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了一種帶有偏移消除的下變頻器及其使用方法。下變頻模塊包括混頻器,其可操作以基于本機振蕩來下變頻來自低噪聲放大器的放大后的接收信號以產生混頻器輸出信號。混頻器負載部可操作以根據混頻器輸出在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產生下變頻信號。直流(DC)偏移消除模塊可操作以在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測量DC偏移,從而通過生成DC偏移消除電流來向混頻器負載部提供反饋信號。所生成的DC偏移消除電流與混頻器輸出信號結合并流入混頻器負載部中以提供DC偏移消除。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總體上涉及無線通信,更具體地,涉及用于支持無線通信的天線。
技術介紹
已知通信系統支持無線和/或有線通信裝置之間的無線和有線通信。該通信系統涵蓋從國家和/或國際蜂窩電話系統到互聯網以及到點對點家庭無線網絡再到射頻識另Ij(RFID)系統的范圍。每種類型的通信系統根據一種或多種通信標準來構建并由此來工作。例如,無線通信系統可根據包括但不限于RFID、IEEE 802.11、藍牙、高級移動電話服務(AMPS)、數字AMPS、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碼分多址(CDMA)、本地多點分布式系統(LMDS)、多信道多點分布式系統(MMDS)和/或它們的變形的一種或多種標準來工作。根據無線通信系統的類型,諸如蜂窩電話、雙向無線電、個人數字助理(PDA)、個人計算機(PC)、筆記本電腦、家庭娛樂設備、RFID讀取器、RFID標簽等的無線通信裝置直接或間接與其他無線通信裝置通信。對于直接通信(也被稱為點對點通信),所參與的無線通信裝置將其接收器和發送器調諧至相同的一個或多個信道(例如,無線通信系統的多個射頻(RF)載波之一),并經由該信道來通信。對于間接無線通信,各無線通信裝置經由所分配的信道直接與(例如用于蜂窩服務的)關聯基站和/或(例如用于家庭或建筑內無線網絡的)關聯接入點通信。為實現無線通信裝置之間的通信連接,關聯基站和/或關聯接入點經由系統控制器、經由公共交換電話網絡、經由互聯網和/或經由某些其他的廣域網而彼此直接通信。對于參與無線通信的各無線通信裝置,它包括內置無線電收發器(S卩,接收器和發送器)或者被耦接至相關聯的無線電收發器(例如,用于家庭和/或建筑內無線通信網絡的站、RF調制解調器等)。眾所周知,接收器耦接至天線,且包括低噪聲放大器、一個或多個中頻級、濾波級以及數據恢復級。低噪聲放大器經由天線接收入站RF信號并隨后將其放大。一個或多個中頻級將放大后的RF信號與一個或多個本機振蕩混頻,以將放大后的RF信號轉換為基帶信號或中頻(IF)信號。濾波級對基帶信號或IF信號濾波來衰減不期望的帶外信號以產生濾波后的信號。數據恢復級根據具體無線通信標準從濾波后的信號中恢復出原始數據。同樣眾所周知,發送器包括數據調制級、一個或多個中頻級以及功率放大器。數據調制級根據具體無線通信標準將原始數據轉換為基帶信號。一個或多個中頻級將基帶信號與一個或多個本機振蕩混頻以產生RF信號。功率放大器在經由天線發射之前放大RF信號。目前,無線通信發生在授權或未授權頻譜內。例如,無線局域網(WLAN)通信發生在900MHz、2.4GHz和5GHz的未授權的工業、科技和醫學(ISM)頻譜內。盡管ISM頻譜未被授權,但卻具有對功率、調制技術和天線增益的限制。另一未授權頻譜是55-64GHZ的V頻帶。當后續由本公開給出時,傳統方法的其他缺陷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在后續附圖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和所附權利要求中被進一步描述的操作的設備和方法。根據后續參照附圖進行的本專利技術的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勢將變得顯而易見。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生成下變頻信號的下變頻模塊,所述下變頻模塊包括:混頻器,其可操作以基于本機振蕩來下變頻來自低噪聲放大器的放大后的接收信號以產生混頻器輸出信號;混頻器負載部,其耦接至所述混頻器,且可操作以根據混頻器輸出在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產生所述下變頻信號;以及直流(DC)偏移消除模塊,其耦接至所述混頻器和所述混頻器負載部,且可操作以在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測量DC偏移,從而基于測量到的DC偏移生成消除電流,并將所述消除電流與所述混頻器輸出信號結合來提供DC偏移消除。在上述下變頻模塊中,所述混頻器負載部包括跨阻抗放大器。在上述下變頻模塊中,所述放大后的接收信號和所述混頻器輸出信號分別是具有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的混合信號。在上述下變頻模塊中,所述本機振蕩包括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在上述下變頻模塊中,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包括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在上述下變頻模塊中,所述消除電流包括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在上述下變頻模塊中,所述放大后的接收信號根據802.11標準而被格式化。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生成下變頻信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經由混頻器基于本機振蕩來下變頻來自低噪聲放大器的放大后的接收信號以產生混頻器輸出信號;經由混頻器負載部基于混頻器輸出在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生成所述下變頻信號;以及在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測量(直流)DC偏移;基于測量到的DC偏移生成消除電流;以及將所述消除電流與所述混頻器輸出信號結合來提供DC偏移消除。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混頻器負載部包括跨阻抗放大器。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放大后的接收信號和所述混頻器輸出信號分別是具有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的混合信號。