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內燃機軌道螺栓機動扳手,包括機架、動力機構、行走機構、傳動變速機構、扳手機構、扭矩調節機構,其傳動變速機構后部連接有兩個扳手機構,在扳手機構的花鍵軸下端連接有扳手套筒,扳手機構的上端連接有扭矩調節機構,傳動變速機構同時帶動兩個扳手套筒同向旋轉,換向機構使兩個扳手套筒同時順時針旋轉或反時針旋轉或不轉,在下壓桿的上部鉸鏈有操作桿,在下壓桿的下部和扳手套筒之間設有撥叉,操作桿通過下壓桿使撥叉和扳手套筒上或下運動。該機動扳手結構更加合理、工作效率更高、使用壽命更長、扭矩調節更精確、前者在緊急狀態下能快速下軌,避免了因不快速下軌帶來的安全事故。(*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鐵路軌道養護機器,特別是軌道螺栓的作業機械,更具 體涉及一種內燃機軌道螺栓機動扳手。
技術介紹
鐵路軌道、軌道的螺栓和螺母,各國各地均有嚴格的標準要求,根據不同 的鐵路軌道、不同的使用地區,對軌道螺栓和螺母有嚴格的標準限定和扭矩要 求。在本行業中,習慣將對軌道的螺栓和螺母的作業稱為對軌道螺栓的作業, 將對軌道螺母的松或緊的扳手稱為軌道螺栓扳手,如該扳手是機動的則稱為軌道螺栓機動扳手。對機動扳手各地也有標準要求,如中國的TB/3099_2004〈^A 枕、螺栓機動扳手通用技術條件〉>,對在中國鐵路上使用的軌道螺栓機動扳手 和作業進行了標準要求。目前,雖有很多種軌道螺栓機動扳手,各有其長、各 有其短,如授權公告日為2005年3月2日,授權公告號為CN 2681860Y,專利 號為200420010077.9,名稱為"雙速鋼軌螺栓機動扳手"所公開的技術方案, 該機動扳手由機架、動力機構、行走機構、傳動變速機構、扳手機構、扭矩調 節機構構成,該機動扳手雖然可松或緊軌道螺母,但是存在諸多缺陷,如松螺 母為一個扳手機構,緊落母為一個扳手機構,結構復雜;扳手機構外露,使用 壽命短;單個機動扳手工作,工作效率低;扭矩調節機構不合理,扭矩刻度顯 示盤與實際扭矩誤差大;行走機構在扳手機構的扳手套筒被卡死時不能緊急快 速下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等。因此,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工作效率較高、使用壽命較長、 能緊急快速下軌、扭矩調節精確的內燃機軌道螺栓機動扳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燃機軌道螺栓機動扳手,包括機架、動 力機構、行走機構、傳動變速機構、扳手機構、扭矩調節機構,其傳動變速機 構后部連接有兩個扳手機構,在扳手機構的花鍵軸下端連接有扳手套筒,扳手 機構的上端連接有扭矩調節機構,傳動變速機構同時帶動兩個扳手套筒同向旋 轉,換向機構使兩個扳手套筒同時順時針旋轉或反時針旋轉或不轉,在下壓桿 的上部鉸鏈有操作桿,在下壓桿的下部和扳手套筒之間設有撥叉,操作桿通過 下壓桿使撥叉和扳手套筒上或下運動。本技術中,在下壓桿的下端部設有撥叉快速插頭。所述的行走機構中,前輪設在機架的前端,后輪設在機架的后端,在機架 與后輪之間設有后輪高低位置調節組件,后輪高低位置調節組件由后輪調節螺 栓、鎖緊螺母、后輪支架、鎖銷組成。所述的扭矩調節機構由扭矩調節外殼、扭矩調節螺栓、扭矩鎖緊螺母、頂 頭、頂桿、連接座、定位銷、鎖緊螺母、橫銷、彈簧壓蓋、彈簧、滑動凸輪套 構成,扭矩調節外殼底端內孔設有內螺紋,連接座外圓設有外螺紋,扭矩調節 外殼通過底端螺紋與連接座外螺紋連接,連接座通過鎖緊螺母與花鍵軸連接, 連接座底部設有定位孔,連接座通過底面定位孔與定位銷固定在傳動變速箱上,所述的扳手機構由從動齒輪、花鍵軸、扳手套筒構成,從動齒輪與傳動變速機 構中的主動齒輪嚙合,從動齒輪的上端面設有凸臺,滑動凸輪套的下端面設有 凸臺,從動齒輪的上端面設有凸臺與滑動凸輪套的下端面設有凸臺可嚙合或分 離,滑動凸輪套通過滾套和滾套銷軸與花鍵軸連接,滑動凸輪套可沿花鍵軸的軸線并在滑動凸輪套的工作窗口內上下移動。所述的滑動凸輪套的下端面凸臺為扇形凸臺,從動齒輪的上端面的凸臺為 與滑動凸輪套的下端面匹配的扇形凸臺,兩個扇形凸臺可嚙合或分離,扇形凸 臺與扇形凸臺反時針旋轉時的接觸面為斜面,扇形凸臺的頂與斜面的夾角為110±5o。所述的在滑動凸輪套的工作窗口呈倒角的梯形,上底面和下底面平行,順 時針工作面為螺旋上升工作面,順時針工作面與下底面的夾角為65±3°,反時針 工作面與下底面垂直,四邊角的連接為圓弧形連接。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動力機構通過傳動變速機構帶動扳手機構旋轉, 操作桿通過下壓桿使撥叉和扳手機構中的扳手套筒上或下運動,換向機構通過 換擋使扳手機構中的扳手套筒順時針旋轉或反時針旋轉或不轉。