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車輛碾壓所產生能量的發電裝置,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技術介紹
目前,公知的發電方式是筑壩水利、核能、火力、太陽能、風能。所述筑壩水利、核能發電它工程宏大,如遭遇地震戰爭則會擴大災害的程度。火力發電耗費有限能源。太陽能、風能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存儲電能的蓄電池造價高同時污染環境。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公知的發電方法的不足和危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車輛碾壓所產生能量的發電裝置,該裝置是由路面上行駛的車輛碾壓后通過N個受壓能量輸出器,將防凍液體通過液壓油管道引到阻斷活塞,隔離后改為液壓油傳動,推動小口徑活塞,再由小口徑活塞的活塞桿推動大口徑活塞,得到大劑量液壓油后再推動小口徑長活塞,帶動裝有助滑彈子的活塞管套產生往復動能,連接拉繩經助滑軌輪變向拉動拉繩式動能轉換囂,將往復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經變速囂變速帶動空壓機得到可儲存利用的氣壓能,將N個氣壓能并存于混凝土氣庫中,經壓力自動開關控制的氣動活塞式空氣管閥開啟10秒供氣,臨時驅動空氣動力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后、微處理器控制的電動空氣調壓控速閥隨之開啟,運行進入自動化控制,產生衡穩電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排除上述公知的發電方式的缺陷,能方便的在世界各地交通繁忙路段設置,混凝土氣庫存儲能量,能降低存儲能量的成本,安全環保,結構簡單,便于生產制造。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部件結構原理示意圖。圖中:1.受壓能量輸出器、2.液壓油管道、3.阻斷活塞、4小口徑活塞、5大口徑活塞、6小口徑長活塞、7活塞管套、8助滑彈子、9 拉繩、10助滑軌輪、11拉繩式動能轉換器、12變速囂、13空壓機、14混凝土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車輛碾壓所產生能量的發電裝置,其中包括:受壓能量輸出器(1)、液壓油管道(2)、阻斷活塞(3)、小口徑活塞(4)、大口徑活塞(5)、小口徑長活塞(6)、活塞管套(7)、助滑彈子(8)、拉繩(9)、助滑軌輪(10)、拉繩式動能轉換噐(11)、變速噐(12)、空壓機(13)、混凝土氣庫(14)、氣動活塞式空氣管閥(16)、壓力自動開關(19)、微處理器(20)、電動空氣調壓控速閥(21)、空氣動力發動機(22)、發電機(23),其特征是:當車輛壓過N個受壓能量輸出器(1)將防凍液體通過液壓油管道(2)引到阻斷活塞(3)隔離后改為液壓油傳動,推動小口徑活塞(4),再由小口徑活塞(4)的活塞杅推動大口徑活塞(5),得到大劑量液壓油后再推動小口徑長活塞(6),帶動裝有助滑彈子(8)的活塞管套(7)產生往復動能,連接拉繩(9)經助滑軌輪(10)變向拉動拉繩式動能轉換噐(11),將往復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經變速噐(12)變速帶動空壓機(13)得到可儲存利用的氣壓能,將N個氣壓能并存于混凝土氣庫(14)中,經壓力自動開關(19)控制的氣動活塞式空氣管閥(16)開啟10秒供氣,臨時驅動空氣動力發動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車輛碾壓所產生能量的發電裝置,其中包括:受壓能量輸出器(I)、液壓油管道(2)、阻斷活塞(3)、小口徑活塞(4)、大口徑活塞(5)、小口徑長活塞(6)、活塞管套(7)、助滑彈子(8)、拉繩(9)、助滑軌輪(10)、拉繩式動能轉換囂(11)、變速囂(12)、空壓機(13)、混凝土氣庫(14)、氣動活塞式空氣管閥(16)、壓力自動開關(19)、微處理器(20)、電動空氣調壓控速閥(21)、空氣動力發動機(22 )、發電機(23 ),其特征是:當車輛壓過N個受壓能量輸出器(I)將防凍液體通過液壓油管道(2)引到阻斷活塞(3)隔離后改為液壓油傳動,推動小口徑活塞(4 ),再由小口徑活塞(4 )的活塞桿推動大口徑活塞(5 ),得到大劑量液壓油后再推動小口徑長活塞(6),帶動裝有助滑彈子(8)的活塞管套(7)產生往復動能,連接拉繩(9)經助滑軌輪(10)變向拉動拉繩式動能轉換囂(11),將往復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經變速囂(12)變速帶動空壓機(13)得到可儲存利用的氣壓能,將N個氣壓能并存于混凝土氣庫(14)中,經壓力自動開關(19)控制的氣動活塞式空氣管閥(16)開啟10秒供氣,臨時驅動空氣動力發動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