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設計的軸承壓入裝置,包括夾具和壓頭。夾具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滾珠;滾珠通過滾珠保持架置于上、下基板之間,下基板的一側裝有定位件,另一側裝有夾緊件,上基板上裝有彈性板。壓頭包括聯接桿、壓套、導套和彈簧。導套在壓套的外面,聯接桿和壓套同軸安裝,彈簧沿徑向置于壓套的外側。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裝置進行軸承壓入時其最大壓入力與平穩壓入力近似等于傳統裝配方法的五分之一,可緩解軸承壓入過程中的沖擊,保證其裝配質量。(*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軸承壓入裝置,適用于中小型機電產品中軸承的機器人化壓入裝配作業,屬機加工
對于機電產品裝配中大量存在的各種壓力配合插入裝配作業,如軸承外圈與軸承座裝配,由于要求裝配位姿精度高、所需壓入力大等原因,至今難以實現高質量的自動裝配操作。目前,這些作業均由人工敲打或借助簡單工裝由壓力機完成,這種裝配方法由于不能保證軸承中心線與軸承孔中心線在裝配過程中一直保持平行,常導致軸承外圈將軸承孔刮損,使裝配質量下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軸承壓入裝置,用于加工中心的機器人化裝配作業,在軸承壓入過程中既可吸收水平位置誤差,又可保證軸承中心線與孔的中心線在裝配過程中一直保持平行,從而實現高質量的軸承壓入裝配。本專利技術設計的軸承壓入裝置,包括夾具和壓頭。夾具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滾珠;滾珠通過滾珠保持架置于上、下基板之間,下基板的一側裝有定位件,該定位件的一端通過轉軸和螺釘固定在下基板上,另一端的端面與上基板在同一平面,下基板的相對另一側裝有夾緊件,該夾緊件的一端通過轉軸和螺釘固定在下基板上,另一端的端面與上基板在同一平面,下基板的第三側中心部位裝有固定塊,同側的上基板上裝有彈性板,彈性板的一端與固定塊相對固定,上基板上設有定位標記。壓頭包括聯接桿、壓套、導套和彈簧,導套在壓套的外面,聯接桿和壓套同軸安裝,壓套的端部同軸安裝有背母和調整套,彈簧沿徑向置于壓套的外側,亦即導套與調整套之間,導套端部沿圓周均布有夾爪,夾爪的一端固定在導套端部的外壁上,另一端成U行伸向圓心。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軸承壓入裝置和采用傳統裝配方法進行軸承壓入時,比較其最大壓入力與平穩壓入力之比,可以看出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軸承壓入置進行軸承壓入時其最大壓入力與平穩壓入力之比近似等于采用傳統裝配方法時的五分之一,說明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軸承壓入裝置可以有效地緩解軸承壓入過程中的沖擊,保證軸承裝配質量。 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設計的軸承壓入裝置中夾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設計的軸承壓入裝置中壓頭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附圖詳細介紹本專利技術的內容。在圖1~圖2中,1是夾具接口、2是夾緊件上緊螺釘、3是夾緊件、4是上基板、5是滾珠保持架、6是滾珠、7是下基板、8是定位件上緊螺釘、9是定位件、10是夾緊件轉軸、11是固定塊、12是彈性板、13是定位件轉軸;圖3中14是聯接螺釘、15是聯接桿、16是背母、17是調整套、18是彈簧、19是導套、20是壓套、21是螺釘、22是夾爪、23是待裝配軸承,24是上基板上的定位標記。如圖1和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設計的軸承壓入裝置,包括夾具和壓頭。夾具包括上基板4、下基板7和滾珠6;滾珠6通過滾珠保持架5置于上、下基板之間,下基板7的一側裝有定位件9,該定位件9的一端通過轉軸13和螺釘8固定在下基板上,另一端的端面與上基板在同一平面,下基板的相對另一側裝有夾緊件3,該夾緊件的一端通過轉軸10和螺釘2固定在下基板上,另一端的端面與上基板在同一平面,下基板的第三側中心部位裝有固定塊11,同側的上基板上裝有彈性板12,彈性板的一端與固定塊相對固定,上基板上設有定位標記24。