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由數據采集儀、循環管道、水箱水溫傳感器、太陽總輻射表、環境溫度傳感器、環境風速傳感器組成,其特征在于循環管道由活接式彎頭、活接式三通將循環管、注水/泄水管、閥門、循環泵連接而成,并在循環管道外包裹保溫材料及紅外反射材料,然后連接到保溫水箱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上,水箱水溫傳感器一支放在水箱中部,另兩只設置在連接保溫水箱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活接式彎頭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重量輕,便于攜帶,安裝方便,能夠多工位精確測試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能效等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屬于太陽能熱水系統熱性能測試領域。
技術介紹
我國是太陽能熱利用大國,據國家權威部門統計,有生產廠家5000多家,太陽能熱水器生產量和安裝量已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質量參差不齊、工藝五花八門、熱性能(集熱、保溫)差別巨大等問題。為此,國內一些檢測機構依據GB/T18708-2002《家用太陽熱水系統熱性能試驗方法》、GB/T 19141-2003《家用太陽能熱水器技術條件》等標準,研制了一批設備對太陽能熱水器進行檢測。在專利號為200812043667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混水排水法太陽能熱水器自動恒溫測試系統,由水管路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及數據信號采集分析系統組成,其特征是水管路系統還設有自動恒溫水裝置、回水循環利用裝置和穩壓安全裝置。該系統解決了測試過程中的溫控和保溫、全自動、多工位、全天候檢測等難題,但存在造價昂貴、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大、設備笨重等問題,只適合檢測機構專用,不利于推廣使用。在專利號為201120003769的專利中,公開了可移動式太陽能熱水器熱性能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檢測裝置包括:電加熱裝置、風冷冷水機組和循環水泵,所述的電加熱裝置和風冷冷水機組,分別和循環水泵配合,用于控制太陽能熱水器進口溫度為太陽能熱水器熱性能試驗起始水溫。該裝置可移動到異地進行現場測試,滿足了生產廠家對產品性能測試快速靈活的要求,但售造價還是較高,質量較重,移動不方便,一次只能檢測一臺熱水器,不利于廠家進行熱水器熱性能的研究。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太陽能熱水器檢測系統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具有重量輕,便于攜帶,安裝方便,能夠多工位精確測試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能效等級。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涉及一種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由數據采集儀、循環管道、水箱水溫傳感器、太陽總輻射表、環境溫度傳感器、環境風速傳感器組成,其特征在于循環管道由活接式彎頭、活接式三通將循環管、注水/泄水管、閥門、循環泵連接而成,并在循環管道外包裹保溫材料及紅外反射材料,然后連接到保溫水箱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上,水箱水溫傳感器一支放在水箱中部,另兩只設置在連接保溫水箱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活接式彎頭上。所述的數據采集儀具有多個檢測通道,其中水箱水溫3路以上;太陽總輻射I路以上;環境溫度I路以上;環境風速I路以上;進出水流量I路以上,12直流輸出I路以上。所述的水箱水溫傳感器及環境溫度傳感器測量精度:±0.2°C,顯示分辨率:0.1°C,測量范圍:-40 100°C,不銹鋼封裝。所述的循環管道中的活接式彎頭、活接式三通采用PP-R材質。所述的循環管道中的循環管、注水/泄水管為PP-R管。所述的循環管道中的循環泵為直流泵,流量為500L/h 600L/h。所述的包裹在保溫材料外的紅外反射材料為鋁箔。測試時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初始水溫為20 ± 1.(TC。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設備少,重量輕,攜帶、安裝方便,數據采集儀通道多,能夠同時采集太陽能熱水器水箱溫度數據、集熱器太陽總輻照量、環境溫度和環境風速,具有混水功能,準確測試水箱溫升,從而計算出熱水器單位面積得熱量和熱損系數,然后計算出能效系數,為科研和生產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與保溫水箱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識1、數據采集儀1.1、太陽總輻射數據采集通道(5路)1.2、水箱溫度數據采集通道(15路)1.3、進出水流量數據采集通道(2路)1.4、環境溫度、環境風速數據采集通道(各I路)1.5、直流輸出通道 2、保溫水箱 2.1、進水管、2.2出水管3、循環管道3.1、活接式彎頭3.2、活接式三通3.3、循環管3.4、保溫材料3.5、紅外反射材料3.6、注水/泄水管3.7、閥門3.8、閥門3.9、循環泵4、水箱水溫傳感器5、太陽總輻射表6、環境溫度傳感器7、環境風速傳感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但本技術的內容并不局限于此。