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鈦釘成型機的鈦絲矯直部件,所述的鈦絲校直部件包括一組水平交錯設置且中心距小于帶槽滾輪的水平帶槽滾輪和一組豎直交錯設置且中心距小于帶槽滾輪的豎直帶槽滾輪,在所述的豎直帶槽滾輪后部還設置有一對上下豎直對稱設置的第二豎直帶槽滾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矯直部件,首先利用兩組交錯設置的帶槽滾輪去彎,最后利用一對第二豎直帶槽滾輪矯直,提高出絲時的筆直度,繼而提高鈦釘的成型效果,提高產品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
,特別是涉及一種鈦釘成型機的鈦絲矯直部件。
技術介紹
鈦釘廣泛用于醫療器械,吻合器、縫合器、直線切割、腔鏡下直線切割、鈦夾鉗(血管鉗)等器械產品中,被常用于外科胃、肺組織和消化道手術組織的吻合、縫合手術中。但是因為鈦絲過于細小,在校直、成形、切斷時效率低下且成形效果不佳,所以目前鈦釘的成形方式多為手動或半自動,沒有一種快速的、自動的成形設備,就造成現在成形效率低下,成形效果不佳,成型費用昂貴。而且現有技術的鈦絲矯直部件調整不夠靈活,矯直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鈦釘成型機的鈦絲矯直部件。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鈦釘成型機的鈦絲矯直部件,包括一組水平交錯設置且中心距小于帶槽滾輪的水平帶槽滾輪和一組豎直交錯設置且中心距小于帶槽滾輪的豎直帶槽滾輪,在所述的豎直帶槽滾輪后部還設置有一對上下豎直對稱設置的第二豎直帶槽滾輪。在所述的水平帶槽滾輪前部還設置有導向塊,所述的導向塊沿其軸向設置有允許鈦絲穿過的長孔。所述的水平帶槽滾輪、豎直帶槽滾輪和第二豎直帶槽滾輪以及導向塊均固定設置在輪座上,所述的輪座與底板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矯直部件,首先利用兩組交錯設置的帶槽滾輪去彎,最后利用一對第二豎直帶槽滾輪矯直,提高出絲時的筆直度,繼而提高鈦釘的成型效果,提高產品質量。附圖說明圖1所示為本技術的成型機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技術的鈦釘成型機仰視結構意圖;圖3所示為圖2所示C-C截面結構示意圖;圖4所示為本技術的鈦釘整形機的局部部件結構示意圖;圖5所示為鈦絲定長輸送部件結構示意圖;圖6所示為圖5的E-E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6所示,本技術的鈦釘成型機包括豎直設置的作為支架的底板1,料卷支撐部件,張力調整部件,鈦絲校直部件,鈦絲定長輸送部件、鈦絲裁斷部件,鈦釘成型部件,鈦釘推出部件,鈦釘定位部件和鈦釘整形部件。所述的料卷支撐部件包括與底板I可旋轉連接并用于支撐定位鈦絲卷2f的料卷支撐軸2a,料卷支撐軸2a為氣脹軸以方便快速拆卸鈦絲卷,底板I之上還設置有一個剎車裝置(未圖示)與料卷支撐軸相連動,以限制料卷支撐部件轉速,保持整個機構的平穩運行。鈦絲張力調整部件包括兩個可旋轉固定設置在底板之上的第一定帶槽滾輪2b和第二定帶槽滾輪2c,設置在兩定帶槽滾輪之間并可沿導軌2g相對底板上下滑動的動帶槽滾輪2d,所述的動帶槽滾輪2d可以借助其重力保持鈦絲預定張力,同時,借助其可上下移動,起到蓄能并匹配前后速度的效果。優選地,所述的鈦絲張力調整部件設置在上部而矯直部件設置在下部,鈦絲張力調整部件與鈦絲矯直部件間設置有下表面與鈦絲矯直部件齊平的調整槽輪2h,以及設置在調整槽輪2h和第二定帶槽滾輪2c之間用于調整鈦絲方向的轉向帶槽滾輪2e,其中,第二定帶槽滾輪2c和轉向帶槽滾輪2e的外側邊在同一豎直線上,所述的所述的轉向帶槽滾輪2e下表面與調整槽輪上表面齊平,且各帶槽滾輪都位于同一平面之內,以提聞其矯直效果。鈦絲從鈦絲卷引出繞過第一定帶槽滾輪2b,通過第一定帶槽滾輪2b繞到設置在導軌2g上的動帶槽滾輪2d下方,通過動帶槽滾輪2d的自重進行鈦絲的張緊,再由動帶槽滾輪2d下方繞到第二定帶槽滾輪2c上方,然后從此處繞到轉向帶槽滾輪2e上的帶槽滾輪下方,最后繞過調整槽輪2h進入鈦釘校直部件3,所述的調整槽輪的直徑比較大,通過該調整槽輪后可使得鈦絲弧度變小,便于下步矯直操作。鈦絲校直部件包括與所述的底板固定連接的輪座3c,可旋轉地設置在輪座3c上的一組5個水平交錯設置的水平帶槽滾輪3a和一組5個豎直交錯設置的豎直帶槽滾輪3d ;其中,所述的帶槽滾輪交錯擺放時豎直和水平方向的中心距均小于帶槽滾輪的直徑。