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煉機,包括箱本體,所述箱本體的頂端安裝有蓋板,所述箱本體通過輸送裝置與飛灰儲存裝置連接,其中,還包括: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安裝在所述混煉機中;噴灑裝置,所述噴灑裝置接入所述箱本體內;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攪拌裝置連接;排出裝置,所述排出裝置設置在所述箱本體的排出口處;返塵裝置,所述返塵裝置與所述飛灰儲存裝置連接,所述飛灰儲存裝置、所述箱本體和所述返塵裝置整體形成密封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使得飛灰處理物與穩定化藥劑攪拌均勻,充分,并且能夠有效地避免攪拌過程中飛灰逸散,防止二次污染環境。(*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飛灰處理領域,尤其是一種混煉機。
技術介紹
隨著焚燒技術的不斷發展,焚燒已經成為當前處理固廢比較常見的方法之一。然而,固廢焚燒后會產生飛灰,飛灰中因含重金屬和二噁英,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須對其采取適當措施進行處置。目前常見飛灰混煉設備有單軸或雙軸型的混煉機,通過在軸上設置葉片來進行飛灰的混合攪拌,然而現有的這些混煉設備在混合飛灰處理物時往往不能夠混合均勻、充分,而且在操作過程中揚塵大,容易泄露,而且結構復雜,維護和檢修也十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混煉機。通過本技術能夠克服飛灰處理物攪拌不均勻、不充分以及現有混煉機處理效果差等技術問題。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混煉機,包括箱本體,所述箱本體的頂端安裝有蓋板,所述箱本體通過輸送裝置與飛灰儲存裝置連接,其中,還包括: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安裝在所述箱本體中;噴灑裝置,所述噴灑裝置接入所述箱本體內;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攪拌裝置連接;排出裝置,所述排出裝置設置在所述箱本體的排出口處;返塵裝置,所述返塵裝置與所述飛灰儲存裝置連接,所述飛灰儲存裝置、所述箱本體和所述返塵裝置整體形成密封結構。上述的混煉機,其中,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多個葉片,所述多個葉片固定安裝在所述攪拌裝置上,用于攪拌所述箱本體中的飛灰處理物。上述的混煉機,其中,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在所述攪拌軸上安裝有多個所述葉片。上述的混煉機,其中,所述攪拌裝置軸上還連接有刮板,所述刮板接近所述箱本體的內壁。上述的混煉機,其中,所述噴灑裝置與所述攪拌裝置連接,所述噴灑裝置與所述攪拌裝置一同轉動。上述的混煉機,其中,所述排出裝置包括擋板結構,所述擋板結構與氣缸連接。上述的混煉機,其中,所述箱本體的內壁涂有一層防護層。上述的混煉機,其中,還包括定時器,所述定時器與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氣缸連接。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中的一種混煉機,通過返塵裝置的設置,使得飛灰儲存裝置與混煉機、返塵裝置形成了一個密閉的整體結構,能夠有效地避免攪拌過程中飛灰逸散,防止二次污染環境。其次,通過噴灑裝置的設置,可以在攪拌的過程中進行藥劑的噴灑,使得處理物混合得更加均勻。再次,本技術中還設置有多個葉片和刮板,利用刮板,可以及時、持續地清理粘附在混煉機內壁上的處理物,從而通過葉片和刮板的配合能夠將處理物攪拌得更加均勻、充分。此外,在混煉機的內壁設置有防護層,可以避免藥水、葉片、刮板和處理物等對混煉機造成損傷,延長其使用壽命。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混煉機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混煉機另一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一種混煉機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一種混煉機的另一外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技術的限定。結合圖1至圖4中所示,一種混煉機,包括箱本體1,在箱本體I的頂端安裝有蓋板2,箱本體I的進料口 10通過輸送裝置與飛灰儲存裝置(圖中未標示)連接,其中,還包括:攪拌裝置3,攪拌裝置3安裝在箱本體I中;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該攪拌裝置3包括多個葉片,多個葉片固定安裝在攪拌裝置3上,用于攪拌箱本體I中的飛灰處理物。具體地,該攪拌裝置3包括轉動的攪拌軸,該攪拌軸上連接有多個攪拌臂,每個攪拌臂上固定安裝有葉片,在安裝葉片時可以根據需求調節好葉片的方向加以固定。