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造特定金屬物品的組合加工機床,特別是一種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包括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倒角加工主軸系統、鉆孔加工主軸系統、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和連桿定位夾具,其結構要點為:還包括回轉工作臺,回轉工作臺為一種具有六工位的回轉工作臺,回轉工作臺的各個工位上均安裝有夾具,其中一個工位為裝夾工位,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倒角加工主軸系統、鉆孔加工主軸系統和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安裝在回轉工作臺的其余五個對應的加工工位上。一次裝夾就能夠完成五道加工工序,減少因工件多次裝夾帶來的誤差,能夠提高連桿加工精度,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制造特定金屬物品的組合加工機床,特別是一種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技術背景現有連桿桿蓋加工的粗銑結合面、銑外側臺階面、倒角、鉆孔、精銑結合面的工序分別在五臺專用機臺上完成,加工各道工序時連桿均要分別在各自的機臺上進行裝夾,因此,每進行一道工序的加工連桿就需要裝夾一次,從而使得每次裝夾都會產生定位誤差,導致工件加工精度降低,影響工件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連桿加工精度的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本技術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的。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包括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倒角加工主軸系統、鉆孔加工主軸系統、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和連桿定位夾具,其結構要點為還包括回轉工作臺,回轉工作臺為一種具有六工位的回轉工作臺,回轉工作臺的各個工位上均安裝有夾具,其中一個工位為裝夾工位,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倒角加工主軸系統、鉆孔加工主軸系統和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安裝在回轉工作臺的其余五個對應的加工工位上。將連桿桿蓋的粗銑結合面、銑外側臺階面、倒角、鉆孔、精銑結合面的五道加工工序的加工機床的主軸系統安裝在一具有六工位的回轉工作臺的各個工位上,回轉工作臺的每個工位上均安裝連桿加工的定位夾具,這樣,在回轉工作臺的裝夾工位上進行連桿的裝夾定位,回轉工作臺轉動,將該裝夾的工件轉至第一道加工工序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的工位上進行加工,同時在裝夾工位上又進行工件裝夾,待第一道加工工序完成,回轉工作臺轉動,加工完第一道工序的工件則在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的工位上進行加工,如此,工件在回轉工作臺的裝夾工位上裝夾一次就能夠完成連桿桿蓋的粗銑結合面、銑外側臺階面、倒角、鉆孔、精銑結合面的五道加工工序,減少因工件多次裝夾帶來的誤差,提高連桿的加工精度,而且,一次裝夾就能能完成五道加工工序,從而也能夠減少工人操作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倒角加工主軸系統、鉆孔加工主軸系統、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可以以任意次序安裝在回轉工作臺的各個對應加工工位上,也可以依序安裝,而依序安裝的加工工序為最佳加工工序。本技術的結構可以具體為回轉工作臺為一種油壓分度盤,該油壓分度盤為臺灣芳嘉的型號為CH3-470-6的油壓分度盤。本技術的結構可以進一步具體為本技術的倒角加工主軸系統和鉆孔加工主軸系統的控制機構或者采用油壓控制機構,或者采用數控機構。倒角加工主軸系統包括傳動機構和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或者為油壓控制機構,油壓控制機構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或者為包括伺服電機的數控機構,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鉆孔加工主軸系統包括傳動機構和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或者為油壓控制機構,油壓控制機構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或者為包括伺服電機的數控機構,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連桿桿蓋加工的倒角加工和鉆孔加工屬于精加工的加工工序,加工精度要求較高,因此,控制機構采用數控機構從而能夠達到較高的加工精度。綜上所述,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將連桿桿蓋的粗銑結合面、銑外側臺階面、倒角、鉆孔、精銑結合面的五道加工工序的主軸系統安裝在一個回轉工作臺對應的加工工位上,從而一次裝夾就能夠完成連桿桿蓋的五道加工工序,減少因工件多次裝夾帶來的誤差,能夠提高連桿加工精度,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夾具的放大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連桿桿蓋各工位加工面示意圖。其中,1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 2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 3倒角加工主軸系統 4鉆孔加工主軸系統 5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 6夾具 7回轉工作臺 8工件。具體實施方式最佳實施例參照圖1、圖2、圖3、圖4,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包括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1、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2、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5和連桿定位夾具6,該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還包括回轉工作臺7,回轉工作臺7為一種具有六工位的回轉工作臺,回轉工作臺7的各個工位上均安裝有夾具6,其中一個工位為裝夾工位,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1、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2、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和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5安裝在回轉工作臺7的其余五個對應的加工工位上。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1、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2、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5依序安裝為最佳加工工序,回轉工作臺7具體為油壓分度盤,該油壓分度盤為臺灣芳嘉的型號CH3-470-6。本技術的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和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的控制機構采用數控機構。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包括傳動機構和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為包括伺服電機的數控機構,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包括傳動機構和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為包括伺服電機的數控機構,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連桿桿蓋在回轉工作臺7的裝夾工位上進行裝夾定位,回轉工作臺7轉動,連桿桿蓋就依序進行粗銑結合面、銑外側臺階面、倒角、鉆孔、精銑結合面的加工,一次裝夾就能夠完成上述五個加工工序,且回轉工作臺7的每個加工工位同時進行加工。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權利要求1.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包括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1),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2),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5)和連桿定位夾具(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轉工作臺(7),回轉工作臺(7)為一種具有六工位的回轉工作臺,回轉工作臺(7)的各個工位上均安裝有夾具(6),其中一個工位為裝夾工位,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1),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2),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和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5)安裝在回轉工作臺(7)的其余五個對應的加工工位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其特征在于,回轉工作臺(7)為一種油壓分度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其特征在于,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包括傳動機構和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或者為油壓控制機構,油壓控制機構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或者為包括伺服電機的數控機構,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其特征在于,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包括傳動機構和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或者為油壓控制機構,油壓控制機構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或者為包括伺服電機的數控機構,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制造特定金屬物品的組合加工機床,特別是一種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包括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倒角加工主軸系統、鉆孔加工主軸系統、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和連桿定位夾具,其結構要點為還包括回轉工作臺,回轉工作臺為一種具有六工位的回轉工作臺,回轉工作臺的各個工位上均安裝有夾具,其中一個工位為裝夾工位,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倒角加工主軸系統、鉆孔加工主軸系統和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安裝在回轉工作臺的其余五個對應的加工工位上。一次裝夾就能夠完成五道加工工序,減少因工件多次裝夾帶來的誤差,能夠提高連桿加工精度,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連桿桿蓋六工位專機,包括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1),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2),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5)和連桿定位夾具(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轉工作臺(7),回轉工作臺(7)為一種具有六工位的回轉工作臺,回轉工作臺(7)的各個工位上均安裝有夾具(6),其中一個工位為裝夾工位,粗銑結合面主軸系統(1),銑外側臺階面主軸系統(2),倒角加工主軸系統(3),鉆孔加工主軸系統(4)和精銑結合面主軸系統(5)安裝在回轉工作臺(7)的其余五個對應的加工工位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玉田,
申請(專利權)人:薛玉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5[中國|福建]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