體實施例,一種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它包括琴體1、琴頸6、琴腰7及琴弦2,所述琴體I為榿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頸6為槭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的琴體I長120-125公分,寬18-25公分,厚5_8公分。所述琴體I的一端安裝有架弦器8,琴體I的尾端設有掛弦孔9,所述琴弦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架弦器8和掛弦孔9上,所述琴體I上安裝有拾音器3,所述琴體I的一側端部設有連接插孔4,所述拾音器3通過連接插孔4外接揚聲器。所述的琴體I上安裝有音量音色旋鈕5。其中:所述琴弦2為七根,七根弦從低音到高音分別是B弦、E弦、A弦、D弦、G弦、B弦和E弦。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內的情況下,在其他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會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它包括琴體、琴頸、琴腰及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體為榿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頸為槭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體的一端安裝有架弦器,琴體的尾端設有掛弦孔,所述琴弦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架弦器和掛弦孔上,所述琴體上安裝有拾音器,所述琴體的一側端部設有連接插孔,所述拾音器通過連接插孔外接揚聲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琴體上安裝有音量音色旋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琴體長120-125公分,寬18-25公分,厚5-8公分。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琴弦為七根,七根弦從低音到高音分別是B弦、E弦、A弦、D弦、G弦、B弦和E弦。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它包括琴體、琴頸、琴腰及琴弦,所述琴體為榿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頸為槭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體的一端安裝有架弦器,琴體的尾端設有掛弦孔,所述琴弦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架弦器和掛弦孔上,所述琴體上安裝有拾音器,所述琴體的一側端部設有連接插孔,所述拾音器通過連接插孔外接揚聲器。本技術與傳統古琴相比,它結合了古琴和電貝司的優點,通過拾音器連接揚聲器而實現的,因此可以調節發音音量。由于擺脫了共鳴箱的限制,就擴大了普通古琴的音域,其音量可大可小,音值可長可短,故比起普通木質的古琴來,在演奏方面回旋余地更大,特別是在在表現滑音、顫音和倚音方面。文檔編號G10H3/18GK202939961SQ20122057598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專利技術者王雨晴 申請人:王雨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復合貝司電古琴,它包括琴體、琴頸、琴腰及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體為榿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頸為槭木材質的實心結構,所述琴體的一端安裝有架弦器,琴體的尾端設有掛弦孔,所述琴弦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架弦器和掛弦孔上,所述琴體上安裝有拾音器,所述琴體的一側端部設有連接插孔,所述拾音器通過連接插孔外接揚聲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雨晴,
申請(專利權)人:王雨晴,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