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直流到交流的轉換
,具體來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直流到交流的并網電力轉換系統。
技術介紹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比如太陽能光伏和風能,有使用微逆變器將每一個電源的直流電力轉換成可并網輸出的交流電力,并且對每一個電源進行電力輸出的優化,例如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等。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微逆變器系統連接直流電源和電網的模塊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微逆變器系統包括多個分別與單個直流電源IOl1UOl2...1OIn連接的逆變器102^1022...102no各逆變器102^1022...102n的輸入與各直流電源101”IOl2...1OIn的輸出對應連接,各逆變器102^1021..102N的輸出并聯,也就是每個逆變器102^1021..102N的火線L103相連、零線N104相連,然后連接電網105。這樣就是每個逆變器102^1022...102N將直流電源IOl1UOl2...IOIn直接轉換為和電網105相同的交流電。但是,這樣的微逆變器系統有下列問題:1.逆變器設計復雜。現有技術由單個逆變器將直流電壓轉換為交流電進行并網,為避免影響電網的質量,對交流波形的質量要求很高;為系統安全,也要求具備完善的保護功能。2.低的效率。常用的直流電源,如光伏組件、電池等的電壓為幾十伏,而電網交流電的峰值通常為380V以上,這樣就需要直流電壓升壓的倍數很高,造成很低的轉換效率。3.高的成本。除 了電力轉換電路外,各逆變器還需要其他各種電路來保證并網質量、實現并網保護、EMC、通信等,造成了過高的成本。4.低的可靠性。各逆變器的交流側是并網電壓,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流到交流的并網電力轉換系統,包括:多個逆變器(202),分別與多個直流電源(201)一一對應連接,所述逆變器(202)的輸入端與所述直流電源(201)的輸出端相連,各個所述逆變器(202)的輸出端彼此連接成串,前一個逆變器的零線(N)和后一個逆變器的火線(L)相連接;并網器(203),其輸入端分別與逆變器串兩端的火線(205)和零線(206)相連接,其輸出端與電網(208)相連接,所述并網器(203)用于檢測所述逆變器串的交流輸出特性和檢測所述電網(208)的交流特性,獲取所述逆變器串和所述電網(208)的各種電能參數及其相應能計算出的參數后,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對所述逆變器(202)進行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直流到交流的并網電力轉換系統,包括: 多個逆變器(202),分別與多個直流電源(201) —一對應連接,所述逆變器(202)的輸入端與所述直流電源(201)的輸出端相連,各個所述逆變器(202)的輸出端彼此連接成串,前一個逆變器的零線(N)和后一個逆變器的火線(L)相連接; 并網器(203),其輸入端分別與逆變器串兩端的火線(205)和零線(206)相連接,其輸出端與電網(208)相連接,所述并網器(203)用于檢測所述逆變器串的交流輸出特性和檢測所述電網(208)的交流特性,獲取所述逆變器串和所述電網(208)的各種電能參數及其相應能計算出的參數后,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對所述逆變器(202)進行控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網電力轉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變器(400)包括: 直流檢測模塊(403),與所述逆變器(400)的直流輸入端相連接,用于檢測輸入所述逆變器(400)的直流輸入電壓和直流輸入電流; 電力轉換電路(405),分別與所述逆變器(400)的直流輸入端和交流輸出端相連接,用于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 轉換控制模塊(407),分別與所述直流檢測模塊(403)和所述電力轉換電路(405)相連接,用于產生和發送給所述電力轉換電路(405) —驅動信號,以實現想要的交流電; 第一通信模塊(411),對外與所述并網器(203)相連接,用于獲得需要的數據和命令信號,或者將所述逆變器(400)的數據傳送給所述并網器(203)或其它的通信設備; 交流參數獲取模塊(409),分別與所述第一通信模塊(411)和所述轉換控制模塊(407)相連接,用于獲取由所述并網器(203)獲得的數據,進行計算以獲取需要的交流參數,提供給所述轉換控制模塊(407)。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并網電力轉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變器(400)還包括: 交流檢測模塊(413),分別與所述逆變器(400)的交流輸出端和所述轉換控制模塊(407)相連接,用于檢測輸出所述逆變器(400)的交流輸出電壓和交流輸出電流,并反饋給所述轉換控制模塊(407)。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網電力轉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網器(500)包括: 逆變器檢測模塊(503),用于檢測所述逆變器串(501)的交流輸出特性; 電網檢測模塊(505),用于檢測所述電網(502)的交流特性; 并網保護模塊(507),用于實現電網保護的功能; 逆變器通信模塊(509),用于和多個所述逆變器(202)進行通信,收集所述逆變器(202)的數據或者向所述逆變器(202)發送控制命令; 系統控制模塊(511),分別與所述逆變器檢測模塊(503)、電網檢測模塊(50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宇浩,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