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塑鋼機械領域,涉及一種塑鋼門窗焊接機,尤其是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包括推力氣缸、后座、后上壓鉗、后上壓氣缸、前上壓鉗、前上壓氣缸、前下夾鉗、支撐導軌、后下夾鉗、機架、后座支撐、前座支撐,還包括限位塊、滾輪、彈簧、微型氣缸、下襯板、彈簧座、連接螺釘;其中滾輪安裝在限位塊上,限位塊通過螺釘固定于后上壓鉗;所述后下夾鉗下表面以螺釘連接有下襯板,所述下襯板位于后座支撐上表面之凹面內;所述彈簧座以螺釘與后座支撐連接,所述彈簧一端位于彈簧座內,另一端與下襯板表面接觸;所述微型氣缸以螺釘與后座支撐連接,其推桿與下襯板以螺紋連接;所述前上壓鉗后部及后上壓鉗前部有刃口。自動清焊角裝置結構緊湊、布局合理。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焊縫平整、強度較高,可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降低設備總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塑料的成型或連接領域,尤其是預制部件的接合所用的設備領域,涉及一種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
技術介紹
塑鋼門窗是繼木、鋼、鋁窗之后的第四代新型門窗,其主要成分為聚氯乙烯樹脂,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密封、隔音及耐腐蝕性等優點,一般采用傳導焊接中的熱板焊接方法以實現框和扇的聯接。中國專利CN2474300Y公開了一種塑料門窗焊機機頭,可實現兩工位同時自動焊接,但該機頭僅能實現焊接工序,功能單一,焊接部位留有較大焊瘤,冷卻后粘附在焊件上,還需另外的清焊角工序進行清理,耗時費力。中國專利CN 102229223A公開了一種塑料門窗Y型焊縫清理機,采用三個氣缸分別推動三個拉刀運動,實現焊縫清理功能,替代手工勞動;所述焊縫清理機獨立于焊接機獨立運行,增加了設備成本、降低了生產效率。中國專利CN 201979648U公開了一種塑料門窗四頭清角機,能一次清理兩相鄰焊接角縫,一個矩形成窗分兩次就能清理完,無需來回翻轉成窗,提高了清理速度;所述四頭清角機采用銑削方式,噪音大,細小銑屑污染工作環境;所述四頭清角機也不具備焊接功能。現有塑料門窗焊機的焊接、清焊角工序分離,增加了人力、物力,增長了勞動時間;因為所述兩個工序之間有較長時間間隔,焊瘤得到充分冷卻而堅硬,只得采用銑、拉削等強力去除,增加了能源消耗且導致工作環境惡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將焊接、清焊角工序復合,實現塑鋼門窗高效低成本生產。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包括推力氣缸、后座、后上壓鉗、后上壓氣缸、前上壓鉗、前上壓氣缸、前下夾鉗、支撐導軌、后下夾鉗、機架、后座支撐、前座支撐,還包括限位塊、滾輪、彈簧、微型氣缸、下襯板、彈簧座、連接螺釘;其中滾輪安裝在限位塊上,限位塊通過螺釘固定于后上壓鉗;所述后下夾鉗下表面以螺釘連接有下襯板,所述下襯板位于后座支撐上表面之凹面內;所述彈簧座以螺釘與后座支撐連接,所述彈簧一端位于彈簧座內,另一端與下襯板表面接觸;所述微型氣缸以螺釘與后座支撐連接,其推桿與下襯板以螺紋連接;所述前上壓鉗后部及后上壓鉗前部有刃口。所述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其特征在于:切除焊瘤后的焊縫凸起,焊件上表面焊縫凸起余量由滾輪直徑控制,通過更換不同直徑的滾輪進行實現,所述滾輪最低點距前上壓鉗上表面垂直距離為焊件上表面焊縫允許凸起余量;所述微型氣缸的行程由PLC控制,為焊件下表面焊縫允許凸起余量。所述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的彈力小于后上壓氣缸推力,利于焊接時焊接的夾緊;所述彈簧的彈力與微型氣缸推力一起,大于后上壓氣缸推力,使后夾鉗連同焊件一起上移。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將焊接、清焊角工序復合,集成于一機,焊接工步結束后,焊瘤溫度仍然較高,性能較軟,立即采用刨削方式清理,焊縫平整,強度較高;裝置緊湊,布局合理。可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降低設備總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微型氣缸連接示意圖。其中:1001-推力氣缸;1002-后座;1003-后上壓鉗;1004-后導柱導套;1005-后上壓氣缸;1006-前上壓氣缸;1007-限位塊;1008-滾輪;1009-前導柱導套;1010-前上壓鉗;1011_前擋塊;1012_焊件一 ;1013_前下夾鉗;1014_支撐導軌;1015_焊件二 ;1016_彈簧;1017_后下夾鉗;1018_微型氣缸;1019_后擋塊;2001_支架;2002_機架;2003_后上襯板;2004_前上襯板;2005_前座支撐;2006_定位擋套I ;2007_定位擋套2 ;2008-下襯板;2009-銅套;2010_后座支撐;2011-T形螺釘;2012_彈簧座;3001_連接螺釘;3002_連接螺釘。