在所述的豎直帶槽滾輪后部還設置有一對上下豎直對稱設置的第二豎直帶槽滾輪3e,利用交錯設置的水平和豎直帶槽滾輪,可以有效對鈦絲進行去彎矯直,而在最后利用一對上下豎直對稱設置的第二豎直帶槽滾輪可以保證出絲時的筆直度,提高后后續產品加工質量。同時,在水平帶槽滾輪3a與調整槽輪間設置有導向塊3b,所述的導向塊沿其軸向設置有允許鈦絲穿過的長孔以調節鈦絲的調直精度。鈦絲的定長輸送部件包括固定在底座4b上的氣缸4p,與所述的氣缸4p連動的一個棘輪棘齒以及定長驅動機構40,具體地說,所述的氣缸4p尾部與底板鉸接,端部與擺臂一端鉸接,所述的擺臂另一端與棘輪可傳動連接,當氣缸一個動作,即伸出然后縮回可借助擺動驅動所述的棘輪旋轉一周,然后所述的棘輪被棘齒和氣缸同時定位。所述的定長驅動機構4o包括一個與所述的棘輪傳動連接的主動輪4r和一個與所述的主動輪保持預定壓力接觸的被動輪4q,所述的被動輪4q靠兩個彈簧向主動輪4r施加壓力,鈦絲從兩個輪之間穿過,當主動輪被驅動轉動時可給鈦絲提供向前輸送的動力。即借助氣缸4p驅動棘輪機構繼而帶動主動輪4r間歇式轉動,氣缸一個行程與鈦釘定長相匹配,同時也為鈦絲向前輸送提供動力。所述的鈦絲裁斷部件設置在水平設置且與底板固定連接的底座4b上,所述的鈦絲裁斷部件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定刀座4a和形成在上凸模4d —側的動刀結構,所述的上凸模的動刀結構可為一個鋒利的切刀或者切面,即定刀座和上凸模兩者構成一個剪切機構以裁斷鈦絲,利用成型步驟同步完成裁斷步驟,提高設備的緊湊性,同時也降低了控制復雜性,提高生產效率。所述的鈦釘成型部件包括與定刀座4a相鄰地設置在底座之上并可受驅前后水平運動的上凸模4d和對應地設置在上凸模行程上的下凹模4k,通過設置上凸模和下凹模的匹配形狀,可以進行鈦釘的成型,其中所述的鈦釘成型部件的上凸模由氣缸驅動,所述的上凸模和底板間設置有導軌滑塊結構以提高上凸模的運動精度。所述的鈦釘推出部件包括設置在底座4b與下凹模4k相異側的推出氣缸5a,受驅可將鈦釘自下凹模向下頂出至鈦釘定位部件工位的頂塊5b,優選地,所述的頂塊5b的厚度小于鈦絲直徑,頂塊與下凹模4k滑動配合,兩者之間可設置軌道滑塊或滑塊凹槽式結構以對頂塊的運動進行限制。具體地說,鈦釘推出部件的頂塊由推出氣缸5a驅動,所述的推出氣缸固定設置在底座4b上部并通過貫穿的孔與頂塊傳動連接。所述的鈦釘定位部件包括固定設置在下凹模下方的止位塊4n,所述的止位塊與下凹模間形成有與所述的鈦釘形狀匹配且可允許鈦釘受迫進入的間隙,其中,止位塊4n與下凹模4k間隙小于鈦絲直徑,其可允許鈦釘在頂持時進入間隙中并靠摩擦力防止鈦釘滑落,其中,在一個鈦釘被頂入間隙的同時,裁切完畢的鈦釘會被頂出進入至儲料部件以備后續加工。所述的鈦釘整形部件包括一組分別位于鈦釘兩腳兩側的切刀6a和6b,所述的切刀可分別受整形氣缸6e和6f的驅移動往復運動,所述的切刀與下凹模4k構成剪切機,通過剪切將鈦釘切割整形。其中,為提高所述的切刀運動的精準度,所述的切刀與底板間設置有導軌滑塊結構6c和6d,借助導軌滑塊結構可以有效提高對切刀的精度控制。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鈦釘成型機的鈦絲矯直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組水平交錯設置且中心距小于帶槽滾輪的水平帶槽滾輪和一組豎直交錯設置且中心距小于帶槽滾輪的豎直帶槽滾輪,在所述的豎直帶槽滾輪后部還設置有一對上下豎直對稱設置的第二豎直帶槽滾輪。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鈦釘成型機的鈦絲矯直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組水平交錯設置且中心距小于帶槽滾輪的水平帶槽滾輪和一組豎直交錯設置且中心距小于帶槽滾輪的豎直帶槽滾輪,在所述的豎直帶槽滾輪后部還設置有一對上下豎直對稱設置的第二豎直帶槽滾輪。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絲矯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立軍,郭慶鵬,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瑞貝精密機械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