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包括基座(10),基座(10)上固定有與之垂直的反光板(20),所述反光板(20)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反光片,其特征在于,在反光板(20)的與反光片垂直的其中一側活動連接有可沿豎直和水平方向移動的調節件(30),在所述調節件(30)的一端端部活動連接有與之垂直并可水平滑動的UV燈支撐件(40)。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調節件(30)和UV燈支撐件(40),使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調整支架即可反射待測光信號又可裝設UV燈,并可隨意調整UV燈相對于準直器的位置,其有效解決了現有反光架功能單一、無法固定UV燈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使用時,操作簡單便捷,可提高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實施等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
本技術涉及將發散光變成準直光的光纖準直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調節UV燈位置的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
技術介紹
光纖準直器是光纖通信系統的基本元件,其作用是將發散的光束變成準直光,使其以非常小的損耗耦合至光纖中。光纖準直器是由尾纖組件、自聚焦透鏡及套管封裝而成,在其制作過程中,一般都是先將自聚焦透鏡固定裝入套管內,然后手動調節尾纖組件與自聚焦透鏡的相對位置,由光功率計對入射于光纖并由自聚焦透鏡出射的光信號進行在線監控,當監測到插入損耗值變化至最小時,在尾纖組件與自聚焦透鏡接觸的套管內涂覆UV膠并進行固化,使尾纖組件固定于套管內,從而實現封裝。在UV固化過程中,現有的操作方法需操作人員手持UV燈對涂覆UV膠的半成品光纖準直器進行照射,其一方面易使操作人員疲勞,降低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對于不同類型的光纖準直器,UV燈照射的高度有所不同,手工操作易導致誤差,從而造成產品質量不一致。此外,在利用光功率計對光信號進行在線監測時,一般是利用反光架將待分析光信號反射至光功率計進行在線監控,現有反光架通常只具備單一的反光功能,不能用于固定UV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可用于反射待測光信號及裝設UV燈,并可根據照射要求對固化用UV燈的位置進行調節的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有與之垂直的反光板,所述反光板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反光片,其特征在于,在反光板的與反光片垂直的其 中一側活動連接有可沿豎直和水平方向移動的調節件,在所述調節件的一端端部活動連接有與之垂直并可水平滑動的UV燈支撐件。在所述反光板的裝設調節件的一側表面自上而下間隔地設有多個螺釘孔,所述反光板的下端與基座固接。所述調節件為矩形條塊狀體,其沿長度方向設有貫穿所述調節件的條形導軌孔,該調節件一端的端面設有螺釘孔,所述調節件調節好高度后經其條形導軌孔與反光板側表面的一個螺釘孔螺紋連接。所述UV燈支撐件為塊狀體,其沿長度方向設有貫穿所述UV燈支撐件的條形導軌孔,該UV燈支撐件近端部設有用于固定UV燈的安裝孔,其側壁上設有螺釘孔,所述UV燈支撐件經其條形導軌孔與調節件端部的螺釘孔螺紋連接。所述調節件及UV燈支撐件的條形導軌孔的內壁上分別設有內凸的環形凸沿。所述調節件調節好高度后用螺釘經其條形導軌孔與反光板側表面的一個螺釘孔螺紋連接,所述UV燈支撐件用螺釘經其條形導軌孔與調節件端部的螺釘孔螺紋連接。本技術的有益貢獻在于,其有效解決了現有反光架功能單一、無法固定UV燈的問題。本技術通過在設有反光片的反光板上設置了可沿豎直和水平方向移動的調節件,并在調節件的端部垂直設置了可水平移動的UV燈支撐件,使得本技術的調整支架即可反射待測光信號又可裝設UV燈,并可隨意調整UV燈相對于準直器的位置。本技術在使用時,操作簡單便捷,可提高生產效率。本技術還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實施等特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基座與反光板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調節件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UV燈支撐件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列實施例是對本技術的進一步解釋和補充,對本技術不構成任何限制。參閱圖1,本技術的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包括基座10、反光板20、調節件30及UV燈支撐件40,所述反光板20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反光片,并垂直設立于基座10上。