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1,焊接工步結束后,焊件一 1012和焊件二 1015對接固化為一體,分別由后上壓鉗1003、后下夾鉗1017、前上壓鉗1010、前下夾鉗1013夾持固定,此時焊縫部位溫度仍然較高,焊瘤性能較軟。清焊角工步采用PLC順序控制各氣閥的開閉,控制相應氣缸的動作,依次實現所述步驟:(I)前上壓氣缸1006卸壓,前上壓鉗1010可以自由移動,焊件一 1012和焊件二1015組合體由后上壓鉗1003、后下夾鉗1017夾持固定;(2)微型氣缸1018推桿推出,帶動后上壓鉗1003、后下夾鉗1017夾持焊件組合體整體向上微移,其距離由PLC控制,為焊件下表面焊縫允許凸起余量0.2mm ;(3)推力氣缸1001推動后座1002連同焊件組合體整體前移,前上壓鉗1010、前下夾鉗1013固定水平方向不動,前上壓鉗1010在垂直方向受滾輪1008限制,其刃口距焊件組合體上表面垂直距離為焊件上表面焊縫允許凸起余量0.2mm,前上壓鉗1010、前下夾鉗1013刃口同時切除焊件組合體上下兩面焊瘤;(4)前上壓鉗1010、后上壓鉗1003上移,焊件組合體松開,卸料。參見附圖2,氣缸1001固定于支架2001,支架2001中間有圓孔,氣缸桿從中穿過,可沿所述圓孔伸縮運動;支架2001通過螺釘固定于機架2002。氣缸1005通過螺釘固定于后座1002,氣缸1005的推桿與后上襯板2003螺紋連接,后上襯板2003與后上壓鉗1003螺紋連接;限位塊1007用螺釘固定于后上襯板2003上,滾輪1008通過心軸安裝在限位塊1007上,所述滾輪可繞所述心軸轉動,可更換不同直徑的滾輪;后導柱導套1004中導套與后座1002用螺釘連接,導柱與后上襯板2003以過盈配合連接,所述導柱導套1004保證相連接的后上壓鉗1003、后上襯板2003、限位塊1007、滾輪1008無偏離的上下平動。前上壓氣缸1006用螺釘連接于機架2002,所述前上壓氣缸1006的推桿與前上襯板2004以螺紋連接,所述前上襯板2004與前上壓鉗1010以螺紋連接,前導柱導套1009中導套與機架2002用螺釘連接,導柱與前上襯板2004以過盈配合連接。參見附圖2及附圖3,后座1002用螺釘固定于后座支撐2010上,所述后座支撐2010通過兩組四個孔內的銅套2009置于支撐導軌1014上;所述后座1002中空,微型氣缸1018用連接螺釘3002連接于后座支撐2010,所述微型氣缸1018的推桿以螺紋與下襯板2008連接;彈簧座2012以螺釘連接于后座支撐2010,彈簧1016 —端置于彈簧座2012內,另一端與下襯板2008下表面接觸;下襯板2008與后下夾鉗1017以連接螺釘3001連接;后下夾鉗1017下表面開有T形槽,后擋塊1019與后下夾鉗1017以T形螺釘2011連接。后座支撐2010上表面有凹槽,下襯板2008位于所述凹槽內。前座支撐2005通過定位擋套I(2006)、定位擋套2 (2007)以緊定螺釘固定于支撐導軌1014上,前下夾鉗1013以螺釘固定于前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包括推力氣缸、后座、后上壓鉗、后上壓氣缸、前上壓鉗、前上壓氣缸、前下夾鉗、支撐導軌、后下夾鉗、機架、后座支撐、前座支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塊、滾輪、彈簧、微型氣缸、下襯板、彈簧座、連接螺釘;其中滾輪安裝在限位塊上,限位塊通過螺釘固定于后上壓鉗;所述后下夾鉗下表面以螺釘連接有下襯板,所述下襯板位于后座支撐上表面之凹面內;所述彈簧座以螺釘與后座支撐連接,所述彈簧一端位于彈簧座內,另一端與下襯板表面接觸;所述微型氣缸以螺釘與后座支撐連接,其推桿與下襯板以螺紋連接;所述前上壓鉗后部及后上壓鉗前部有刃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塑鋼門窗焊接機自動清焊角裝置,包括推力氣缸、后座、后上壓鉗、后上壓氣缸、前上壓鉗、前上壓氣缸、前下夾鉗、支撐導軌、后下夾鉗、機架、后座支撐、前座支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塊、滾輪、彈簧、微型氣缸、下襯板、彈簧座、連接螺釘;其中滾輪安裝在限位塊上,限位塊通過螺釘固定于后上壓鉗;所述后下夾鉗下表面以螺釘連接有下襯板,所述下襯板位于后座支撐上表面之凹面內;所述彈簧座以螺釘與后座支撐連接,所述彈簧一端位于彈簧座內,另一端與下襯板表面接觸;所述微型氣缸以螺釘與后座支撐連接,其推桿與下襯板以螺紋連接;所述前上壓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有余,余鵬程,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工程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