扭緊螺母過程動力機構帶動傳動變速機構運行,傳動變速機構中的主動 齒輪帶動扳手機構中的從動齒輪順時針旋轉,從動齒輪通過滑動凸輪套、滾套、 滾套銷軸使花鍵軸和扳手套筒順時針旋轉,下壓操作桿,使下壓桿帶動撥叉和 扳手機構中的扳手套筒向下運動,套住螺母,則可扭緊螺母;當螺母被扭緊達到所設的扭矩時,滑動凸輪套向上運動,使滑動凸輪套與從動齒輪分離,使滑 動凸輪套、花鍵軸、扳手套筒停止旋轉。松開螺母過程動力機構帶動傳動變速機構運行,當操作換向機構,使傳 動變速機構中的主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反時針旋轉,從動齒輪通過滑動凸輪套、 滾套、滾套銷軸使花鍵軸和扳手套筒反時針旋轉,下壓操作桿,使下壓桿帶動撥叉和扳手機構中的扳手套筒向下運動,套住螺母,則可松開螺母;當螺母被卡死,滑動凸輪套的下端的扇形凸臺與從動齒輪上端的扇形凸臺自動分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軌道螺栓通用機動扳手與現有的雙速鋼軌螺栓機動扳手相比,前者比后者,結構更加合理、工作效率更高、使用 壽命更長、扭矩調節更精確、前者在緊急狀態下能快速下軌,避免了因不快速 下軌帶來的安全事故。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3是圖1的左視圖4是扭矩調節機構和扳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5是滾套銷軸的結構示意圖6是滾套的結構示意圖7是滑動凸輪套的結構示意圖8是圖7的仰視圖9是圖7中A向時工作窗口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如圖1一圖9所示 一種內燃機軌道螺栓機動扳手,包括機架12、動力機構14、行走機構、傳動變速機構15、扳手機構、扭矩調節機構,其傳動 變速機構15后部連接有兩個扳手機構,在扳手機構的花鍵軸8下端連接有扳手 套筒9,扳手機構的上端連接有扭矩調節機構,傳動變速機構15同時帶動兩個 扳手套筒9同向旋轉,換向機構3使兩個扳手套筒9同時順時針旋轉或反時針 旋轉或不轉,在下壓桿16的上部鉸鏈有操作桿1,在下壓桿16的下部和扳手套筒9之間設有撥叉10,操作桿1通過下壓桿16使撥叉10和扳手套筒9上或下 運動。在下壓桿16的下端部設有撥叉快速插頭11。所述的行走機構中,前輪 13設在機架12的前端,后輪7設在機架12的后端,在機架12與后輪7之間設 有后輪高低位置調節組件,后輪高低位置調節組件由后輪調節螺栓4、鎖緊螺母 5、后輪支架6、鎖銷23組成。所述的扭矩調節機構由扭矩調節外殼17、扭矩 調節螺栓18、扭矩鎖緊螺母19、頂頭20、頂桿21、連接座31、定位銷30、鎖 緊螺母32、橫銷22、彈簧壓蓋33、彈簧24、滑動凸輪套27構成,扭矩調節外 殼17底端內孔設有內螺紋,連接座31外圓設有外螺紋,扭矩調節外殼17通過 底端螺紋與連接座31外螺紋連接,連接座31通過鎖緊螺母32與花鍵軸8連接, 連接座31底部設有定位孔,連接座31通過底面定位孔與定位銷30固定在傳動 變速箱15上,所述的扳手機構由從動齒輪28、花鍵軸8、扳手套筒9構成,從 動齒輪28與傳動變速機構15中的主動齒輪嚙合,從動齒輪28的上端面設有凸 臺,滑動凸輪套27的下端面設有凸臺27a,從動齒輪28的上端面設有凸臺與 滑動凸輪套27的下端面設有凸臺27 a可嚙合或分離,滑動凸輪套27通過滾套 26和滾套銷軸25與花鍵軸8連接,滑動凸輪套27可沿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燃機軌道螺栓機動扳手,包括機架(12)、動力機構(14)、行走機構、傳動變速機構(15)、扳手機構、扭矩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傳動變速機構(15)后部連接有兩個扳手機構,在扳手機構的花鍵軸(8)下端連接有扳手套筒(9),扳手機構的上端連接有扭矩調節機構,傳動變速機構(15)同時帶動兩個扳手套筒(9)同向旋轉,換向機構(3)使兩個扳手套筒(9)同時順時針旋轉或反時針旋轉或不轉,在下壓桿(16)的上部鉸鏈有操作桿(1),在下壓桿(16)的下部和扳手套筒(9)之間設有撥叉(10),操作桿(1)通過下壓桿(16)使撥叉(10)和扳手套筒(9)上或下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先華,
申請(專利權)人:陳先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5[中國|重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