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熱水器。一種臥式熱水器,包括臥式儲熱水桶和位于儲熱水桶內的加熱單元,儲熱水桶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長度方向一端的上方,所述進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長度方向另一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不易產生進入熱水器的冷水不經充分加熱而直接被排出的臥式加熱器,解決了現有的臥式熱水器存在進入熱水器的冷水不經充分加熱而被直接被排出的現象所導致的影響熱水的正常供應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水器,尤其涉及一種臥式熱水器。
技術介紹
熱水器是通過各種物理原理,在一定時間內使冷水溫度升高變成熱水的一種裝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為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速磁生活熱水器等。按照儲熱水箱的形狀可以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在中國專利號為2005201434803、授權公告日為2006年12月27日、名稱為“多功能簡易電熱水器”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熱水器。該專利文獻中的儲熱水桶為立式的。由于立式熱水器占用高度空間較大,不適合于家用。為此設計出的了臥式熱水器。在中國專利號為2010206850026、授權公告日為2011年7月27日、名稱為“臥式速熱型電熱水器”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臥式熱水器。該專利文獻中熱水器包括臥式內膽(儲熱水箱)、位于內膽內的電發熱管(加熱單元)、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的出口即熱水器的進水口位于內膽的中間部位的下方,出水管的進口即熱水器的出水口位于內膽中間部位的上方。臥式熱水器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的以上位置設計存在以下不足: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距離過短,會產生進入內膽的冷水沒有被充分加熱就直接經出水口排出的現象,使得雖然內膽內的水溫符合要求、但實際排出的水的溫度不符合要求,影響熱水的正常供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不易產生進入熱水器的冷水不經充分加熱而直接被排出的臥式加熱器,解決了現有的臥式熱水器存在進入熱水器的冷水不經充分加熱而被直接被排出的現象所導致的影響熱水的正常供應的問題。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臥式熱水器,包括臥式儲熱水桶和位于儲熱水桶內的加熱單元,儲熱水桶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長度方向一端的上方,所述進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長度方向另一端。使用過程中冷水經進水口進入儲熱水桶內、儲熱水桶內的水經出水口排出,加熱單元用于對儲熱水桶內的水進行加熱。該設計一方面因臥式儲熱水桶的長度方向的尺寸最大,將進水口和出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長度方向的兩端,從而使得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距離較大,降低冷水直接經出水口排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冷水的密度大于熱水的密度,因此熱水會浮在冷水的上方,將出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的上方,使得熱水優先排出,進一步降低冷水被排出的可能性。加熱單元可以為電熱管、換熱器等。作為優選,所述儲熱水桶內設有導向隔板,儲熱水桶設有由所述導向隔板分割出的冷水腔和加熱腔,所述加熱單元位于加熱腔內,所述進水口設置在所述冷水腔,所述導向隔板上部設有下端朝向出水口所在端傾斜的導向部,導向隔板僅下部上設有過水孔。使用過程中冷水先進入冷水腔、冷水腔內的水經過水孔進入加熱腔,加熱腔內的水被加熱單元加熱,加熱腔內的水經出水口排出。過水孔設置在隔板的下端,進一步提高了冷水到達出水口的距離,進一步降低冷水被直接排出的可能性。導向部起到延緩冷水上升后直接朝向出水口流動的作用。冷水腔對進入的冷水起到緩沖作用,能有效降低冷水進入加熱腔的流動速度、使得冷水的進入對加熱腔內的水的對流運動所產生的擾流作用下,使得冷水不會懸浮到上方而經出水口排出。冷水腔還起到對冷水中的顆粒物進行沉淀凈化的作用,使得進入加熱腔的冷水更加干凈衛生,加熱單元不易結垢。作為優選,所述過水孔的開口面積小于5平方厘米。過水孔還起到對冷水進行過濾的作用,使得進入加熱腔的冷水更加衛生。作為優選,所述冷水腔設有排污口,排污口位于冷水腔的底壁上。便于對冷水腔進行清潔工作,且將冷水腔內的污物排出時方便。作為優選,所述進水口位于所述儲熱水桶的側壁上。該設計使得進水口和過水孔之間不會產生直通,冷水腔對進入的冷水的緩沖效果更好。作為優選,所述進水口的內端對接有遠離進水口的一端為封閉的進水管,進水管的側壁設有出水孔。水從出水孔中壓出在水桶中起湍流作用,便于熱交換。作為優選,所述出水孔為不規則孔。湍流效果好。本技術具有下述優點,將進水孔和出水口設計在臥式儲熱水箱的長度方向的兩端,使得進水口同出水口之間的距離大,冷水不易直接經出水口排出,熱水器對冷水的加熱充分;優選方案中通過導線隔板而隔出冷水腔,能進一步保證冷水不會被直接排出。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熱水桶I,出水口 11,進水口 12,冷水腔13,排污口 131,加熱腔14,加熱單元2,加熱單元進口 21,加熱單元出口 22,導向隔板3,導向部31,過水孔32,堵頭4,進水管5,出水孔51。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參見圖1,一種臥式熱水器,包括臥式儲熱水桶I和加熱單元2。儲熱水桶I的左壁的上方設有出水口 U。儲熱水桶I的右壁的下方設有進水口 12。進水口 12的內端對接有進水管5。進水管5遠離進水口的一端為封閉的。進水管5的側壁設有出水孔51。出水孔51為不規則孔。儲熱水桶I內設有導向隔板3。導向隔板3上部設有下端朝向左側傾斜的導向部31。導向隔板3下部設有多個過水孔32。過水孔32的開口面積為5平方厘米。導向隔板3將儲熱水桶I分割出冷水腔13和加熱腔14。進水口 12設置在冷水腔13。加熱單元2為電熱管盤。加熱單元2位于加熱腔14內。使用時給加熱單元2供電。冷水經進水口 12流入冷水腔13內,冷水腔13內的水經過水孔32進入加熱腔14內,加熱單元2將加熱腔14內的水加熱,加熱腔14內的水經出水口 11排出。實施例二,參見圖2,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進水口 12位于儲熱水桶I的側壁上,沒有設置進水管。過水孔32的開口面積為3平方厘米。冷水腔13的底壁設有排污口131。排污口 131堵塞有堵頭4。加熱單元2為換熱器。工作過程中,熱介質經加熱單元進口 21進入加熱單元2,然后經加熱單元出口 22流出。冷水經進水口 12流入冷水腔13內,冷水腔13內的水經過水孔32進入加熱腔14內,加熱腔14內的水同加熱單元2內的熱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加熱腔14內的水經出水口 11排出。需要排出污物時,取下堵頭4,從出水口 11和進水口 12同時注入水,從而將污物經排污口 131排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臥式熱水器,包括臥式儲熱水桶和位于儲熱水桶內的加熱單元,儲熱水桶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長度方向一端的上方,所述進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長度方向另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臥式熱水器,包括臥式儲熱水桶和位于儲熱水桶內的加熱單元,儲熱水桶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長度方向一端的上方,所述進水口設置在儲熱水桶長度方向另一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熱水桶內設有導向隔板,儲熱水桶設有由所述導向隔板分割出的冷水腔和加熱腔,所述加熱單元位于加熱腔內,所述進水口設置在所述冷水腔,所述導向隔板上部設有下端朝向出水口所在端傾斜的導向部,導向隔板僅下部上設有過水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臥式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卓林,馮娟慧,
申請(專利權)人:馮卓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