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激光通信,具體涉及基于PID的DE-MZM自動偏置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利用光纖傳輸射頻信號的光載無線(ROF)系統日益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在ROF系統中,由于溫度、電離輻射等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電光調制器的半波電壓會發生變化,同時直流偏置電源電壓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隨機起伏,引起調制器的直流偏置點發生漂移,導致系統性能惡化。為提高ROF通信系統性能,需要對電光調制器的直流偏置點漂移現象進行有效抑制。但現有的多種自動偏置控制方法主要針對直流偏置點為線性點或最小傳輸點的調制器,不能夠實現對電光調制器所有直流偏置點的偏置控制,其主要方法和不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方法I利用低頻擾動進行直流漂移補償,該方法只適用于線性點的偏置控制,無法進行非線性點的偏置控制;方法2將輸入信號與反饋信號進行混頻和濾波得到誤差信號,利用誤差信號對偏置単元進行控制,可實現相干FSK系統和光生微波本振系統的直流漂移補償,但只適用于直流偏置點為最小傳輸點的調制器;方法3利用擾動信號基波分量和二次諧波分量信號幅度比值進行調制器自動偏置控制,由于其比值在相位n 處發生正負無窮突變,所以該方法不適用于偏置點為0和的調制器;方法4通過比較調制器前后光功率來實現偏置點自動控制,由于誤差比較器中需要調整兩個放大器増益使得調制前后光電流相等,而最小傳輸點處光功率近似為零,所以不適用于偏置點為最小傳輸點的調制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誤差小,偏置控制能力強的基于PID的DE-MZM自動偏置控制裝置。本專利技術的另ー目的是提供自動偏置控制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PID的DE?MZM自動偏置控制裝置,該自動偏置控制裝置由激光器、電光調制器(3)、一相移器(1)、另一相移器(2)、光耦合器、光探測器PD、混頻器、低通濾波器、控制單元、偏置單元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與電光調制器(3)連接,所述電光調制器(3)一端分別與一相移器(1)一端、光耦合器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光調制器(3)另一端分別與偏置單元一端、一相移器(1)另一端連接,所述偏置單元另一端與控制單元連接,所述控制單元另一端與低通濾波器一端連接,所述低通濾波器另一端與混頻器連接,所述混頻器另一端分別與光探測器(PD)一端、另一相移器(2)另一端連接,所述一相移器(1)另一端與另一相移器(2)一端連接,所述光探測器(PD)另一端與光耦合器連接,光耦合器用來輸出激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PID的DE-MZM自動偏置控制裝置,該自動偏置控制裝置由激光器、電光調制器(3)、一相移器(I)、另ー相移器(2)、光耦合器、光探測器H)、混頻器、低通濾波器、控制単元、偏置單元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與電光調制器(3)連接,所述電光調制器(3)一端分別與ー相移器(I) 一端、光耦合器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光調制器(3)另一端分別與偏置単元一端、一相移器(I)另一端連接,所述偏置單元另一端與控制單元連接,所述控制單元另一端與低通濾波器一端連接,所述低通濾波器另一端與混頻器連接,所述混頻器另ー端分別與光探測器(PD)—端、另ー相移器(2)另一端連接,所述ー相移器(I)另一端與另ー相移器(2) —端連接,所述光探測器(PD)另一端與光耦合器連接,光耦合器用來輸出激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基于PID的DE-MZM自動偏置控制裝置,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勇軍,李軒,朱子行,譚慶貴,幺周石,蔣煒,李瑞欣,王建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