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的集裝箱,直流融冰裝置包括連接的一次主設備和二次控制設備,集裝箱包括結構主體(1)、支撐絕緣結構和散熱系統;直流融冰裝置通過支撐絕緣結構固定在結構主體(1)內部的底板和墻體上,結構主體(1)內部設置一次主設備的位置均安裝有散熱系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集裝箱結構具備可移動性,滿足各種運輸和變電站場地等對尺寸、重量、抗震方面的要求,針對線路覆冰的突發性和多區域性,具有使用靈活和即到即用的特點。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可應用于移動式熱管冷卻型大容量直流融冰裝置,該結構作為外圍箱殼,為電氣設備提供絕緣固定支撐和電氣聯接,另外根據內部電氣設備溫升要求提供換熱功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力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的集裝箱。
技術介紹
目前直流融冰是解決架空導線覆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直流融冰是將交流電源通過直流融冰裝置(大功率電力電子設備)轉換為直流進而加熱一定長度的覆冰線路達到融冰的目的。直流融冰裝置按安裝方式可分為固定式和可車載移動式兩種,固定式直流融冰裝置主要電氣設備均安裝固定在房屋內,功率器件冷卻方式主要采用水冷卻,設備容量大,但因為設備不可移動,只能在固定范圍內使用,土建施工量大周期長,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可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電氣設備安裝在箱體內,節約土建成本,生產周期短,具備可移動性,相對使用靈活,其箱體外形尺寸必須滿足公路運輸和使用場地等要求,所以內部安裝的設備受到一定限制,電氣、結構設計均需考慮更嚴格的絕緣、散熱和強度要求。另外可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按功率器件冷卻方式可分為水冷卻和強迫風冷兩種,與固定式直流融冰裝置相比容量較小。水冷卻系統中主要包括水冷散熱器、水路管道、水機、室外熱交換器和控制系統,水冷卻方式適用于長期工作狀態,但其結構繁瑣、控制復雜、可靠性差、成本高,空間利用率低,另外室外熱交換器對環境條件要求高。強迫風冷方式中散熱系統主要包括散熱器、風機等,結構簡單,更適合緊湊的箱內結構使用。而直流融冰裝置工況特殊,工作時間短,更適合選擇強迫風冷方式。本申請所介紹這種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集裝箱結構箱體采用集裝箱結構形式、熱管強迫風冷,具備優良的電氣和機械性能,便于使用和運輸。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的集裝箱,可應用于移動式熱管冷卻型大容量直流融冰裝置,該結構作為外圍箱殼,為電氣設備提供絕緣固定支撐和電氣聯接,另外根據內部電氣設備溫升要求提供換熱功能。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的集裝箱,所述直流融冰裝置包括連接的一次主設備和二次控制設備,所述一次主設備包括電抗器、避雷器、互感器和晶閘管閥;所述二次設備包括控制柜;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集裝箱包括結構主體I和支撐絕緣結構;直流融冰裝置通過所述支撐絕緣結構固定在所述結構主體I內部的底板和墻體上。其中,所述結構主體I包括框架2以及框架2上設置的頂板3、側板4、底板6 ;所述結構主體(I)的框架2由工字鋼和矩形鋼管焊接形成;所述頂板3和側板4采用耐腐蝕的熱連軋鋼板;所述底板6分為兩層,上底板采用棱紋鋁板,通過螺釘固定在下底板上,下底板采用冷軋鋼板與底座直接焊為一體。其中,所述側板4的內壁上安裝有內墻板5 ;所述內墻板5采用帶有網孔的消音棉彩板。其中,所述結構主體I內部與所述牽引車頭由近到遠的方向上被劃分為控制室、電抗器室和晶閘管閥室;所述控制室放置控制柜;所述電抗器室放置所述一次主設備中的電抗器;所述晶閘管閥室放置所述一次主設備中的晶閘管閥。其中,所述結構主體I包括臺階7 ;所述臺階7設置在與牽引車頭連接的轉軸上,與所述控制室連接。其中,所述支撐絕緣結構包括絕緣子8和玻璃纖維加強環氧樹脂板9 ;所述絕緣子8固定設置在一次主設備與結構主體I的底板之間;所述玻璃纖維加強環氧樹脂板9固定設置在一次主設備與結構主體I的墻體之間。其中,所述集裝箱體內外除銹后,噴涂白色戶外重防腐蝕涂料。其中,所述結構主體I包括臺階7 ;所述臺階7設置在與牽引車頭連接的轉軸上,與所述控制室連接。與現有技術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本技術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集裝箱結構具備可移動性,滿足各種運輸和變電站場地等對尺寸、重量、抗震方面的要求,針對線路覆冰的突發性和多區域性,具有使用靈活和即到即用的特點。其可應用于移動式熱管冷卻型大容量直流融冰裝置,該結構作為外圍箱殼,為電氣設備提供絕緣固定支撐和電氣聯接,另外根據內部電氣設備溫升要求提供換熱功能。2、本技術結構主體I采用集裝箱式結構,機械性能優良,安裝使用方便,并具備很好的防腐性和很高的防護等級。3、本技術結構主體I內部分為控制室、電抗器室和晶閘管閥室,一、二次設備分離,便于使用。4、本技術熱管型散熱器9換熱率高,安裝方便,免維護。5、本技術風道系統13采用梯形結構形式,風阻小,利于空氣循環,密封性和剛度好,振動噪音小。