壓頭包括聯接桿15、壓套20、導套19和彈簧18,導套在壓套的外面,聯接桿15和壓套20同軸安裝,壓套的端部同軸安裝有背母16和調整套17,彈簧18沿徑向置于壓套的外側,亦即導套19與調整套17之間,導套端部沿圓周均布有夾爪22,夾爪22的一端通過螺釘21固定在導套端部的外壁上,另一端成U行伸向圓心。本專利技術設計的軸承壓入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夾具接口1通過螺栓與加工中心工作臺T型槽連接。在加工作業時,定位件9通過定位件上緊螺釘8上緊在下基板7上,對上基板4起定位作用;夾緊件3通過夾緊件上緊螺釘2與下基板7的連接對上基板4起夾緊作用,由于定位件9和夾緊件3在與上基板4的結合面處是沿垂向的小角度斜面貼合,在夾緊時可以對上基板4產生向下的力,使上基板4可以牢固地壓在滾珠6上,同時定位件9和夾緊件3和上基板4具有沿側向配合的斜面,可以保證上基板在水平方向的精確定位;在裝配作業時,定位件上緊螺釘8及夾緊件上緊螺釘2松開,定位件9和夾緊件3與上基板4脫離接觸,上基板4浮于滾珠6上,處于柔順狀態,柔順剛度取決于彈性板12的剛度。在壓頭的結構中軸承的抓拿依靠三片沿圓周120度分布的夾爪22完成。軸承的壓入通過聯接桿15、壓套20完成,導套19在壓入過程中起導向作用。權利要求1.一種軸承壓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夾具和壓頭;所述的夾具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滾珠;滾珠通過滾珠保持架置于上、下基板之間,下基板的一側裝有定位件,該定位件的一端通過轉軸和螺釘固定在下基板上,另一端的端面與上基板在同一平面,下基板的相對另一側裝有夾緊件,該夾緊件的一端通過轉軸和螺釘固定在下基板上,另一端的端面與上基板在同一平面,下基板的第三側中心部位裝有固定塊,同側的上基板上裝有彈性板,彈性板的一端與固定塊相對固定,上基板上設有定位標記;所述的壓頭包括聯接桿、壓套、導套和彈簧,導套在壓套的外面,聯接桿和壓套同軸安裝,壓套的端部同軸安裝有背母和調整套,彈簧沿徑向置于壓套的外側,亦即導套與調整套之間,導套端部沿圓周均布有夾爪,夾爪的一端固定在導套端部的外壁上,另一端成U行伸向圓心。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設計的軸承壓入裝置,包括夾具和壓頭。夾具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滾珠;滾珠通過滾珠保持架置于上、下基板之間,下基板的一側裝有定位件,另一側裝有夾緊件,上基板上裝有彈性板。壓頭包括聯接桿、壓套、導套和彈簧。導套在壓套的外面,聯接桿和壓套同軸安裝,彈簧沿徑向置于壓套的外側。本專利技術的裝置進行軸承壓入時其最大壓入力與平穩壓入力近似等于傳統裝配方法的五分之一,可緩解軸承壓入過程中的沖擊,保證其裝配質量。文檔編號B23P19/02GK1265951SQ0010555公開日2000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31日專利技術者張佰鵬, 徐家球, 孟威, 舒蘇東 申請人:清華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軸承壓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夾具和壓頭:所述的夾具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滾珠;滾珠通過滾珠保持架置于上、下基板之間,下基板的一側裝有定位件,該定位件的一端通過轉軸和螺釘固定在下基板上,另一端的端面與上基板在同一平面,下基板的相對另一側裝有夾緊件,該夾緊件的一端通過轉軸和螺釘固定在下基板上,另一端的端面與上基板在同一平面,下基板的第三側中心部位裝有固定塊,同側的上基板上裝有彈性板,彈性板的一端與固定塊相對固定,上基板上設有定位標記;所述的壓頭包括聯接桿、壓套、導套和彈簧,導套在壓套的外面,聯接桿和壓套同軸安裝,壓套的端部同軸安裝有背母和調整套,彈簧沿徑向置于壓套的外側,亦即導套與調整套之間,導套端部沿圓周均布有夾爪,夾爪的一端固定在導套端部的外壁上,另一端成U行伸向圓心。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伯鵬,徐家球,孟威,趙大泉,舒蘇東,
申請(專利權)人:清華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