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車橋橋殼終擴孔模結構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種車橋橋殼終擴孔模的鎖模機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車橋橋殼終擴孔模的鎖模機構通過螺桿和螺母直接將模板和模塊固定連接在一起,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模塊需要隨著車橋橋殼的尺寸大小更換,更換過程需要拆卸模板再更換模塊,非常麻煩,影響生產效率,且模塊上有螺孔,造成工件上出現壓印。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拆方便,提高生產效率,對工件不造成傷害的車橋橋殼終擴孔模的鎖模機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橋橋殼終擴孔模的鎖模機構,包括模板和模塊,模塊與模板固定連接,其創新在于:還包括具有安裝孔的兩個鎖模塊和至少一個緊固件,模板的兩端面分別上設有第一鎖模槽,模板的側面上設有至少一條第一定位槽,第一鎖模槽靠近模塊的側面為斜面,模塊上設有第二鎖模槽,模塊的側面上設有與模板的定位槽相匹配的至少一條第二定位槽,第二鎖模槽靠近模板的側面為斜面,鎖模塊的兩端為鎖緊段,鎖緊段的兩個內側面也均為斜面,且分別與模板的第一鎖模槽和模塊的第二鎖模槽相配合,緊固件依次穿過其中一個鎖模塊的安裝孔、模板的第一定位槽與模塊的第二定位槽構成的安裝空間和另一個鎖模塊的安裝孔,將鎖模塊兩個鎖緊段側面的斜面分別鎖在模板的第一鎖模槽的斜面和模塊的第二定位槽的斜面上。所述緊固件為螺桿和螺母結構。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鎖模塊將鎖模塊兩個鎖緊段側面的斜面分別鎖在模板的第一鎖模槽的斜面和模塊的第二定位槽的斜面上,因此鎖緊牢固,而且在拆卸換模塊時,只要稍微旋送緊固件,就能將模板的第一鎖模槽的斜面和模塊的第二鎖模槽的斜面與鎖模塊兩個鎖緊段側面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橋橋殼終擴孔模的鎖模機構,包括模板(1)和模塊(2),模塊(2)與模板(1)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安裝孔(3?1)的兩個鎖模塊(3)和至少一個緊固件(4),模板(1)的兩端面分別上設有第一鎖模槽(1?1),模板(1)的側面上設有至少一條第一定位槽(1?2),第一鎖模槽(1?1)靠近模塊(2)的側面為斜面,模塊(2)上設有第二鎖模槽(2?1),模塊(2)的側面上設有與模板(1)的定位槽(1?2)相匹配的至少一條第二定位槽(2?2),第二鎖模槽(2?1)靠近模板(1)的側面為斜面,鎖模塊(3)的兩端為鎖緊段(3?2),鎖緊段(3?2)的兩個內側面也均為斜面,且分別與模板(1)的第一鎖模槽(1?1)和模塊(2)的第二鎖模槽(2?1)相配合,緊固件(4)依次穿過其中一個鎖模塊(3)的安裝孔(3?1)、模板(1)的第一定位槽(1?2)與模塊(2)的第二定位槽(2?2)構成的安裝空間和另一個鎖模塊(3)的安裝孔(3?1),將鎖模塊(3)兩個鎖緊段(3?2)側面的斜面分別鎖在模板(1)的第一鎖模槽(1?1)的斜面和模塊(2)的第二定位槽(2?2)的斜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橋橋殼終擴孔模的鎖模機構,包括模板(I)和模塊(2),模塊(2)與模板(I)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安裝孔(3-1)的兩個鎖模塊(3)和至少一個緊固件(4),模板(I)的兩端面分別上設有第一鎖模槽(1-1 ),模板(I)的側面上設有至少一條第一定位槽(1-2),第一鎖模槽(1-1)靠近模塊(2)的側面為斜面,模塊(2)上設有第二鎖模槽(2-1),模塊(2)的側面上設有與模板(I)的定位槽(1-2)相匹配的至少一條第二定位槽(2-2),第二鎖模槽(2-1)靠近模板(I)的側面為斜面,鎖模塊(3)的兩端為鎖緊段(3-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建明,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明杰模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