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磁爐,所述電磁爐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具有容納腔;線圈盤,所述線圈盤設在所述容納腔內;主板,所述主板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主板位于所述線圈盤的一側;和風機,所述風機設在所述容納腔內且鄰近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用于同時對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吹風散熱。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磁爐具有使用壽命長且成本低、能耗小、體積小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磁炊具,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磁爐。
技術介紹
現有的電磁爐工作時,主板上的電器元件溫度較高,長期使用會影響電磁爐的使用壽命。一些電磁爐設置兩個風機分別對主板和線圈盤進行散熱,但成本較高、能耗較大且占用空間較大而影響電磁爐的體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種有用的商業選擇。為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使用壽命長且成本低、能耗小、體積小的電磁爐。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一種電磁爐,所述電磁爐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具有容納腔;線圈盤,所述線圈盤設在所述容納腔內;主板,所述主板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主板位于所述線圈盤的一側;風機,所述風機設在所述容納腔內且鄰近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用于同時對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吹風散熱。根據本技術的電磁爐通過將所述主板設在所述線圈盤的一側,從而可以使所述主板與所述線圈盤在上下方向上錯開。也就是說,所述主板不在所述線圈盤的正下方,這樣所述電磁爐工作時所述主板受到所述線圈盤的影響較小,由此可以減緩所述主板的溫度上升的速度以保證所述主板的溫度不會過高而燒壞,從而可以提高所述電磁爐的使用壽命。并且,通過合理布置所述風機與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的位置關系,使所述風機可以同時對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進行吹風散熱,散熱效果好。相比采用兩個風機的現有技術,不僅可以節省成本、減少能耗,而且可以減小所述容納腔的容積而使所述電磁爐的體積更小。因此,根據本技術的電磁爐具有使用壽命長且成本低、能耗小、體積小等優點。另外,根據本技術的電磁爐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所述容納腔內設有風道隔板,所述風道隔板與所述容納腔的壁之間限定出風道,所述線圈盤、所述主板和所述風機設在所述風道內。風道隔板使風量集中在發熱部件區域,由此可以提高主板、線圈盤的散熱效果。靠近風機的所述風道內設有將所述風機吹出的風分別分配給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的分流板。由此可以使所述風機的風一部分吹向所述主板,另一部分吹向所述線圈盤,起到合理有效分配風量,使主板與線圈盤同時滿足散熱要求。所述風機在左右方向上與所述主板相對且在前后方向上與所述線圈盤相對,或者所述風機在左右方向上與所述線圈盤相對且在前后方向上與所述主板相對。由此可以更好地、更有效地利用一個所述風機同時對所述主板和所述線圈盤進行散熱。所述主板上設有散熱器,所述散熱器上安裝有IGBT和/或橋堆,所述散熱器鄰近所述風機。由于IGBT和橋堆是主板發熱量最大的電子元件,將兩大電子元件通過散熱器進行散熱,散熱器靠近風機能使IGBT和/或橋堆能直接受冷風散熱,吸收了部分熱量的風再吹向發熱量較小的主板上的其他電子元件。從而實現風量合理分配,對各電子元件均勻散熱,有效提高所述主板的散熱效果。所述分流板與所述風道隔板的一部分之間限定出第一風道,所述分流板、所述容納腔的壁和所述風道隔板的另一部分之間限定出第二風道,所述分流板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風道和所述第二風道的通風口,所述線圈盤設在所述第二風道內,所述風機設在所述第一風道內,所述主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風道內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風道內。這樣可以通過設置所述通風口的大小來調節吹向所述線圈盤的風量,從而可以合理分配吹向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的風量。所述分流板包括:第一分流板,所述第一分流板與所述風道隔板相連,所述第一分流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殼體的上部,所述第一分流板與所述殼體上部之間的縫隙形成所述通風口,所述通風口將所述風機的風分配給所述線圈盤。通過第一分流板與殼體上部之間縫隙的大小起到控制分配給線圈盤的風量。所述分流板還包括:第二分流板,所述第二分流板與所述第一分流板相連,所述第二分流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分流板,所述第二分流板與所述殼體上部之間留有縫隙。由此可以使所述風機的風一部分從所述第二分流板與所述殼體之間的縫隙流向所述主板的位于所述第二風道內的部分,從而可以提高所述主板的散熱效果。所述第一風道內設有導流板,導流板從風機延伸至散熱器。導流板將風機吹出的風引導吹向散熱器。所述風機的風量為20立方英尺/分鐘-35立方英尺/分鐘。采用這種風量較大的風機才能有效滿足主板和線圈盤散熱的需求,尤其是風量大能使吹過散熱器后的余風熱量不高,溫度較低的余風再吹向主板上的其他電子元件進行散熱,從而實現風量合理分配,對各發熱部件均勻散熱。所述風機的進風口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底壁或側壁上。進風口位于側壁上時即是采用側進風的結構能有效避免風機吸風帶入水進入電磁爐內而影響電磁爐使用壽命。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磁爐的爆炸圖;和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磁爐的俯視圖。電磁爐1、殼體100、容納腔110、底座120、面蓋130、面板140、線圈盤200、主板300、散熱器310、風機400、風道隔板500、第一風道510、導流板511、第二風道520、進風口530、出風口 540、分流板600、第一分流板610、通風口 611、第二分流板62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爐,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具有容納腔;線圈盤,所述線圈盤設在所述容納腔內;主板,所述主板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主板位于所述線圈盤的一側;和風機,所述風機設在所述容納腔內且鄰近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用于同時對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吹風散熱。
【技術特征摘要】
1.種電磁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內具有容納腔; 線圈盤,所述線圈盤設在所述容納腔內; 主板,所述主板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主板位于所述線圈盤的一側;和 風機,所述風機設在所述容納腔內且鄰近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用于同時對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吹風散熱。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內設有風道隔板,所述風道隔板與所述容納腔的壁之間限定出風道,所述線圈盤、所述主板和所述風機設在所述風道內。3.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靠近風機的所述風道內設有將所述風機的風分別分配給所述線圈盤和所述主板的分流板。4.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在左右方向上與所述主板相對且在前后方向上與所述線圈盤相對,或者所述風機在左右方向上與所述線圈盤相對且在前后方向上與所述主板相對。5.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設有散熱器,所述散熱器上安裝有IGBT和/或橋堆,所述散熱器鄰近所述風機。6.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銘倫,
申請(專利權)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