本技術的要點在于,在反光板20的與反光片垂直的其中一側活動連接有可沿豎直和水平方向移動的調節件30,在所述調節件30的一端端部活動連接有與之垂直并可水平滑動的UV燈支撐件40,使得本技術的調整支架即可用于反光,又可固定UV燈,且可隨意調整UV燈相對于準直器的位置。具體地說,如圖1、`圖2所示,所述基座10為矩形塊狀體,其上固定有與之垂直的反光板20。如圖1、圖2所示,所述反光板20為矩形鋁合金塊狀體,其垂直固定于所述基座10上。如圖1所示,在所述反光板20的左側表面上設有反光片(圖中未示出),用于反射待測光信號至光學儀器,如光計量器。本實施例中,所述反光片為鍍鋁薄膜反光片或PET反光片,其粘接于所述反光板20左側表面上,且覆蓋該側表面的全部區域。如圖2所示,在反光板20的右側表面上自上而下間隔地設有多個螺釘孔21,用于選擇不同高度的螺釘孔21固定調節件30。本實施例中,所示螺釘孔21的間隔距離為2cm,其不同高度可滿足不同型號的光纖準直器UV照射的高度要求。如圖1、圖3所示,所述調節件30為鋁合金條塊狀體,其垂直設置于反光板20的與反光片垂直的一側。該調節件30沿長度方向上設有長條形導軌孔31,該條形導軌孔31的內壁上設有一圈向內突出的環形凸沿311。所述條形導軌孔31的長度根據UV燈照射不同型號光纖準直器所需移動的位移設置。在所述調節件30左端部設有螺釘孔32,用于固定UV燈支撐件40。所述調節件30連接于反光板20時,根據UV照射高度確定好高度,調節件30經其條形導軌孔31與反光板20側面高度匹配的螺釘孔21連接,并使調節件30設有螺釘孔32的一端置于反光板20的靠反光片的一側,連接好之后的調節件30可沿長條形導軌孔31長度方向前后滑動。如圖1、圖4所示,所述UV燈支撐件40為鋁合金塊狀體,其垂直固定于調節件30的端部。該UV燈支撐件40沿長度方向上設有長條形導軌孔41,該條形導軌孔41的孔壁上設有一圈向內突出的環形凸沿411。所述條形導軌孔41的長度根據UV燈照射不同型號光纖準直器時所需移動的位移而設置。所述UV燈支撐件40用螺釘經條形導軌孔41與調節件30端部的螺釘孔32螺紋連接,連接好之后的UV燈支撐件40可沿其長條形導軌孔41長度方向來回滑動。在所述UV燈支撐件40前端近端部設有一個安裝孔42,用于安裝UV燈。所述安裝孔42的軸線與條形導軌孔41的軸線相垂直。在所述安裝孔42的外側設有一個貫通至安裝孔42的螺釘孔43,用于將UV燈固定于所述安裝孔42內。本技術的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在使用時,首先根據所要封裝的光纖準直器進行UV照射的高度確定調節件30的高度,將調節件30固定于相應高度的反光板20側面的螺釘孔21內,并將UV燈固定于UV燈支撐件40的安裝孔42內,然后將本技術的調整支架置于合適的位置,使入射于光纖并由自聚焦透鏡出射的光信號經反光片反射至光計量器的信號接收處,由光功率計對光信號進行在線監控,操作人員手動調節尾纖組件與自聚焦透鏡的相對位置,當光計量器監測到插入損耗值變化至最小時,操作人員沿條形導軌31、41長度方向手動滑動調節件30和UV燈支撐件40,調整UV燈與待固化光纖準直器的相對位置,使UV燈位于照射的合適位置對光纖準直器進行照射。盡管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技術進行了揭示,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離本技術構思的條件下,對以上各構件所做的變形、替換等均將落入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包括基座(10),基座(10)上固定有與之垂直的反光板(20),所述反光板(20)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反光片,其特征在于,在反光板(20)的與反光片垂直的其中一側活動連接有可沿豎直和水平方向移動的調節件(30),在所述調節件(30)的一端端部活動連接有與之垂直并可水平滑動的UV燈支撐件(40)。
【技術特征摘要】
1.種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包括基座(10),基座(10)上固定有與之垂直的反光板(20),所述反光板(20)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反光片,其特征在于,在反光板(20)的與反光片垂直的其中一側活動連接有可沿豎直和水平方向移動的調節件(30),在所述調節件(30)的一端端部活動連接有與之垂直并可水平滑動的UV燈支撐件(40)。2.權利要求1所述的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光板(20)的裝設調節件(30)的一側表面自上而下間隔地設有多個螺釘孔(21),所述反光板(20)的下端與基座(10)固接。3.權利要求2所述的準直器固化用UV燈三維調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件(30)為矩形條塊狀體,其沿長度方向設有貫穿所述調節件(30)的條形導軌孔(31),該調節件(30) —端的端面設有螺釘孔(32),所述調節件(30)調節好高度后經其條形導軌孔(31)與反光板(20)側表面的一個螺釘孔(21)螺紋連接。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曉飛,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泰科微光學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