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攪拌裝置3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攪拌臂30、第二攪拌臂31、第三攪拌臂32,在第一攪拌臂30上連接有內葉片40,該內葉片40向攪拌裝置3傾斜,利用內葉片40刮動貼近攪拌裝置3的飛灰處理物;另外,在第二攪拌臂31上設置有外葉片41,該外葉片41向箱本體I的內壁方向傾斜,利用外葉片41刮動靠近箱本體I內壁的飛灰處理物;在第三攪拌臂32上則設置擴散葉片42,該擴散葉片42使得混煉機中的飛灰處理物由中央向中央外側擴散。實施中,通過該三種葉片的共同作用,使得飛灰處理物能夠攪拌均勻,混合得更加充分。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三攪拌臂32成對地設置在攪拌裝置3上。此外,在攪拌裝置3上還設置有刮板43,具體地,在第一攪拌臂30上還設置有刮板43,該刮板43接近箱本體I的內壁,將箱本體I內壁所附著的飛灰處理物刮下,用以清除內壁粘附的處理物。于上述方案基礎上,本技術還包括噴灑裝置5,該噴灑裝置5接入箱本體I內,在噴灑裝置5中注入有藥液;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該噴灑裝置5包括有進藥管口 50和散水管51,其中,進藥管口 50位于箱本體I上端中央位置處,散水管51則連接在混煉機內的攪拌裝置3上,實施中,水和藥液由進藥管口注入內部的散水管51,運行時,散水管51隨著攪拌裝置3的轉動,在葉片進行攪拌的同時,藥液由散水管51上的噴頭均勻灑出,保證藥水與飛灰處理物混合均勻。此外,本技術還包括驅動裝置6,驅動裝置6與攪拌裝置3連接,通過該驅動裝置6帶動攪拌裝置3的轉動。進一步地,還包括排出裝置7,該排出裝置7設置在箱本體I的排出口處。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在混煉機的底部設有擋板結構,具體地,排出裝置7包括擋板結構70,并且該擋板結構70與氣缸71連接,由氣壓缸71來控制開閉,通過擋板結構70的開啟,將處理過后的飛灰處理物排出。實施中,由于完全排出需要一定的時間,因而可以設置一定時器(圖中未標示),該定時器與氣缸71和驅動裝置6連接,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設定計時器確定準確的排放過程。另外,本技術還包括返塵裝置8,該返塵裝置8與飛灰儲存裝置連接,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在箱本體I上表面有接入返塵裝置8 —端的接口,可根據工藝需求或業主的要求設計其口徑大小,返塵裝置8的另一端接入飛灰儲存裝置的返塵入口處。返塵裝置8的設置一方面可平衡混煉機內壓強,另一方面可形成飛灰運行回路,從而保證整個系統的密封性,及飛灰的完全處理。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在箱本體I的內壁涂有一層防護層(圖中未標示),例如,在箱本體I的內壁均涂覆一層具有防腐效果的防護漆,可以對混煉機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減少避免藥水和葉片、刮板和處理物等對混煉機造成損傷對箱本體I的內壁的腐蝕。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該箱本體I上方有一蓋板2,用于封住箱本體1,具體地,該蓋板2可以為分割式設計,并通過螺栓加以固定,方便固定,而且維修檢測、清掃等非常方便。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申請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技術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煉機,包括箱本體,所述箱本體的頂端安裝有蓋板,所述箱本體通過輸送裝置與飛灰儲存裝置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安裝在所述箱本體中;噴灑裝置,所述噴灑裝置接入所述箱本體內;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攪拌裝置連接;排出裝置,所述排出裝置設置在所述箱本體的排出口處;返塵裝置,所述返塵裝置與所述飛灰儲存裝置連接,所述飛灰儲存裝置、所述箱本體和所述返塵裝置整體形成密封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煉機,包括箱本體,所述箱本體的頂端安裝有蓋板,所述箱本體通過輸送裝置與飛灰儲存裝置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安裝在所述箱本體中; 噴灑裝置,所述噴灑裝置接入所述箱本體內; 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攪拌裝置連接; 排出裝置,所述排出裝置設置在所述箱本體的排出口處; 返塵裝置,所述返塵裝置與所述飛灰儲存裝置連接,所述飛灰儲存裝置、所述箱本體和所述返塵裝置整體形成密封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多個葉片,所述多個葉片固定安裝在所述攪拌裝置上。3.根據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豪,趙寧,王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環信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