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集裝箱結構外觀圖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集裝箱結構外觀圖后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集裝箱結構外觀圖左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集裝箱的室外觀圖右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集裝箱的內部主視圖(包括已安裝的一、二次設備)。圖6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集裝箱的內部俯視圖(包括已安裝的一、二次設備)。圖7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集裝箱的結構主體(I)內部主視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集裝箱的晶閘管閥室內的散熱系統主視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集裝箱的電抗器室內的散熱系統主視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熱管散熱器主視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個熱管散熱器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一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的集裝箱,所述直流融冰裝置包括連接的一次主設備和二次控制設備,一次主設備包括電抗器、避雷器、互感器和晶閘管閥等;二次控制設備包括控制柜;一次主設備和二次控制設備間用銅排聯接。集裝箱結構外觀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其內部布置圖如圖5和圖6所示,集裝箱包括結構主體I和支撐絕緣結構;直流融冰裝置通過支撐絕緣結構固定在結構主體I內部的底板和墻體上。如圖7所示,所述結構主體I采用集裝箱式結構,主體框架2由工字鋼和矩形鋼管焊接而成,并按計算所得重心位置設置吊裝件;頂板3及側板4采用耐腐蝕結構用熱連軋鋼板;內墻板5采用帶有網孔的消音棉彩板;底板6分為兩層,上底板采用棱紋鋁板,螺釘固定便于布線拆卸,下底板采用冷軋鋼板與底座直接焊為一體。臺階結構7可有效利用與牽引車連接轉軸處的空間,使結構主體I滿足最大長度尺寸同時符合國家交通運輸規定。箱體內外徹底除銹后,噴涂白色戶外重防腐蝕涂料,達到海運集裝箱防腐要求。結構主體I內部分按照離牽引車頭由近及遠的方向上被劃分為控制室、電抗器室和晶閘管閥室。所述支撐絕緣結構主要包括絕緣子8和玻璃纖維加強環氧樹脂板9。絕緣子8用來支撐一次主設備,并滿足設備使用時的電氣絕緣。玻璃纖維加強環氧樹脂板9 一端安裝在一次主設備上,另一端固定在結構主體I內壁相應的固定點上。如圖5和圖6所不。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但區別點在于:本實施例的集裝箱上還設有散熱系統,所述散熱系統安裝在所述結構主體I和所述一次主設備功率器件之間,即有一次主設備的位置均安裝有散熱系統。所述散熱系統放置的主視圖如圖8和圖9所示。散熱系統主要針對功率器件正常工作所要求的溫升條件進行熱設計,其中換熱方式主要涉及傳導和對流兩部分,散熱系統包括熱管型散熱器10、送風風機11、排風風機12-13、風道系統14和風口 15,其風口 15為進出風口。一次主設備中電抗器和晶閘管閥是主要發熱源,分別安裝在電抗器室和晶閘管閥室,彼此相互影響小。電抗器室布置圖如圖9所示,一側板下部利用進線孔為進風孔,另一側設有風機13和出風孔15。由于晶閘管閥內部大功率元件分布面積大,對溫度環境要求嚴格,所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的集裝箱,所述直流融冰裝置包括連接的一次主設備和二次控制設備,所述一次主設備包括電抗器、避雷器、互感器和晶閘管閥;所述二次設備包括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裝箱包括結構主體(1)和支撐絕緣結構;?直流融冰裝置通過所述支撐絕緣結構固定在所述結構主體(1)內部的底板和墻體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車載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的集裝箱,所述直流融冰裝置包括連接的一次主設備和二次控制設備,所述一次主設備包括電抗器、避雷器、互感器和晶閘管閥;所述二次設備包括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裝箱包括結構主體(I)和支撐絕緣結構; 直流融冰裝置通過所述支撐絕緣結構固定在所述結構主體(I)內部的底板和墻體上。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主體(I)包括框架(2)以及框架(2)上設置的頂板(3)、側板(4)、底板(6); 所述結構主體(I)的框架(2)由工字鋼和矩形鋼管焊接形成; 所述頂板(3)和側板(4)采用耐腐蝕的熱連軋鋼板; 所述底板(6)分為兩層,上底板采用棱紋鋁板,通過螺釘固定在下底板上,下底板采用冷軋鋼板與底座直接焊為一體。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4)的內壁上安裝有內墻板(5);所述內墻板(5 )采用帶有網孔的消音棉彩板。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雷,王承民,常忠,王愛,袁洪亮,郎平,張偉華,任西周,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中電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