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體公開了一種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包括扶手、工作臺、支腿和踏板,所述的扶手設于工作臺的一側,所述的支腿用于支撐工作臺,所述的支腿上設有卡槽,所述的踏板與支腿活動連接,當踏板在豎直位置時,正好定位于卡槽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防滑踏板不用時處于豎直狀態并定位于限位卡槽內,節省了車輛空間;使用時將防滑踏板放置水平狀態,使踏板連接板的限位支腿與限位卡槽緊密接觸,可方便上下扶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半掛牽引車上車扶梯,尤其是涉及一種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
技術介紹
目前半掛牽引車的上車扶梯受整車布置空間所限制,踏板較窄,攀登時不能有足夠的接觸面積,增大了攀登難度;同時過渡工作臺寬度窄,人員不能自由通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包括扶手、工作臺、支腿和踏板,所述的扶手設于工作臺的一側,所述的工作臺下面設有支腿,所述的支腿上設有與踏板配合的卡槽,所述的踏板與支腿活動連接。所述的工作臺的底面的兩側各設有一個縱向支撐梁。所述的支腿有兩個,并且設于工作臺的前面,每個支腿與一個輔助支撐連接板連接,所述的輔助支撐連接板與輔助支撐拉桿相連,所述的輔助支撐拉桿與縱向支撐梁連接,所述的兩個支腿左右對稱,且呈槽型結構,支腿上設有安裝孔,所述支腿上面的卡槽為不對稱的U型。所述的兩個輔助支撐拉桿焊接分別焊接在兩個支腿上。所述的兩個輔助支撐拉桿與兩個輔助支撐連接板通過螺栓螺母連接,兩個輔助支撐連接板通過螺栓螺母與兩個縱向支撐梁連接。所述的工作臺通過內六角盤頭螺釘與兩個縱向支撐梁連接。所述的兩個縱向支撐梁之間焊接有橫向的連接板。所述的工作臺和踏板上設有若干孔,所述的扶手為呈U型的管狀結構,其開口端扁平。所述的工作臺的兩側還設有加強支撐板。所述的踏板通過連接板與支腿連接,所述的踏板通過螺栓連接于連接板上,連接板通過圓柱銷、開口銷與支腿連接。本技術的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為裝配總成,包括前、后縱向支撐梁,支撐梁連接板焊接總成,過渡防滑工作臺連接焊接總成,過渡防滑工作臺,前、后支腿,前、后踏板連接板,防滑踏板,踏板限位卡槽,前、后輔助支撐連接板,前、后輔助支撐拉桿焊接總成,過渡工作臺側加強支撐焊接總成,上車扶手。使用本技術時,本技術與車架緊固連接,這種結構不僅解決了焊接式上車扶梯安裝不便的問題,同時方便更換備件。2.本技術結構緊湊,防滑踏板不用時處于豎直狀態并定位于限位卡槽內,節省了車輛空間;使用時將防滑踏板放置水平狀態,使踏板連接板的限位支腿與限位卡槽緊密接觸,可方便上下扶梯。3.本技術設有過渡工作臺側加強支撐,增加了過渡工作臺的寬度,使人員可以輕松通行。4.本技術安全可靠,結構緊湊。便于安裝,方便實用,適宜推廣應用。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安裝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使用示意圖。圖中:1上車扶手,2過渡防滑工作臺,3前縱向支撐梁,4支撐梁連接板焊接總成,5前輔助支撐連接板,6后縱向支撐梁,7后輔助支撐連接板,8螺栓和螺母緊固組合,9前輔助支撐拉桿焊接總成,10后輔助支撐拉桿焊接總成,11前支腿,12圓柱銷和開口銷連接組合,13后支腿,14防滑踏板,15內六角盤頭螺釘,16過渡工作臺側加強支撐焊接總成,17前踏板連接板,18后踏板連接板,19踏板限位卡槽,20十字槽半沉頭螺釘和螺母緊固組合,21過渡防滑工作臺連接焊接總成,22車架,23螺栓和螺母連接組合。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以及圖3所示,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為裝配總成,包括前、后縱向支撐梁,支撐梁連接板焊接總成,過渡防滑工作臺連接焊接總成,過渡防滑工作臺,前、后支腿,前、后踏板連接板,防滑踏板,踏板限位卡槽,前、后輔助支撐連接板,前、后輔助支撐拉桿焊接總成,過渡工作臺側加強支撐焊接總成,上車扶手。