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本機振蕩包括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包括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消除電流包括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放大后的接收信號根據802.11標準而被格式化。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無線通信系統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無線通信系統的另一實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圖;圖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無線收發器125的實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圖;圖4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下變頻模塊142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圖;圖5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下變頻模塊142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圖;圖6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低噪聲放大器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圖;圖7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低噪聲放大器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圖;圖8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流程圖;圖9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通信系統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圖。具體地,示出了包括與諸如基站18、非實時裝置20、實時裝置22以及非實時和/或實時裝置25的一個或多個其他裝置無線傳送非實時數據24和/或實時數據26的通信裝置10的通信系統。此外,通信裝置10還可選擇性地經由有線連接與網絡15、非實時裝置12、實時裝置14、非實時和/或實時裝置16通信。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中,有線連接28可以是根據諸如通用串行總線(USB)、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488、IEEE 1394 (火線)、以太網、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SCSI)、串行或并行高級技術附件(SATA或PATA)、或其他標準的或專用的有線通信協議的一種或多種標準協議來工作的有線連接。該無線連接可根據無線網絡協議(諸如WiHD、NGMS、IEEE802.lla,ac,b,g,n或其他802.11標準協議、藍牙、超寬帶(UWB)、WIMAX、或其他無線網絡協議)、無線電話數據/語音協議(諸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基于全球演進的增強型數據速率業務(EDGE)、個人通信服務(PCS)或其他移動無線協議)、或其他標準的或專用的無線通信協議來通信。此外,無線通信通路可包括使用單獨載波頻率和/或單獨頻率信道的單獨的發送和接收通路。可替代地,單個頻率或頻率信道可被用于向通信裝置10和從通信裝置10雙向傳送數據。通信裝置10可以是諸如蜂窩電話的移動電話、局域網裝置、個人區域網絡裝置或其他無線網絡裝置、個人數字助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成下變頻信號的下變頻模塊,所述下變頻模塊包括:混頻器,其可操作以基于本機振蕩來下變頻來自低噪聲放大器的放大后的接收信號以產生混頻器輸出信號;混頻器負載部,其耦接至所述混頻器,且可操作以根據混頻器輸出在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產生所述下變頻信號;以及直流(DC)偏移消除模塊,其耦接至所述混頻器和所述混頻器負載部,且可操作以在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測量DC偏移,從而基于測量到的DC偏移生成消除電流,并將所述消除電流與所述混頻器輸出信號結合來提供DC偏移消除。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28 US 61/552,835;2011.12.18 US 13/329,2991.一種生成下變頻信號的下變頻模塊,所述下變頻模塊包括: 混頻器,其可操作以基于本機振蕩來下變頻來自低噪聲放大器的放大后的接收信號以產生混頻器輸出信號; 混頻器負載部,其耦接至所述混頻器,且可操作以根據混頻器輸出在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產生所述下變頻信號;以及直流(DC)偏移消除模塊,其耦接至所述混頻器和所述混頻器負載部,且可操作以在所述混頻器負載部的輸出端測量DC偏移,從而基于測量到的DC偏移生成消除電流,并將所述消除電流與所述混頻器輸出信號結合來提供DC偏移消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變頻模塊,其中,所述混頻器負載部包括跨阻抗放大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變頻模塊,其中,所述放大后的接收信號和所述混頻器輸出信號分別是具有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的混合信號。4.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歐智宏,李丹丹,阿里亞·列扎·貝赫扎德,
申請(專利權)人:美國博通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