如圖1,本技術提供的一種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包括:數據采集儀(I)、循環管道(3)、水箱水溫傳感器(4)、太陽總輻射表(5)、環境溫度傳感器(6)、環境風速傳感器(7)組成,所述的循環管道(3)由PP-R活接式彎頭(3.1)、PP-R活接式三通(3.2)將PP-R循環管(3.3) ,PP-R注水/泄水管(3.6)、球閥(3.7)、球閥(3.8)、直流循環泵(3.9)連接而成,并在循環管道(3)外包裹IOmm厚橡塑保溫管(3.4)及紅外反射材料鋁箔(3.5),然后連接到保溫水箱(2)的進水管(2.1)和出水管(2.2)上,水箱水溫傳感器(4) 一支放在水箱(2)中部,另兩只設置在連接保溫水箱進水管(2.1)和出水管(2.2)的活接式彎頭(3.1)上。采用本技術進行太陽能熱水器能效等級測試的步驟如下:1、每天早晨開始測試前,使用帆布將集熱器蓋起來,避免光照;2、按GB/T 18708-2002《家用太陽熱水系統熱性能試驗方法》“6試驗要求”規定安裝太陽總輻射表(5)、環境溫度傳感器¢)、環境風速傳感器(7);3、按照圖1將循環管道(3)連接到保溫水箱(2)上,將數據采集儀⑴通電并開始測試;4、將20+2.(TC的水通過注水/泄水管(3.6)注入保溫水箱(2),直到排氣管(2.3)出水;5、啟動直流循環泵(3.9),將保溫水箱(2)內的水混合均勻,觀察水箱水溫(4),水箱待水溫(4)在5分鐘內的變化維持在20± 1.(TC,如果不滿足,通過注水/泄水管(3.6)注入> 201:或< 20°C的水進行調節,直到水箱待水溫(4)在5分鐘內的變化維持在20±1.0°C為止;6、關閉直流循環泵(3.9)和球閥(3.7)、球閥(3.8),揭開蓋在集熱器上面的帆布罩,計時開始;7、測試過程中數據采集儀(I)每分鐘自動對水箱水溫、太陽總輻射、環境溫度、環境風速數據進行一次采集并存儲;8、當計時延續到480分鐘時,使用帆布將集熱器蓋起來,開啟球閥(3.8)和循環泵(3.7)進行混水,至少5分鐘水箱進水管(2.1)水溫變化維持在±0.2°C,分別記錄3個水箱水溫,平均值即為水箱終止水溫。9、在計時期間日太陽總輻照量、環境溫度、環境風速滿足國標的前提下,結合水箱初始水溫、計時期間日太陽總輻照量,集熱器采光面積、保溫水箱可用水體積等數據,按照GB/T19141-2011《家用太陽能熱水器技術條件》公式(3)和(4)計算出太陽能熱水器采光面積日有用得熱量;10、太陽能熱水器熱損系數測試重復步驟5,將水溫混合均勻并大于50°C,如果低于50°C,可以注入高于50°C的熱水并重復步驟5,得到熱損試驗初始水溫,開始計時測試;11、當計時延續到465分鐘時重復步驟8進行混水,至少5分鐘水箱進水管(2.1)水溫變化維持在±l°c,分別記錄3個水箱水溫,平均值即為水箱熱損試驗終止水溫。12、根據GB/T 19141-2011《家用太陽能熱水器技術條件》公式(6)計算出熱損系數;13、根據GB 26969-2011《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公式(6)計算出能效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由數據采集儀、循環管道、水箱水溫傳感器、太陽總輻射表、環境溫度傳感器、環境風速傳感器組成,其特征在于循環管道由活接式彎頭、活接式三通將循環管、注水/泄水管、閥門、循環泵連接而成,并在循環管道外包裹保溫材料及紅外反射材料,然后連接到保溫水箱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上,水箱水溫傳感器一支放在水箱中部,另兩只設置在連接保溫水箱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活接式彎頭上。
【技術特征摘要】
1.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由數據采集儀、循環管道、水箱水溫傳感器、太陽總輻射表、環境溫度傳感器、環境風速傳感器組成,其特征在于循環管道由活接式彎頭、活接式三通將循環管、注水/泄水管、閥門、循環泵連接而成,并在循環管道外包裹保溫材料及紅外反射材料,然后連接到保溫水箱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上,水箱水溫傳感器一支放在水箱中部,另兩只設置在連接保溫水箱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活接式彎頭上。2.據權力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數據采集儀具有多個檢測通道,其中水箱水溫3路以上;太陽總輻射I路以上;環境溫度I路以上;環境風速I路以上;進出水流量I路以上,直流輸出I路以上。3.據權力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等級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水箱水溫傳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發瓊,
申請(專利權)人:楊發瓊,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