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柜,屬于辦公家具技術領域,包括殼體和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由頂板、底板和后板固定連接構成,后板中至少設置一塊隔板,與頂板和底板將殼體分為上下層結構,隔板與底板之間靠后板的一角設置有轉軸,所述的箱體配合設置在隔板與底板之間,箱體的一角設置與轉軸相配套的轉環。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文件柜款式新穎,結構簡潔,既有開方的公共區,又有相對密閉的私有區,方便使用者存放或取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辦公家具
,具體涉及一種文件柜。
技術介紹
文件柜是放置文件、資料等的柜子,是日常辦公必不可少的用具。目前的文件柜多數是多抽屜形式的,款式比較沉悶,且大多數都是封閉式的文件柜,對于私隱性以及公用性沒有很好的區分。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文件柜的技術方案。文件柜,包括殼體和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由頂板、底板和后板固定連接構成,后板中至少設置一塊隔板,與頂板和底板將殼體分為上下層結構,隔板與底板之間靠后板的一角設置轉軸,所述的箱體配合設置在隔板與底板之間,箱體的一角設置與轉軸相配套的轉環。進一步的,所述的頂板與上層的隔板之間設置有左側板。進一步的,所述的頂板上表面設置有凹陷槽。進一步的,所述的后板外表面設置有三個凹陷卡槽。進一步的,所述的后板中設置兩塊隔板,與頂板和底板將殼體分為上中下三層結構。進一步的,所述的殼體中層設置三層箱體,所述的殼體下層設置兩層箱體。本技術的文件柜,款式新穎,結構簡單,文件柜既有開方的公共區,又有相對閉合的私有區,方便使用者存放或取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正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后視圖。圖3為本技術箱體與轉軸的連接圖。圖中:1_頂板;2_左側板;3-隔板;4-箱體;5-底板;6_凹陷槽;7-后板;8-轉環;9-凹陷卡槽;10_轉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文件柜,包括殼體和箱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由頂板1、底板5和后板7固定連接構成,后板7中設置兩塊隔板3,與頂板I和底板5將殼體分為上中下三層結構。頂板I與上層的隔板3之間設置有左側板2,兩層隔板3之間以及下層隔板3與底板5之間,靠后板7的一角設置轉軸10。所述的箱體4的一角設置與轉軸10相配套的轉環8,箱體4與轉軸10轉動連接,中層設置三層箱體4,下層設置兩層箱體4。所述的頂板I上表面設置有凹陷槽6,后板7外表面設置有三個凹陷卡槽9。凹陷槽6是開放式的存儲區,可放置一些使用頻率很高的小辦公用品,頂板1、左側板2和上層的隔板3連接構成的是半開放式存儲空間,可放置一些需要偶爾取用的文件或辦公用品。箱體4是較密閉的存放空間,可根據物品大小選擇中層的箱體4或下層的箱體4。凹陷卡槽9可用于隨手插入一些書籍或者文件。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構思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件柜,包括殼體和箱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由頂板(I)、底板(5)和后板(7)固定連接構成,后板(7)中至少設置一塊隔板(3),與頂板(I)和底板(5)將殼體分為上下層結構,隔板(3)與底板(5)之間靠后板(7)的一角設置轉軸(10),所述的箱體(4)配合設置在隔板(3)與底板(5)之間,箱體(4)的一角設置與轉軸(10)相配套的轉環(8)。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板(I)與上層的隔板(3)之間設置有左側板(2)。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板(I)上表面設置有凹陷槽(6)。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板(7)外表面設置有三個凹陷卡槽(9)。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板(7)中設置兩塊隔板(3),與頂板(I)和底板(5)將殼體分為上中下三層結構。6.按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文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中層設置三層箱體(4),所述的殼體下層設置兩層箱體(4)。專利摘要文件柜,屬于辦公家具
,包括殼體和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由頂板、底板和后板固定連接構成,后板中至少設置一塊隔板,與頂板和底板將殼體分為上下層結構,隔板與底板之間靠后板的一角設置有轉軸,所述的箱體配合設置在隔板與底板之間,箱體的一角設置與轉軸相配套的轉環。本技術的文件柜款式新穎,結構簡潔,既有開方的公共區,又有相對密閉的私有區,方便使用者存放或取用。文檔編號A47B63/00GK202919510SQ20122064801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專利技術者胡孫躍, 陳澆 申請人:浙江農林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文件柜,包括殼體和箱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由頂板(1)、底板(5)和后板(7)固定連接構成,后板(7)中至少設置一塊隔板(3),與頂板(1)和底板(5)將殼體分為上下層結構,隔板(3)與底板(5)之間靠后板(7)的一角設置轉軸(10),所述的箱體(4)配合設置在隔板(3)與底板(5)之間,箱體(4)的一角設置與轉軸(10)相配套的轉環(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孫躍,陳澆,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農林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