前縱向支撐梁3,后縱向支撐梁6與支撐梁連接板焊接總成4通過螺栓和螺母連接組合23平行連接于車架22上。前支腿11與前縱向支撐梁3,后支腿13與后縱向支撐梁6分別通過螺栓和螺母緊固組合8連接;前支腿11與后支腿13與支撐梁連接板焊接總成4通過螺栓和螺母緊固組合8連接。上車扶手I和過渡防滑工作臺2與前縱向支撐梁3通過螺栓和螺母緊固組合8連接,過渡防滑工作臺2還與后縱向支撐梁6和過渡工作臺側加強支撐焊接總成16通過螺栓和螺母緊固組合8及內六角盤頭螺釘15連接。前踏板連接板17與前支腿11,后踏板連接板18與后支腿13通過圓柱銷和開口銷連接組合12連接;防滑踏板14與前踏板連接板17、后踏板連接板18通過十字槽半沉頭螺釘和螺母緊固組合20連接。前輔助支撐連接板5與前縱向支撐梁3,后輔助支撐連接板7與后縱向支撐梁6通過螺栓和螺母緊固組合8連接;前輔助支撐拉桿焊接總成9與前輔助支撐連接板5和前支腿11,后輔助支撐拉桿焊接總成10與后輔助支撐連接板7和后支腿13通過螺栓和螺母緊固組合8連接。過渡防滑工作臺側加強支撐焊接總成16為楔形半封閉結構,包括楔形連接和焊接方螺母,該焊接方螺母焊接于楔形連接的安裝孔處。前、后輔助支撐拉桿焊接總成互為左右對稱件,包括前、后輔助支撐拉桿及方形帶孔連接板,其帶孔連接板焊接于輔助支撐拉桿的一端;優選的,所述的過渡工作臺側加強支撐焊接總成16安裝在后縱向支撐梁6外側以增加過渡防滑工作臺2的寬度。優選的,所述的圓柱銷12可在前踏板連接板17和后踏板連接板18的滑槽內滑動翻轉。優選的,所述的前踏板連接板17和后踏板連接板18的限位支腿可以在踏板限位卡槽19內定位。優選的,所述的防滑踏板14在不使用時為豎直狀態,使用時放置水平狀態。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包括扶手、工作臺、支腿和踏板,所述的扶手設于工作臺的一側,所述的工作臺下面設有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上設有與踏板配合的卡槽,所述的踏板與支腿活動連接。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臺的底面的兩側各設有一個縱向支撐梁。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有兩個,并且設于工作臺的前面,每個支腿與一個輔助支撐連接板連接,所述的輔助支撐連接板與輔助支撐拉桿相連,所述的輔助支撐拉桿與縱向支撐梁連接,所述的兩個支腿左右對稱,且呈槽型結構,支腿上設有安裝孔,所述支腿上面的卡槽為不對稱的u型。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輔助支撐拉桿焊接分別焊接在兩個支腿上。5.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輔助支撐拉桿與兩個輔助支撐連接板通過螺栓螺母連接,兩個輔助支撐連接板通過螺栓螺母與兩個縱向支撐梁連接。6.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臺通過內六角盤頭螺釘與兩個縱向支撐梁連接。7.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縱向支撐梁之間焊接有橫向的連接板。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臺和踏板上設有若干孔,所述的扶手為呈U型的管狀結構,其開口端扁平。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臺的兩側還設有加強支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帶可翻轉踏板的上車扶梯,包括扶手、工作臺、支腿和踏板,所述的扶手設于工作臺的一側,所述的工作臺下面設有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上設有與踏板配合的卡槽,所述的踏板與支腿活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曉清,朱寶黎,劉瑞,韓兆運,李廣亭,杜興錄,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